吊臂支架和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08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吊臂支架和起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吊臂支架和起重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吊臂支架在起重机上一般起到支撑吊臂的作用,在现有的起重机中均采用单一吊臂支架安装在吊臂端部与驾驶室后方,抗扭强度低,减震效果也相对较差,在起重机在行驶过程中对整车的冲击也比较大,严重影响了驾驶室内的人员操作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臂支架,该吊臂支架既能够支撑吊臂,又能够在吊臂工作时作为阶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安装于车架前端的吊臂主支架,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臂支架,所述吊臂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走台板上并与所述吊臂主支架沿所述吊臂间隔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臂支架,用于安装在起重机的车架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体和第二支体,所述第一支体和所述第二支体分别铰接在所述车架上并且相互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以使得所述吊臂支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支体和所述第二支体相互远离并可分别围绕所述车架的两侧转动至朝向地面延伸以用于形成阶梯,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一支体与所述第二支体相连接以用于支撑所述吊臂。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体和所述第二支体分别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踏板以形成所述阶梯。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体和所述第二支体还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安装到所述车架,所述侧板的端部铰接到所述固定部。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两个侧板对应设置的两个安装座,所述侧板通过转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两个安装座之间的转动轴以及可转动地套接在该转动轴外部的套管,所述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到所述套管两端。

可选地,每个所述侧板形成为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朝向所述吊臂弯曲的弧形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体分别凸出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支体凸出形成有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板插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并且通过固定件紧固,所述固定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安装孔以将所述第一支体和所述第二支体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体和所述第二支体远离所述车架的支撑端分别设置有缓冲块。

可选地,所述支撑端形成为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面向所述吊臂的中心的斜面以用于适应吊臂下部拐角轮廓,所述缓冲块设置于所述斜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安装于车架前端的吊臂主支架,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臂支架,所述吊臂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的走台板上并与所述吊臂主支架沿所述吊臂间隔设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吊臂支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能够转动至朝向地面延伸形成上下车的阶梯,以此可以代替车辆的随车梯子,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在第二工作位置,可以用于辅助支撑车辆的吊臂,增强整车的抗扭强度,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臂支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的状态图。

图2是吊臂支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的状态图。

图3是吊臂支架与起重机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支体 2 第二支体

3 吊臂 4 吊臂主支架

5 侧板 6 安装座

7 套管 8 踏板

9 第一连接板 10 第二连接板

11 固定件 12 安装孔

13 走台板 14 支撑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臂支架,用于安装在起重机的车架上,其中,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分别铰接在车架上,并且相互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以使得吊臂支架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相互远离并可分别围绕车架的两侧转动至朝向地面延伸以用于形成阶梯,在第二工作位置,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相连接以用于支撑吊臂3。

当车辆处于静止,即吊臂3工作时,吊臂支架的第一支体1与第二支体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并分别形成朝向地面延伸的阶梯,以供工作人员上下车,可以代替车辆的随车梯子,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而当车辆行驶,即吊臂3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吊臂支架的第一支体1与第二支体2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可以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重机的吊臂主支架4共同支撑吊臂3,提高整车的抗扭强度,缓解整车因颠簸路面造成的抖动,保证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分别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5,在两个侧板5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踏板8以形成阶梯。在第一工作位置,踏板8可以作为工作人员上下车攀登的梯子,方便工作人员的检修以及进入操控室;同时在第二工作位置时,踏板8位于两个侧板5之间,可以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使得吊臂支架的强度增强,保证支撑可靠性。其中踏板8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而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还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安装到车架,侧板5的端部铰接到固定部。即,侧板5可以围绕安装到车架的固定部相对转动,以实现吊臂支架的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的切换。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部包括与两个侧板5对应设置的两个安装座6,侧板5通过转动件安装于安装座6上。具体地,转动件包括连接在安装座6之间的转动轴以及可转动地套接在该转动轴外部的套管7,两个侧板5分别固定到套管7的两端,例如焊接。因此,随着套管7相对于转动轴的转动,一根套管7则可以同时带动两个侧板5随着转动轴转动,以此实现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的转动分离。其中转动轴可以为一根同时连接在两个安装座6上的轴,也可以是分别连接在一个安装座6上的两个同轴布设的轴,均可以实现套管7绕转动轴的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侧板5形成为在第二工作位置朝向吊臂3弯曲的弧形板。当在第二工作位置时,侧板5位于支撑吊臂3的位置,弧形板可以分散受力,承受力较好,能够更好的支撑吊臂3;而在第一工作位置时,该弧形板在能够与地面接触时,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保证阶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为了实现吊臂支架的第一支体1与第二支体2的可拆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体1分别凸出形成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板9,第二支体2凸出形成有第二连接板10,当在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连接板9插入相邻两个第二连接板10之间,并且通过固定件11紧固,固定件11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板9和第二连接板10的安装孔12以将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固定。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支体1具有第一连接端,在第一连接端的两侧凸出形成有两个第一连接板9,而第二支体2具有第二连接端,在第二连接端朝向两个第一连接板9之间的方向凸出形成有一个第二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0插接到两个第一连接板9之间,通过固定件11紧固实现两者可拆卸地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卡扣、卡箍等其他形式将第一支体1与第二支体2连接。

为了避免吊臂3与吊臂支架的刚性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第一支体1和第二支体2远离车架的支撑端14上分别设置缓冲块,缓冲块可以缓冲吊臂3下落至吊臂支架瞬间由于吊臂3的自重较大而产生的很大冲击,从而避免整车因冲击力造成的抖动,保证支撑的平稳性。其中,缓冲块可以为弹性较好的尼龙块或尼龙垫等。

进一步地,支撑端14可以形成为在第二工作位置面向吊臂3的中心的斜面以用于适应吊臂3下部拐角轮廓,缓冲块设置于该斜面上。位于斜面上的缓冲块可以增大与吊臂3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好的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安装于车架前端的吊臂主支架4,其中,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臂支架,吊臂支架安装与车架的走台板13上并与吊臂主支架4沿吊臂3间隔设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吊臂主支架4安装于驾驶室的后方支撑吊臂3的端部,而在走台板13的中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臂支架,在第二工作位置,可以以此辅助吊臂主支架4支撑吊臂3,使得吊臂3在两个不同位置均能受到支撑力,这样,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能够增强整车的抗扭强度,保证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臂支架和起重机。通过将吊臂支架实现可拆卸与可转动的连接,使得吊臂支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吊臂支架可以形成为上下车的阶梯,以此代替车辆的随车梯子,在第二工作位置,可以用来辅助支撑吊臂3,增加车辆行驶平顺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