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182阅读:651来源:国知局
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容装牙膏、洗面乳、洗发乳或沐浴乳等流体的容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一种现有容器,包含一个管身9,及一个管头8。该管身9围绕界定出一个容装空间91,并包括一个连通该容装空间91的出料口92。该管头8能封闭该出料口92地结合于该管身9,并具有一个挤出口81。在生产制造时,会于该容装空间91内容装例如牙膏、洗面乳、洗发乳或沐浴乳等流体。而使用时,能通过挤压该管身9,使该容装空间91所容装的流体,经由该挤出口81向外挤出,以供使用者使用。

然而,该挤出口81的设计会使该容装空间91直接连通于外,若使用者使用不慎,往往会让水经由该挤出口81洒入该容装空间91,也容易让空气中的灰尘掉入该容装空间91,而使该容装空间91内的流体受到污染,另外,该管头8还设计有一个能封闭该挤出口81的封盖7,使用者必须在每次使用后自行关上该封盖7,才能避免该容装空间91内的流体受到污染,因此现有的容器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卫生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包含一个管身,及一个管头。该管身围绕界定出一个容装空间,并包括一个连通该容装空间的出料口。该管头能封闭该出料口地结合于该管身,并包括一个结合于该管身的头本体、一个能拆离地结合于该头本体的盖本体。该管头还包括一个安装于该头本体且由可挠性材料制成的阀门本体,该阀门本体具有至少一条挤出缝,在该管身被挤压时,该挤出缝会裂开形成一个连通该出料口的挤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该阀门本体还具有一个能对应安装于该头本体的围绕壁,及一个连接于该围绕壁且形成有该挤出缝的顶壁,该围绕壁围绕界定出一个连通该出料口的挤出通道,该顶壁具有数个由该挤出缝划分界定出的掀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该阀门本体具有数条相交于一个裂开点的挤出缝,在该管身被挤压时,所述挤出缝会从该裂开点放射状裂开,而形成该挤出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每两相邻挤出缝与该裂开点相配合界定出一个能上下掀动的所述的掀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该头本体具有一个位于该出料口上方的基壁、一个贯穿于该基壁且连通该出料口的穿孔,该阀门本体的该围绕壁穿设于该穿孔,且该阀门本体还具有一个由该围绕壁底部径向向外延伸且抵靠于该基壁下方的底扩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该头本体还具有一个由该基壁向上延伸且围绕该穿孔的结合围壁,及一个由该结合围壁往内延伸且围绕该穿孔的凸环壁,该阀门本体还具有一个环状凹设于该围绕壁的外周面并供该凸环壁对应嵌卡的嵌装环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该头本体具有一个位于该出料口上方的基壁、一个贯穿于该基壁且连通该出料口的穿孔,及一个由该基壁向上延伸且供该围绕壁环抱的结合围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该管身具有一个围绕界定出该容装空间的软管部,及一个围绕界定出该出料口的螺接部,该头本体还具有一个由该基壁周缘向下延伸并对应螺接于该螺接部的螺接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该头本体还包含一个由该基壁向下延伸并能与该螺接部对应接合地伸入该出料口的内接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容器,该头本体还包含一个由该基壁向下延伸的内接壁,该容器还包含一个介于该管头与该管身间的垫环,该垫环抵于该软管部与该螺接壁间,而将该管头向上垫高,使得该内接壁在该螺接壁螺合于螺接部时,无法伸入该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阀门本体的设计,能在该管身被挤压时,展开形成该挤出口;在该管身未被挤压时,立即自动关闭该挤出口,以避免该容装空间内的流体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个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说明现有的容器;

图2是一个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第一实施例;

图3是一个部分立体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阀门本体;

图4是一个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形成有一个挤出口;

图5是一个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第二实施例;

图6是一个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第三实施例;

图7是一个不完整的剖视侧视图,说明该第三实施例利用一个封膜进行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管身1,及一个管头2。

该管身1具有一个围绕界定出一个容装空间11的软管部12,及一个围绕界定出一个出料口13的螺接部14。该容装空间11用于容装牙膏、洗面乳、洗发乳或沐浴乳等流体,但流体不以上述内容为限。该出料口13对应连通该容装空间11,以供该容装空间11中的流体向外流出。

该管头2具有一个结合于该管身1的头本体21、一个设置于该头本体21的阀门本体22,及一个能拆离地结合于该头本体21的盖本体23。

该头本体21具有一个位于该出料口13上方的基壁211、一个由该基壁211周缘向下延伸并对应螺接于该螺接部14的螺接壁212、一个贯穿于该基壁211且连通该出料口13的穿孔213、一个由该基壁211向上延伸且围绕该穿孔213的结合围壁214、一个由该结合围壁214往内延伸且围绕该穿孔213的凸环壁215,及一个由该基壁211向下延伸并能与该螺接部14对应接合地伸入该出料口13的内接壁216。该基壁211呈水平板状并盖设于该出料口13上方。该结合围壁214能紧密环抱该阀门本体22,以对该阀门本体22达到限位功能。该内接壁216在该螺接壁212螺合于螺接部14时,会向下伸入该出料口13而紧密地与该螺接部14嵌合。

该阀门本体22由可挠性材料制成,并具有一个能对应安装于该头本体21的围绕壁221、一个连接于该围绕壁221顶部的顶壁222、一个环状凹设于该围绕壁221的外周面的嵌装环槽223、一个由该围绕壁221底部径向向外延伸且抵靠于该基壁211下方的底扩壁224,及四条形成于该顶壁222且相接于一个裂开点226的挤出缝225。

该围绕壁221围绕界定出一个连通该出料口13的挤出通道229。该顶壁222呈向上凸起状,并用于封闭该挤出通道229。该底扩壁224稳固地抵靠于该基壁211下方,以避免该阀门本体22经由该穿孔213向上脱离该头本体21。该嵌装环槽223供该凸环壁215对应嵌装,以将该阀门本体22固定于该穿孔213内。所述挤出缝225彼此呈十字状,而将该顶壁222划分成四个能上下掀动的掀瓣228,每两相邻挤出缝225与该裂开点226相配合界定出一个所述的掀瓣2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出缝225的数量为四,但实施上,所述挤出缝225的数量也能为二、三或五以上,只要使所述挤出缝225由该裂开点226放射状展开即可,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该盖本体23与该头本体21同体相连,并能向上掀离该头本体21,但实施上,该盖本体23也能设计成,能与该头本体21彼此分离,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容器在制作时,先通过射出成型设备,及吹塑成型设备来形成该管身1、该管头2的头本体21与盖本体23,以及该管头2的阀门本体22。接着,利用切割工具于该阀门本体22上形成所述挤出缝225,并将该阀门本体22由下而上塞入该穿孔213,且使该嵌装环槽223对应嵌卡于该凸环壁215,而将该阀门本体22稳固地组装于该头本体21。然后,将流体装入该管身1的容装空间11,并将该头本体21螺合于该管身1,即制成该容器。

当使用者欲使用该容器内的流体时,能施力挤压该管身1,使该容装空间11内的流体向上流入该挤出通道229而推挤该顶壁222,使得所述掀瓣228向上掀起,此时,所述挤出缝225会从该裂开点226放射状扩张裂开,而形成一个如图4所示连通该出料口13的挤出口227,让该容装空间11内的流体能向外流出。

当使用者挤出该容器内的流体后,一旦放松该管身1,而使该容装空间11内的流体不再推挤该顶壁222,所述掀瓣228就会立即向下靠合而自动封闭该挤出口227,如此一来,即使使用者未盖上该盖本体23,也不会让水洒入该容装空间11,而空气中的灰尘也无法掉入该容装空间11,以避免该容装空间11内的流体受到污染,达到操作方便、简单且具卫生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上,该阀门本体22也能仅具有一条形成于该顶壁222的挤出缝225,该挤出缝225在该管身1被挤压时,也能裂开形成长条状的挤出口227,以供流体流出,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容器,通过该阀门本体22的设计,能在该管身1被挤压时,展开形成该挤出口227;在该管身1未被挤压时,立即自动关闭该挤出口227,以避免该容装空间11内的流体受到污染,达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卫生的功效,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第二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该阀门本体22是套设于该结合围壁214,也就是说该阀门本体22的围绕壁221环抱该结合围壁214,且该阀门本体22的底扩壁224抵坐于该基壁211上方,该阀门本体22不具有该嵌装环槽,该头本体21不具有该凸环壁。在实施中,该围绕壁221与该结合围壁214间会设计成彼此紧密结合,使该阀门本体22不会在顶壁222受到流体推挤时,向上脱离该头本体21。

参阅图6与图7,本实用新型容器的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容器还包含一个介于该管头2与该管身1间的垫环3,该垫环3呈圆环状,并能套设于该螺接部14外围,并抵于该软管部12与该螺接壁212间,而将该管头2向上垫高,使得该内接壁216在该螺接壁212螺合于螺接部14时,无法伸入该出料口13。

本实施例在制造时,当流体装入该管身1后,会利用一个封膜4对该出料口13进行封口,而将流体封装于该管身1内,接着将该垫环3套设于该螺接部14,再将该管头2螺合于该管身1,由于该垫环3的设置,能将该管头2垫高,使该内接壁216在该管头2螺合于该管身1时,不会伸入该出料口13,也就不会戳破该封膜4。如此一来,就能保留该封膜4于未开封状态,使该容器在贩卖时,能确保该流体为未使用状态。

而当使用者购买该容器后,只要将该管头2旋离该管身1,并拆离该垫环3,接着再将该管头2螺回于该管身1,此时该内接壁216会向下伸入该出料口13,并戳破该封膜4,因此,该容装空间11内的流体就能经由该出料口13向外流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