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078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密封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被广泛应用于堆放货品、运输货品或居住等场合。在现有的集装箱中,集装箱的梁与梁的活动连接处多采用密封条直接平面密封的方式。这样的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差,极易造成货物的内泄或外露,导致箱内运载的物品极易受潮甚至损坏,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及具有其的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密封布置于第一结构梁和沿接附方向与所述第一结构梁相对地布置的第二结构梁之间,所述密封装置包括:

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在接附方向上的一侧固接于所述第一结构梁,而另一侧朝向所述第二结构梁开口;

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密封填充于所述密封槽的槽底内;

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沿所述接附方向延伸,并且一端固接于所述第二结构梁而另一端相对地接附至所述第一密封条;以及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结构梁和所述第二结构梁相对的空间中,并侧向邻近所述第二密封筋设置。

可选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密封筋,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密封筋之间。

可选地,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密封条在接附方向上的一侧固接于所述第二结构梁,而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密封条相对地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密封筋之间。

可选地,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沿所述接附方向延伸,并且一端固接于所述密封槽的所述槽底而另一端相对地接附至所述第二密封条,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密封条,相邻的两个第一密封条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与所述第一密封条密封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密封筋与第二密封条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筋和所述第二密封筋中相邻的两个之间。

可选地,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沿所述接附方向延伸,并且一端固接于所述密封槽的所述槽底而另一端相对地接附至所述密封圈,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密封条,相邻的两个第一密封条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与所述第一密封条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筋和所述第二密封筋交替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筋在接附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条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密封筋的端头的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密封筋的端头的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筋在接附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密封条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密封筋的端头的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密封筋的端头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上述的密封装置。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着如下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能够保证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的相对端处的密封,并且构造简单,不需要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第一结构梁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第二结构梁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密封装置

131、231、331、431、531、631、731、831:密封槽

531a:密封槽的第一面

531b:密封槽的第二面

141、341、441、741:第一密封条

241a、541a、641a、841a:左第一密封条

241b、541b、641b、841b:右第一密封条

151a、251a、351a、451a、551a、651a、851a:左第二密封筋

151b、251b、351b、451b、551b、651b、851b:右第二密封筋

451c:中第二密封筋

751:第二密封筋

561:第一密封筋

861a:左第一密封筋

861b:中第一密封筋

861c:右第一密封筋

562、662、862:第二密封条

180、280、380:密封圈

480a、580a、680a、780a、880a:左密封圈

480b、580b、680b、780b、880b:右密封圈

781a、881a:左支撑件

781b、881b:右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装置130,密封装置130可以密封布置于第一结构梁110和沿接附方向D1与第一结构梁110相对地布置的第二结构梁120之间。该密封装置130可包括密封槽131、第一密封条141、第二密封筋以及密封圈180。

第一结构梁110与第二结构梁120相对地布置,并且第一结构梁110和第二结构梁120各自相对的端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两个结构梁的旋转、折叠或靠近而改变。从而使得密封装置可以有效地在两个结构梁之间密封。

具体地,密封槽131在接附方向D1上的一侧固接于第一结构梁110,而另一侧朝向第二结构梁120开口(即,槽口朝向第二结构梁120)。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筋可以分为左第一密封筋151a和右第一密封筋151b。第一密封筋151a和右第一密封筋151b均接附第一密封条141,以形成双重密封结构。当然,密封筋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其也可以为多个,以提供多重密封。

第一密封条141密封填充于密封槽131的槽底内。左第二密封筋151a和右第二密封筋151b沿接附方向D1延伸,并且一端固接于第二结构梁120上,而另一端相对地接附至第一密封条141。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筋151a和右第一密封筋151b的硬度可以适当地大于第一密封条的硬度,由此,在第一结构梁110和第二结构梁120之间的相对空间被挤压时,即第一结构梁110和第二结构梁120靠近彼此时,密封筋接附密封条的端部可以至少部分地使密封条产生形变,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此外,密封圈180设置在第一结构梁110和第二结构梁120相对的空间中,并且侧向邻近第二密封筋设置。换句话说,密封圈180可以位于左第二密封筋151a和/或右第二密封筋151b的侧面。当第一结构梁110和第二结构梁120之间的位置改变(减小)时,密封圈180会被挤压,从而填充密封装置130中的空间,或者在第二密封筋与第一密封条141的接附处提供附加的密封。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能够设置在两个相对的结构梁上并形成至少两层密封结构,这样能保证在结构梁的相对端处的密封,例如在应用至集装箱的情形下,可以保证位于箱外的雨水不渗入箱内,也能防止位于箱内的流动性大的物质渗漏,从而保证箱内货物的安全。

第二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密封装置230包括密封槽231、第一密封条(左第一密封条241a和右第一密封条241b)、第一密封筋261和第二密封筋(左第二密封筋251a和右第二密封筋251b)。

密封槽231在接附方向D1上的一侧固接于第一结构梁210,而另一侧朝向第二结构梁220开口(设置有槽口),第一密封条密封填充于密封槽231的槽底内。

第一密封筋261沿接附方向D1延伸,并且一端固接于密封槽231的槽底,而另一端相对地接附至密封圈280。第二密封筋沿接附方向D1延伸,并且一端固接于第二结构梁220,而另一端相对地接附至第一密封条。

继续参考图2,第一密封条241a和241b位于密封槽231内,例如,从密封槽231的槽底延伸。第一密封条可包括至少两个密封条,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条可包括左第一密封条241a和右第一密封条241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左”和“右”仅为了描述部件在附图中的位置关系,而并非限定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一密封筋261位于密封槽231内并与密封槽231连接,例如,垂直于密封槽231的槽底。第一密封筋261可从密封槽231的槽底延伸,以接附密封圈280。密封圈280可以固定在第二结构梁220上,这样,当第一结构梁210靠近第二结构梁220移动时,密封圈280被第一密封筋261挤压以产生形变,从而可提供更好的密封效果。

由此,为了实现密封圈280更好的密封效果,可以对应于密封圈280设置密封筋。

第三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其中,密封装置330包括位于第一结构梁310上的密封槽331、第一密封条341、和第二密封筋(左第二密封筋351a和右第二密封筋351b)。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左第二密封筋351a和右第二密封筋351b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梯形,截面为梯形的密封筋可以延伸进入设置在第一密封条341上的容纳部(下文将详细描述)中。左第二密封筋351a沿接附方向D1延伸,且与第一密封条341密封连接,右第二密封筋351b沿接附方向D1延伸,且与第一密封条341密封连接。左第二密封筋351a和右第二密封筋351b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80,密封圈380紧靠左第二密封筋351a和右第二密封筋351b,以密封左第二密封筋351a和右第二密封筋351b之间的区域。密封圈380可以紧靠第一密封条341和第二结构梁320。

由此设置方式,密封装置330仅包括第二密封筋、密封圈和第一密封条,在密封装置结构更加简洁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对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之间的区域起到密封作用。

第四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其中,密封装置430位于第一结构梁410和第二结构梁420之间。密封装置430包括位于第一结构梁410上的密封槽431、第一密封条441、三个第二密封筋(左第二密封筋451a、中第二密封筋451c和右第二密封筋451b),此外,左密封圈480a位于左第二密封筋451a和中第二密封筋451c之间,而右密封圈480b位于中第二密封筋451c和右第二密封筋451b之间。

由此,三个第二密封筋可接附第一密封条441,而密封圈可对相邻的两个第二密封筋之间的空间提供密封。

第五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530进一步包括密封槽531、第一密封筋561、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第二密封条562以及密封圈580a和580b。更具体地,密封槽531在接附方向D1上的一侧固接于第一结构梁510,另一侧朝向第二结构梁520开口。密封槽531的槽底包括第一面531a(槽外面)和第二面531b(槽内面),第一面531a与第二面531b平行,并且第一面531a与第一结构梁510固定连接。

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密封填充于密封槽531的槽底内。第二密封条562在接附方向D1上的一侧固接于第二结构梁520,而另一侧与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相对地布置。

第一密封筋561沿接附方向D1延伸,并且一端固接于密封槽531的槽底而另一端相对地接附至第二密封条562。第二密封筋551a和151b沿接附方向D1延伸,并且一端固接于第二结构梁520而另一端相对地接附至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的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

继续参考图5,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位于密封槽531内,例如,从密封槽531的槽底向第二密封条562延伸。第一密封条可包括至少两个密封条,例如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条可包括左第一密封条541a和右第一密封条541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左”和“右”仅为了描述部件在附图中的位置关系,而并非限定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第二密封条562位于第二结构梁520朝向密封槽531的端部上。

第一密封筋561位于密封槽531内并与密封槽531连接,例如,垂直于密封槽531的槽底。第一密封筋561可从密封槽531的槽底朝向第二密封条562延伸,并与第二密封条562密封连接,由此,第一密封筋561可在垂直于槽底的方向上提供密封。

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位于第二结构梁520朝向密封槽531的端部上,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筋可包括左第二密封筋551a和右第二密封筋551b,左第二密封筋551a沿接附方向D1延伸,且与左第一密封条541a密封连接,而右第二密封筋551b沿接附方向D1延伸,且与右第一密封条541b密封连接。

由此,为了实现多层密封,可将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交替设置。即,在结构梁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可如图5所示,交替设置。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可以不交替设置,例如,两个第二密封筋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筋。从而,密封圈可以设置在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中相邻的两个之间,例如,可以是两个第一密封筋之间,或者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之间。

可选地,第二密封条562可位于左第二密封筋551a和右第二密封筋551b之间。并且,同样可选地,左第二密封筋551a和右第二密封筋551b可分别位于第二密封条562的两侧,并紧靠第二密封条562。换句话说,第二密封筋与第二密封条密封连接。这样,两个第二密封筋可分别在第二密封条的两侧紧靠第二密封条562,从而使得密封装置130的体积更加紧凑,减小了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与第二密封条562之间的空间,从而可更紧密地实现密封。同样,第一密封筋也可以与第一密封条密封连接。

在左第二密封筋551a和右第二密封筋551b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580a和580b,由于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交替设置,因此,在结构梁的宽度方向上,左第二密封筋551a和第一密封筋561之间设置有左密封圈580a,左密封圈580a紧靠左第一密封条541a和第二密封条562,以使得左密封圈580a与左第一密封条541a和第二密封条562密封连接。第一密封筋561和右第二密封筋551b之间设置有右密封圈580b,右密封圈580b紧靠右第一密封条541b和第二密封条562,以使得右密封圈580b与右第一密封条541b和第二密封条562密封连接。

此外,第一密封筋和/或第二密封筋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多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筋561、左第二密封筋551a和右第二密封筋551b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筋和/或第二密封筋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诸如三角形、梯形等形状。

可选地,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可至少部分地延伸进入密封槽531内。换句话说,如图1,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从密封槽531的槽底延伸的距离可小于密封槽531的深度,即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完全地位于密封槽531内。这样,当安装有密封槽531、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的第一结构梁510与安装有第二密封条562的第二结构梁520对接时,诸如折叠集装箱的两个相邻的侧壁各自的相对接的梁。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不会在诸如折叠时与第二结构梁520(包括第二密封条562和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发生干涉,避免折叠时出现不顺畅等现象。并且,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能够容纳在密封槽531中,以保护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筋561从密封槽531的槽底延伸的距离超过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从密封槽531的槽底延伸的距离。话句话说,第一密封筋561突出于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从而可实现第一密封筋561与第二密封条562的密封连接。

同样地,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从第二结构梁520朝向密封槽531的端部的延伸的距离超过第二密封条562从第二结构梁520朝向密封槽531的端部延伸的距离,由此,可实现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与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的密封连接。

并且,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以及第二密封条562可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而第一密封筋561以及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也可以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左密封圈580a和右密封圈580b也可以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优选地,第一密封筋561和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可由具有比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以及第二密封条562强度大的强度的材料制成。由此,当第一密封筋561与第二密封条562密封连接时,或者当第二密封筋551a和551b与第一密封条541a和541b密封连接时,第一(二)密封筋能够更严密地与第二(一)密封条,以增强密封效果。

例如,在密封装置应用至集装箱上的结构梁的情况下,密封装置可以防止集装箱的外侧的液体进入集装箱的内侧。密封装置可提供有外至内的多层密封,即,左第二密封筋551a和左第一密封条541a由于彼此紧密接附而起到第一道密封(最靠近集装箱的外侧)的作用;左密封圈580a与左第一密封条541a和第二密封条562由于彼此紧密接附而起到第二道密封的作用;第一密封筋561和第二密封条562由于彼此紧密接附而起到第三道密封的作用;右密封圈580b与右第一密封条541b和第二密封条562由于彼此紧密接附而起到第四道密封的作用;而右第二密封筋551b和右第一密封条541b由于彼此紧密接附而起到第五道密封(最靠近集装箱的内侧)的作用。

当然,在密封槽531内可以设置有三个或者多个第一密封条,相邻的第一密封条之间可设置有第一密封筋。由此,密封槽531内可设置有两个或者多个第一密封筋。相对应的,第二结构梁520朝向密封槽531的端部上也可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密封条,以使得第一密封筋相应地接附第二密封条。并且在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密封条中的最靠近两侧的第二密封条的外侧分别设置第二密封筋。在两个相邻的第一密封筋和第二密封筋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此外,当设置有两个或者多个第二密封条时,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密封条之间设置第二密封筋。换句话说,在第二结构梁520朝向密封槽531的端部上可以设置有两个或者多个第二密封筋。这样,若第一道密封失效,则第二道密封起作用;若第二道密封失效,则第三道密封起作用;若第三道密封失效,则第四道密封起作用;若第四道密封失效,则第五道密封起作用,依次类推,可实现多层密封,从而可提高密封性能,防止集装箱的外侧的诸如液体的物质进入集装箱的内侧,保证箱内运载货物的安全性。

可以想到的是,为了防止集装箱的内侧的物质泄漏出集装箱,密封装置可提供有内至外的多层密封,即,右第二密封筋551b和右第一密封条541b起到第一道密封(最靠近集装箱的内侧)的作用,右密封圈580b与右第一密封条541b和第二密封条562由于彼此紧密接附而起到第二道密封的作用;第一密封筋561和第二密封条562起到第三道密封的作用,左密封圈580a与左第一密封条541a和第二密封条562由于彼此紧密接附而起到第四道密封的作用;左第二密封筋551a和左第一密封条541a起到第五道密封(最靠近集装箱的外侧)的作用。若第一道密封失效,则第二道密封起作用;若第二道密封失效,则第三道密封起作用;若第三道密封失效,则第四道密封起作用;若第四道密封失效,则第五道密封起作用,依次类推,可实现多层密封,从而提高密封性能,防止集装箱的内侧的诸如液体的物质渗漏出集装箱,保证箱内运载货物的安全性。

第六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密封装置630位于第一结构梁610和第二结构梁620之间。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密封筋661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第二密封筋的横截面形状也为梯形。第二密封筋包括左第二密封筋651a和右第二密封筋651b,左第二密封筋651a和右第二密封筋651b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梯形。第一密封条包括左第一密封条641a和右第一密封条641b。左第二密封筋651a和第一密封筋661之间设置有左密封圈680a,第一密封筋661和右第二密封筋651b之间设置有右密封圈680b。左第一密封条641a上设置有第一容纳部671,第一容纳部671供左第二密封筋651a的端头延伸进入,第一容纳部671的形状与左第二密封筋651a的端头的形状相匹配。当然,右第一密封条641b上也设置有供右第二密封筋651b的端头延伸进入的第一容纳部671。此外,第二密封条662上设置有供第一密封筋661的端头进入的第二容纳部672,第二容纳部672的形状与第一密封筋661的端头的形状相匹配。

并且,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接附方向D1上,第一密封筋、第二密封筋、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的横截面(轮廓)均为梯形,由此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靠近时,密封筋能够更精准地进入与之对应的容纳部中。

由此设置方式,可以更好地分散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筋、第二密封筋和密封圈所受到的挤压应力,使密封更加紧密,并延长密封装置的寿命。

第七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其中,密封装置730包括设置在第一结构梁710上的密封槽731、第一密封条741、和第二密封筋751以及两个密封圈(左密封圈780a和右密封圈780b)。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密封圈分别设置在第二密封筋751的两个侧面。并且,左密封圈780a可以通过左支撑件781a连接至第二结构梁720,右密封圈780b可以通过右支撑件781b连接至第二结构梁720。当然,左支撑件781a和/或右支撑件781b也可以看做为第二密封条,即,密封圈可以连接在第二密封条上。

由此,两个密封圈可以分别密封第二密封筋751两侧的区域,以提供三重密封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其中,密封装置830包括设置在第一结构梁810上的密封槽831、第一密封条(左第一密封条841a和右第一密封条841b)、左第一密封筋861a、中第一密封筋861b和右第一密封筋861c、第二密封条862以及左第二密封筋851a和右第二密封筋851b。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密封圈(左密封圈880a和右密封圈880b)分别设置通过支撑件881a和右支撑件881b连接在第二结构梁820上。当然,左支撑件881a和/或右支撑件881b也可以看做为第二密封条,即,密封圈可以连接在第二密封条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密封装置的集装箱,其具有第一结构梁和第二结构梁。例如,在图1中,密封装置可提供由集装箱的外侧至集装箱的内侧的密封,以及由集装箱的内侧至集装箱的外侧的密封。

本申请中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仅仅为标示,不具有其他含义,例如,特定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而且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