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93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应用于触控面板生产工艺中所有需要贴覆保护膜及制程膜等作业时,通常会使用贴合设备进行贴合。例如LCD、触控板、ITO导电玻璃、CoverLens、OGS、PMMA等贴膜制程中经常使用贴合设备进行贴膜。在贴合过程中,需要使用传送装置对待贴合的产品进行传送,目前用于贴合设备用的传送装置在传送上存在缺陷,不能提供一个干净的传送环境,使得传送产品过程中会造成产品污染,特别是设备箱体不方便人们调节传送单元的传送机构使用,即不方便对传送单元进行调节或检修,不能适应产品的传送需要,且不方便移动调节,因此,需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贴合设备用的可移动的传送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的传送设备,包括可行走的矩形状的设备箱体,所述设备箱体的上部一侧设有产品入口、相对侧设有产品出口,所述设备箱内上部设有包括有由电机驱动同步旋转的三段可调节宽度的传送单元,所述设备箱体的顶端对应所述传送单元设有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所述设备箱体的长度方向上一侧端面的上部对应所述传送单元设有方便进行调节各个传送单元的宽度的第一侧门、第二侧门以及第三侧门。

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上一侧分别设有拉手。

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的一侧端与所述设备箱体通过合页相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侧门、第二侧门以及第三侧门的一侧分别设有拉手。

所述第一侧门、第二侧门以及第三侧门的一侧端与所述设备箱体通过合页相活动连接。

所述设备箱体的底部四角上设有行走轮并设有可升降的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传送设备通过包括可行走的矩形状的设备箱体,所述设备箱体的上部一侧设有产品入口、相对侧设有产品出口,所述设备箱内上部设有包括有由电机驱动同步旋转的三段可调节宽度的传送单元,所述设备箱体的顶端对应所述传送单元设有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所述设备箱体的长度方向上一侧端面的上部对应所述传送单元设有方便进行调节各个传送单元的宽度的第一侧门、第二侧门以及第三侧门,可以实现很好将三段可调节宽度的传送单元容置其中,并方便调节各个传送单元的宽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传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可移动的传送设备,包括可行走的矩形状的设备箱体1,所述设备箱体的上部一侧设有产品入口2、相对侧设有产品出口3,所述设备箱1内上部设有包括有由电机驱动同步旋转的三段可调节宽度的传送单元,所述设备箱体的顶端对应所述传送单元设有第一盖体4、第二盖体5以及第三盖体6,所述设备箱体的长度方向上一侧端面的上部对应所述传送单元设有方便进行调节各个传送单元的宽度的第一侧门7、第二侧门8以及第三侧门9。

其中,为了方便使用,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上一侧分别设有拉手11。

其中,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的一侧端与所述设备箱体通过合页12相活动连接。

其中,为了方便使用,所述第一侧门、第二侧门以及第三侧门的一侧分别设有拉手。

其中,所述第一侧门、第二侧门以及第三侧门的一侧端与所述设备箱体通过合页相活动连接。

所述设备箱体的底部四角上设有行走轮15并设有可升降调节的支撑装置,该可升降调节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13,与所述设备箱体的底端面相固定,所述固定板上安装可升降调节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支撑底座14。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箱1的后侧端上部安装有传送设备操作控制装置10,用于人们操作控制传送设备,包括开启,关闭或停止运行操作。

所述的设备箱内部于所述传送单元下方用于放置传送单元用的驱动电机或调节机构等设备,这样使得传送单元能完全容纳于设备箱体中,从而保证传送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保证了传送环境的洁净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传送设备通过包括可行走的矩形状的设备箱体,所述设备箱体的上部一侧设有产品入口、相对侧设有产品出口,所述设备箱内上部设有包括有由电机驱动同步旋转的三段可调节宽度的传送单元,所述设备箱体的顶端对应所述传送单元设有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三盖体,所述设备箱体的长度方向上一侧端面的上部对应所述传送单元设有方便进行调节各个传送单元的宽度的第一侧门、第二侧门以及第三侧门,可以实现很好将三段可调节宽度的传送单元容置其中,并方便调节各个传送单元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