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旁操作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815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旁操作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车机操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机旁操作箱。



背景技术:

目前C2型转子式翻车机针对于冶金行业的焦化厂、烧结厂等用于翻卸各种准轨铁路火车车皮运载的煤碳、矿石及其他散装物料,C2型转子式翻车机由翻车机转子、重车调车机、迁车台、空车调车机四部分构成。现有的翻车机都需依靠各系统部分机旁操作箱来完成控制操作,其结构为整体性的箱体结构,箱体设单一开门,开门方式为侧开门,门上设按钮及指示灯等电气元件,进线孔设在箱体底部。

这种机旁操作箱结构,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不足。首先,对电气元件而言,特别是箱门上的指示灯等,没有起到很好的密封和保护作用,长时间露天使用易造成元件频繁损坏,线路接地等故障的发生;其次,侧开门的设计,极大的限制了箱体内空间的对外开放性,特别是作业人员对箱体内进行作业时,更换和安装新的电气元件和电缆等,手臂等容易碰到箱门边,且舒展不开,降低工作效率;最后,箱体底部进线孔的设计,由于在底部,密封性也不好,容易积灰,导致故障的发生。

所以,如何提高机旁操作箱的整体性、稳定性、密封性及安全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旁操作箱,将进线控制电缆通过槽钢铺设接入,并通过进线孔引入到操作箱内部对应的接线端子;可视窗的功能设计,在不开箱门的情况下,直接观察箱体内部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对电气元件起到很好的防护和观察作用,新增了第二箱门的开关设计,既方便了电器件在其上安装过程中不受箱体侧壁的限制,又将箱体两侧的空间完全释放能够为其它设备提供安装位置;改变了过去作业人员只能在箱体内工作的限制,同时为元器件布置起到优化和分类保护的作用,更便于作业人员后期对设备的安装与维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旁操作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面一侧边铰接有第一箱门,所述箱体的第一箱门内侧嵌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二箱门分别通过底部铰接于箱体内侧边并借助折合机构完成开关动作,所述箱体上表面连接有槽钢,所述槽钢一端与箱体上表面设有的进线孔连通,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防雨罩。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借助第二箱门折合机构能够完成开关动作,既方便了电器件在其上安装过程中不受箱体侧壁的限制,又将箱体两侧的空间完全释放能够为其它设备提供安装位置;改变了过去作业人员只能在箱体内工作的限制,同时为元器件布置起到优化和分类保护的作用,更便于作业人员后期对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同时将进线控制电缆通过槽钢铺设接入,并通过进线孔引入到操作箱内部;防止进线孔积灰、存水等问题的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折合机构对应连接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二箱门的中部,所述第二箱门顶端设有扣合锁。上述折合机构为两组,每组包括两个钢板条和多个铆钉,所述钢板条之间通过铆钉连接各自另一端通过铆钉固定于箱体和第二箱门上完成一定角度的折叠,采用本优选方案后能过方便快捷的向下打开第二箱门并向上通过扣合锁锁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门上嵌有可视窗,所述第二箱门开有安装孔。采用本优选方案可以观察操作箱内第二箱门安装孔上安装的按钮和指示灯等元器件实时的工作状态同时又对传统外置的元器件起到防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进线孔为环形并呈喇叭口状并嵌入箱体。采用本优选方案能够减小的控制电缆传入箱体过程中的阻力,通过环形并呈喇叭口状圆角过渡有效的防止了穿线过程对线缆的划伤。

作为优选,所述槽钢开口侧设有可拆卸盖板。采用本优选方案能够更便捷的将线缆放入槽钢。

作为优选,所述防雨罩为倒“V”型状,其夹角范围80°≤α≤160°。采用本优选方案能够防止灰尘和雨水在箱体上积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本实用新型存在有独到的设计,首先,操作箱采用上部槽钢的进线方式并设有盖板,其封闭式的结构杜绝了进线孔积灰,存水等不利因素的发生,进线孔的圆形喇叭口状设计,很好的保护了电缆安全传入箱体;其次,第一箱门和可视窗的设计,增加了操作箱内元器件显示的实时性,又对箱体内部元器件起到防护作用。改进的第二箱门能够向下开门设计,增加了箱体门框的空间,作业人员低头就可方便的更换第二箱门上的电气元件,比侧开门即方便又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显著提高机旁操作箱的整体性、稳定性、密封性、安全性及作业人员的操控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保障生产顺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箱体,2、第一箱门,3、可视窗,4、第二箱门,5、折合机构,6、扣合锁,7、槽钢,8、盖板,9、进线孔,10、防雨罩,11、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附图1-2,一种机旁操作箱实施例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正面一侧边铰接有第一箱门2,所述箱体1的第一箱门2内侧嵌有第二箱门4,所述第二箱门4分别通过底部铰接于箱体1内侧边并借助折合机构5完成开关动作,所述的第二箱门4上安装有按钮或指示灯11等元器件,所述箱体1上表面连接有槽钢7,所述槽钢7一端与箱体1上表面设有的进线孔9连通,所述箱体1顶部设有防雨罩10。由上述文字可以得出借助第二箱门4折合机构5能够完成向下或向上的开关动作,既方便了电器件在其上安装过程中不受箱体侧壁的限制,又将箱体两侧的空间完全释放能够为其它设备提供安装位置;改变了过去作业人员只能在箱体内工作的限制,同时为元器件布置起到优化和分类保护的作用,更便于作业人员后期对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同时将进线控制电缆通过槽钢7铺设接入,并通过进线孔9引入到操作箱内部;防止进线孔积灰、存水等问题的发生。

所述折合机构5对应连接所述箱体1与所述第二箱门4的中部,所述第二箱门4顶端设有扣合锁6,通过扣合锁6完成第二箱门4的关闭锁合。上述折合机构5为两组,每组包括两个钢板条和三个铆钉,钢板条之间通过铆钉连接各自另一端通过铆钉固定于箱体和第二箱门上完成一定角度的折叠,能够方便快捷的向下打开第二箱门4并向上通过磁性扣合锁6锁合。

所述第一箱门2上嵌有可视窗3,所述第二箱门4开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按钮和指示灯等元器件。可视窗3为透明材质的玻璃或塑料板可以观察操作箱内第二箱门4安装孔上安装的按钮和指示灯11等元器件实时的工作状态同时又对传统外置的元器件起到防护作用。

所述进线孔9为环形并呈喇叭口状并嵌入箱体1。采用该结构能够减小的控制电缆传入箱体1过程中的阻力,通过环形并呈喇叭口状圆角过渡有效的防止了穿线过程对线缆的划伤。

所述槽钢7开口侧设有可拆卸盖板8。打开盖板8能够更便捷的将线缆放入槽钢7。

所述防雨罩10为倒“V”型状,其夹角范围80°≤α≤160°。采用倒“V”型状能够防止灰尘和雨水在箱体上积存。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