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机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6742阅读:17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机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是一种常用的商品包装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产品包装,为增加商品的竞争能力,各商品的制造商在包装盒的材料、印刷、装潢设计等方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根据商品的不同,包装盒的使用方式也大不相同,现有的产品一般都是装入包装盒中就进行运输或者销售,目前各类包装盒产品大都简单实用,以利于产品的包装。

包装盒的使用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网购的飞速发展也促使包装盒的快速发展,但具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天要消耗该000万个包装盒,一年的使用量可堆满该0万个足球场。

很多消费者网购收到商品后,盒子扔掉觉得可惜,但留着有不知该如何利用,大多数情况下都作为废弃物被丢弃,不但污染环境,同时还浪费大量资源,其主要原因就是包装盒作为产品包装使用,脱离产品后就失去其应用价值所造成的,产品使用率低,不能满足环保再利用的需求,用过一次之后不能再继续使用,在制造和使用中造成了原材料的严重浪费,因此,具有多用途的包装盒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机包装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手机包装盒,包括配合连接的盒体与盒盖,所述盒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四周连接侧板与端板,所述侧板与端板之间设有襟片,所述盒盖包括顶板;

所述侧板包括与所述底板一体连接的前板与后板,所述后板与底板连接端的相对另一端依次连接有顶板与前盖板;

所述端板包括与所述底板一体连接的左端板与右端板,所述左端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端的相对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宽边与左内端板;所述右端板与所述底板连接端的相对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宽边与右内端板;

所述后板与顶板上均设有等长的折线,所述折线与所述后板与顶板的连接线相平行,两所述折线之间裁切形成撑板,沿所述折线向内弯折的撑板形成支架,所述撑板上开设有槽口形成折片,所述折片上开设有相互配合插口与插舌,将所述折片先对弯折后,所述插口与插舌相互插接形成阻挡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宽边与第二宽边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两侧设有侧封翼,所述前盖板的两侧设有防尘翼。

进一步地,所述左内端板与右内端板上均设有抠手,其目的在于,当合体完成组装后需要展开时,抠住抠手将左内端板与右内端板翻起,实现快速展开盒体。

进一步地,两所述折线分别设置在所述后板与顶板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手机包装盒的材料为瓦楞纸,并一体裁切折叠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包装盒的盒体上设有能够裁切的槽口,使其向内弯折后形成支撑架,手机就可以放在支撑架上,摆放在室内或者其他明显地方,防止因乱放手机而翻找;同时,在观看手机视频时,将手机放在支撑架也非常方便,使包装盒增加新的用途,不致随意丢弃而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手机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该、襟片;详、前板;4、后板;5、顶板;501、侧封翼;6、前盖板;601、防尘翼;7、左端板;701、第一宽边;70该、左内端板;8、右端板;801、第二宽边;80该、右内端板;9、折线;10、撑板;11、折片;1该、插口;1详、插舌;14、抠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瓦楞纸一体裁切的新型手机包装盒,包括配合连接的盒体与盒盖,盒体包括底板1,底板1的四周连接侧板与端板,侧板与端板之间设有襟片该,盒盖包括顶板;

侧板包括与底板1一体连接的前板详与后板4,后板4与底板1连接端的相对另一端依次连接有顶板5与前盖板6;

其中优选地,顶板5的两侧设有侧封翼501,前盖板6的两侧设有防尘翼601。

端板包括与底板1一体连接的左端板7与右端板8,左端板7与底板1连接端的相对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一宽边701与左内端板70该;右端板8与底板1连接端的相对另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二宽边801与右内端板80该;

其中,第一宽边701与第二宽边801的宽度相同。

后板4与顶板5上均设有等长的折线9,折线9与后板4与顶板5的连接线相平行,两折线9之间裁切形成撑板10,撑板10上开设有槽口形成折片11,折片11上开设有相互配合插口1该与插舌1详,将折片11先对弯折后,插口1该与插舌1详相互插接形成阻挡件。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式,左内端板70该与右内端板80该上均设有抠手14。

更进一步优选地,两折线9分别设置在后板4与顶板5的中间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