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690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电视及显示器所使用的模组背板大多是冲压而成的金属薄板,其包装和运输方式是,先将加工好的背板一个个堆叠到一起,然后再将堆叠好的背板整个打包装箱进行输送。包装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吸塑盒、PE(聚乙烯)袋和纸箱对模组背板进行包装,另一种是用EPE(可发性聚乙烯)盒、PE袋、纸箱对模组背板进行包装。这两种包装方式的包装过程太过繁琐,需要多名工作人员来完成整个包装过程,浪费人力;吸塑盒或EPE盒相邻的两个卡槽间隙大,空间利用率不高,同时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晃动和碰撞,而造成产品损坏,造成良品率低下;包装材料昂贵,包装种类繁多,包装回收使用困难,管理成本高,使包装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降低包装成本的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包括背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该支撑座包括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包括底座本体、从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面凸起的定位柱,所述底座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底座本体的侧方设置有能够承托背板的侧方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面;至少两个的支撑单元堆叠成中部支撑模组,中部支撑模组的一个支撑单元的定位柱穿过背板的通孔后插入另一个支撑单元的定位孔中,以使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面承托住背板;至少两个的支撑单元堆叠成侧方支撑模组,侧方支撑模组的一个支撑单元的定位柱插入另一个支撑单元的定位孔中,以使底座本体的承托部承托住背板的侧方。

其中,所述底座本体的内部中空设置有槽格结构。

其中,所述底座本体为长方体,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所述定位孔为圆柱孔。

其中,所述定位柱的顶部设置为全圆角。

其中,所述中部支撑模组为至少两个,所述侧方支撑模组为至少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该支撑座包括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包括底座本体、从底座本体的上端面凸起的定位柱,底座本体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底座本体的侧方设置有能够承托背板的侧方承托部,承托部的高度不超过底座本体的上端面;至少两个的支撑单元堆叠成中部支撑模组,中部支撑模组的一个支撑单元的定位柱穿过背板的通孔后插入另一个支撑单元的定位孔中,以使底座本体的上端面承托住背板;至少两个的支撑单元堆叠成侧方支撑模组,侧方支撑模组的一个支撑单元的定位柱插入另一个支撑单元的定位孔中,以使底座本体的承托部承托住背板的侧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较简单,不同的支撑单元堆叠比较便捷,而且从中部以及侧方承托限位背板,减少了传统的包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的支撑单元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的侧方支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的中部支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的中部支撑模组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记:

中部支撑模组1、底部件11;

侧方支撑模组2;

支撑单元3、底座本体31、定位柱32、定位孔33、槽格结构34;

承托部4;

背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堆叠背板的支撑座,如图1至图6所示,背板5的中部开设有通孔,该支撑座包括支撑单元3,每个支撑单元3包括底座本体31、从底座本体31的上端面凸起的定位柱32,底座本体31的底部设置有与定位柱32相适配的定位孔33;底座本体31的侧方设置有能够承托背板5的侧方承托部4,承托部4的高度不超过底座本体31的上端面;至少两个的支撑单元3堆叠成中部支撑模组1,中部支撑模组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件11,底部件11有一支柱插入最下方的支撑单元3的定位孔33;中部支撑模组1的一个支撑单元3的定位柱32穿过背板5的通孔后插入另一个支撑单元3的定位孔33中,以使下方的支撑单元3的上端面承托住背板5;至少两个的支撑单元3堆叠成侧方支撑模组2,侧方支撑模组2的一个支撑单元3的定位柱32插入另一个支撑单元3的定位孔33中,以使不同的支撑单元3的承托部4承托住不同的背板5的侧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较简单,不同的支撑单元3堆叠比较便捷,而且从中部以及侧方承托限位背板5,减少了传统的包装成本。

具体的,底座本体31的内部中空设置有槽格结构34,以使支撑单元3的体积比较小,承载能力强。

具体的,底座本体31为长方体,定位柱32为圆柱体,定位孔33为圆柱孔,结构精巧,容易回收再利用;定位柱32的顶部设置为全圆角容易插入定位孔33中。

具体的,中部支撑模组1为两个,侧方支撑模组2为三个,背板5的边缘处为覆膜面,起到支撑覆膜面的作用,防止覆膜面掉下去,承载限位背板5的效果更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