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对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8634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对准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料对准机构,属于针织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针织领域,布料从输送机构传出后很容易发生褶皱、偏移等现象,进而导致后序流程(如绣花、缝纫、裁剪等工序)无法精确对位,影响工作效率和成品质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布料对准机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料对准机构,可实现布料快速、精确对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布料对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座上的引入辊、第一螺旋辊、第二螺旋辊和对准组件,其中,所述对准组件包括固定板、拖布杆、滑杆和气缸,所述滑杆两端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机座上,所述固定板通过滑块与滑杆滑动连接,固定板的其中一端设有丝杠,丝杠与电机相连,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板沿滑杆左右移动,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下方,气缸的伸缩杆与拖布杆固定连接,通过气缸动作,实现拖布杆上下运动;所述固定板两端的侧边各设有一个位置感应器,所述位置感应器的间距大于等于布料的宽度;机座底板上固定有一零位感应器,所述零位感应器位于固定板的其中一端,用于固定板的零位对准。

作为优选,所述拖布杆底面为平面结构,且与放置布料的机座底板相互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拖布杆底面上设有软性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与布料接触的面为粗糙面,表面粗糙的软性橡胶垫可以增加与布料的摩擦力,保证布料的顺利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位置感应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侧边,所述支架设有长条状的安装孔,采用长条状的安装孔,方便位置感应器安装位置的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位置感应器和零位感应器均采用漫反射型光电开关。

上述对准机构的工作原理:布料从输送机构输出,先经过引入辊引入对准机构,然后依次通过第一螺旋辊、第二螺旋辊展布(防止上下两层布料产生褶皱),最后穿过对准组件拖布杆和机座底板之间,进入后序工位;需要对准时,电机启动,丝杠转动,带动固定板左右移动,因为位置感应器固定在固定板的两端,通过位置感应器测量得到布料的偏移距离,然后由控制机构控制丝杠转动,移动固定板的水平位置,使布料位于固定板中心,接着气缸伸出,拖布杆压向布料,再次启动电机,使固定板带动拖布杆移向零点位置,进而使布料移动准确的位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准机构,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1、 通过第一螺旋辊、第二螺旋辊预先展布,可以保证进入对准组件的布料是平整无皱褶的;

2、对准组件结构简洁、通过2个位置感应器可快速、精确计算得到偏移距离,拖布杆、固定板、电机的配合,可以实现快速传动;

3、零位感应器的设置,可以保证每次布料都是精确移动到准确工位上。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体化手套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布料对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布料对准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对准组件侧视图(松布状态);

图5为本实施例的对准组件侧视图(压紧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的布料对准机构应用于一体化手套机,如图1-2所示,所述手套机构包括布料输送机构1、机座2,以及设置在机座2上的布料对准机构3、布料绣花机构4、布料抓取机构5、手套放置机构6、驱动机构7和控制机构等,布料经过上述机构工作,可以得到裁剪缝制好的成品手套。本实施例所述的布料对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机座2上的引入辊31、第一螺旋辊32、第二螺旋辊33和对准组件34。

如图3-5所示,所述对准组件34包括固定板341、拖布杆342、滑杆343和气缸344,所述滑杆343两端通过支撑板345固定安装在机座2上,所述固定板341通过滑块356与滑杆343滑动连接,固定板341的其中一端设有丝杠347,丝杠347与电机348相连,通过电机348驱动丝杠347转动,进而带动固定板341沿滑杆343左右移动,所述气缸34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41下方,气缸344的伸缩杆与拖布杆342固定连接,通过气缸344动作,实现拖布杆342上下运动;所述固定板341两端的侧边各设有一个位置感应器支架349,位置感应器支架349设有长条状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位置感应器350,采用长条状的安装孔,方便位置感应,350安装位置的调节。2个位置感应器350的间距大于等于布料7的宽度;机座2底板21上还固定有一零位感应器351,所述零位感应器位于固定板341的其中一端,用于固定板341的零位对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感应器350和零位感应器351均采用漫反射型光电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拖布杆342底面为平面结构,且与放置布料7的机座底板21相互平行。为方便布料7的移动,所述拖布杆342底面上设有软性橡胶垫352,且所述橡胶垫352与布料7接触的面为粗糙面,表面粗糙的软性橡胶垫352可以增加与布料7的摩擦力,保证布料7的顺利移动。

上述对准机构的工作原理:布料从输送机构1输出,先经过引入辊31引入对准机构3,然后依次通过第一螺旋辊32、第二螺旋辊33展布(防止上下两层布料产生褶皱),最后穿过对准组件拖布杆342和机座底板21之间,进入后序工位;需要对准时,电机348启动,丝杠347转动,带动固定板341左右移动,因为位置感应器350固定在固定板341的两端,通过位置感应器350测量得到布料7的偏移距离,然后由控制机构控制丝杠347转动,移动固定板341的水平位置,使布料7位于固定板341中心,接着气缸344伸出,拖布杆342压向布料7,再次启动电机348,使固定板341带动拖布杆342移向零点位置,进而使布料移动到准确的位置。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对准机构,通过第一螺旋辊32、第二螺旋辊33预先展布,可以保证进入对准组件34的布料是平整无皱褶的;对准组件34结构简洁、通过2个位置感应器350可快速、精确计算得到偏移距离,拖布杆342、固定板341、电机348的配合,可以实现快速传动;零位感应器351的设置,可以保证每次布料都是移动到准确的工位上。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