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963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操作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工艺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小修作业的可升降操作台。



背景技术:

现在的小修操作平台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样式,大都是自主设计装配,例如,有的小修操作台为一网式长方体装置,规格为100cm×50cm×20cm。该种装置在井口较低时可以满足现场使用,但在较高井口施工时,就不能满足现场使用,此时工人就会把两个操作台叠加、增高,叠加的平台不牢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该种操作平台在搬运及重物坠落时易变形,变形后表面不平整,亦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需要研制一种可升降的、不易变形的操作平台。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可升降操作台,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操作台,操作简便、升降可靠,安全系数高,可满足小修作业日常使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升降操作台,包括有一操作平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四角上的可升降支腿,所述可升降支腿的上端与所述操作平台的底面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台,其中,所述可升降支腿包括一上管腿以及一下管腿,所述上管腿以及下管腿对应沿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沿径向贯通的上定位孔道以及下定位孔道,所述上管腿的上端与所述操作平台连接固定,其下端能移动插接于所述下管腿中,当螺栓穿设于其中任一相对的所述上定位孔道以及下定位孔道时,能固定所述上管腿及下管腿。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台,其中,所述可升降支腿进一步设有一中间管腿,所述中间管腿上沿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沿径向贯通的横向孔道,所述中间管腿的下端能移动的插接于所述下管腿的上端内,所述上管腿的下端则能移动的插接于所述中间管腿内;

其中,当所述螺栓穿设于其中任一相对的所述横向孔道及上定位孔道时,能固定所述上管腿及中间管腿,当所述螺栓穿设于其中任一相对的所述下定位孔道及横向孔道时,能固定所述下管腿及中间管腿。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台,其中,所述下管腿的下端安装有一支撑底盘。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台,其中,在所述操作平台的周向上,各相邻的所述下管腿之间安装有加强筋。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台,其中,所述上管腿与所述操作平台之间、所述下管腿与所述支撑底盘及加强筋之间分别焊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台,其中,所述操作平台为由多根钢条焊接而成的网状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升降操作台,设有的操作平台以及可升降支腿,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通过操作可升降支腿,即可实现操作平台的升降,易于操作,牢固性好,不易晃动,安全性高;通过将操作平台设置成网状,从而形成立式结构,使其表面不易变形且防滑。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操作简便、升降可靠,安全系数高,可满足小修作业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动作流程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 操作平台 2 可升降支腿

21 上管腿 211 上定位孔道

22 下管腿 221 下定位孔道

23 中间管腿 231 横向孔道

24 支撑底盘 25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台的动作流程图。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升降操作台,包括有一操作平台1以及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四角上的可升降支腿2,所述可升降支腿2的上端与所述操作平台1的底面相连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施工的高度,对应调节所述可升降支腿2的长度,以改变该操作平台1的高度,满足井口作业的多样化需求。

其中,请一并参见图5,所述可升降支腿2包括一上管腿21以及一下管腿22,所述上管腿21以及下管腿22对应沿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沿径向贯通的上定位孔道211以及下定位孔道221,所述上管腿21的上端与所述操作平台1连接固定,其下端能移动插接于所述下管腿22中,当螺栓20穿设于其中任一相对的所述上定位孔道211以及下定位孔道221时,能固定所述上管腿21及下管腿22。换言之,通过所述上管腿21在所述下管腿22内的上下移动,可以调整所述操作平台1的位置,可在不同高度处进行作业,并且,当所述操作平台1的高度确定后,即可将螺栓20插入所对应的定位孔道211以及下定位孔道221内,实现所述上管腿21以及下管腿22的固定,确保了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当工作结束后,拔出所述螺栓20,即可将所述上管腿21收入下管腿22内,搬运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支腿2进一步设有一中间管腿23,所述中间管腿23上沿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沿径向贯通的横向孔道231,所述中间管腿23的下端能移动的插接于所述下管腿22的上端内,所述上管腿21的下端则能移动的插接于所述中间管腿23内,通过设置该中间管腿23,可以增加所述可升降支腿2的总长度,使用范围更广,适应性更佳;

其中,当所述螺栓20穿设于其中任一相对的所述横向孔道231及上定位孔道211时,能固定所述上管腿21及中间管腿23,当所述螺栓20穿设于其中任一相对的所述下定位孔道221及横向孔道231时,能固定所述下管腿22及中间管腿23,由此,可以对应将所述上管腿21、中间管腿23以及下管腿22连接固定。其中,所述螺栓2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如在图示中优选设置有两个。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负重时工作可靠,避免出现因晃动而导致倾覆等事故,优选在所述下管腿22的下端安装有一支撑底盘24。通过设置该支撑底盘24,可以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操作平台1的周向上,各相邻的所述下管腿22之间安装有加强筋25,使本实用新型在整体结构上更加稳固,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其中,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优选所述上管腿21与所述操作平台1之间、所述下管腿22与所述支撑底盘24及加强筋25之间分别焊接固定。

较佳地,如图4所示,所述操作平台1为由多根钢条焊接而成的网状平台,通过多个钢条焊接并形成立式结构组合,使该操作平台1的表面不易变形且防滑,在实际工作中,优选上述钢条采用高强度防滑钢条。

请一并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升降操作台,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井口处工况,调节所述可升降支腿2的高度即可,其中,在具体作业时,先行上提所述操作平台1,并带动所述上管腿21从所述中间管腿23中伸出,若操作平台1能达到所需高度,直接用所述螺栓20连接固定所述上管腿21以及中间管腿23,将两者固定即可;如所述操作平台1需进一步上升,则可先行用螺栓20将上管腿21的下端与所述中间管腿23的上端连接固定,随后,通过所述操作平台1及上管腿21,连带将所述中间管腿23从所述下管腿22中拉出,直至所述操作平台1到达所需高度,再用另一所述螺栓20将中间管腿23与下管腿22连接固定,即可实现操作平台的上升;

在作业完成后,按照与上述相反的动作过程,即可将本实用新型重新回收,并收纳所述上管腿21及中间管腿22,具体操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