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818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包装属于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纸袋包装过程中,空气的温湿度直接影响纸的拉力和强度,因此,在湿度较小的冬季,纸的拉力和强度影响较大。为了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很多工厂选择购买市场上的加湿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出现加湿不均匀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该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可对复膜过程中的纸进行均匀加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包括:复膜机、储水箱、风机、雾化水箱、超声雾化器、软管和加湿管道,所述储水箱与所述雾化水箱通过管道连通,且在该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加湿管道安装在所述复膜机上,靠近纸被加湿位置的所述加湿管道的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小孔,所述加湿管道的一端密封,所述加湿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连通,所述软管与所述雾化水箱连通;所述超声雾化器和风机均安装在该雾化水箱上,以使所述超声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在风机驱动下依次通过软管和加湿管道,并从所述小孔排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雾化水箱内安装有一液位计,所述液位计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电连接,用于调节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孔的孔径为0.5~2毫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小孔与纸被加湿位置的距离为0.5~3厘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装架,所述雾化水箱位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储水箱固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箱上形成有进水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水箱上安装有视水窗,用于观察储水箱内液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膜机上固装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安装有一滑块,所述加湿管道与所述滑块固装,以使所述加湿管道能沿所述滑道滑动进而调节与纸被加湿位置的距离。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小孔的孔径和间隔以及超声雾化器的振荡频率,可实现对复膜机上纸的均匀加湿,降低湿度对纸拉力和强度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雾化水箱 2:风机 3:安装架 4:储水箱

5:复膜机 6:加湿管道 7:软管 8:控制器

9:小孔 10:管道 11:电磁阀

12:超声雾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2所示,包括:复膜机5、储水箱4、风机2、雾化水箱1、超声雾化器12、软管7、控制器8、安装架3和加湿管道6,储水箱4上形成有进水口,且安装有视水窗,用于观察储水箱4内液面。雾化水箱1位于安装架3内,储水箱4固装在安装架3上,安装架3放置在复膜机5的一侧。储水箱4与雾化水箱1通过管道10连通,且在该管道10上安装有电磁阀11。

加湿管道6安装在复膜机5上,其中,加湿管道6可以固装在复膜机5上(如图1所示),或者滑动式的安装在该复膜机5上(图中并未示出)。当加湿管道6滑动式安装在复膜机5上时,复膜机5上固装有2根平行的滑道,每根滑道内均安装有一滑块,加湿管道6的侧壁与2块滑块固装,以使加湿管道6能沿滑道滑动进而调节与纸被加湿位置的距离。

靠近纸被加湿位置的加湿管道6的管壁上均布有多个孔径为0.5~2毫米的小孔9,小孔9之间的间隔为1~4毫米,小孔9与纸被加湿位置的距离为0.5~3厘米。加湿管道6的一端密封,加湿管道6的另一端与软管7连通,软管7与雾化水箱1连通;超声雾化器12和风机2均安装在该雾化水箱1上,以使所述超声雾化器12产生的雾粒在风机2驱动下依次通过软管7和加湿管道6,并从小孔9排出。

雾化水箱1内安装有一液位计(图中并未示出),液位计和电磁阀11均与控制器8电连接。控制器8与风机2电连接,可调节风机2的转速。液位计检测雾化水箱1内的液面。当液面到达下限后,控制器8读取到液位计的信号后,向电磁阀11发送信号,电磁阀打开,储水箱4内的水通过管道10排入雾化水箱1;当液位计检测到雾化水箱1内的液面到达上限后,控制器8读取到液位计的信号后,向电磁阀11发送信号,电磁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湿功能的复膜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超声雾化器12产生雾粒,雾粒在风机2的推动下依次通过软管7和加湿管道6,并从小孔9排出,实现对纸的加湿。其中,可通过控制器8调节风机的转速和超声雾化器的振荡频率,进而调节对纸的加湿程度。或者,当加湿管道6滑动式安装在复膜机5上时,也可通过小孔9与纸被加湿位置的距离来调节加湿程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