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给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979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给料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螺旋给料机。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受污染土壤均匀地摊铺在输送带上,由螺旋给料机向输送带上的受污染土壤添加约占受污染土壤2wt%的粉状药剂与之混合,以达到改善受污染土壤的目的。为此,要求将粉状药剂均匀地覆盖到受污染土壤上,以更均匀的混合和改善受污染土壤。目前传统的螺旋给料机,通常在机筒的一端设置进料口,另一端设置出料口,出料口的大小受限于机筒的筒径,最大只能在与机筒筒径相同的范围内出料,出料范围小,而输送带的宽度通常要大于出料口的出料范围,导致粉状药剂只能覆盖到输送带中间的受污染土壤,形成锥形物料带,尤其是给料量少的情况,无法实现药剂的均匀平铺,混合和改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料范围广,给料均匀的螺旋给料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螺旋给料机,包括机筒和位于机筒内的螺旋转子,机筒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机筒的中部,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机筒的侧面且由机筒的中部向两端斜向下延伸呈弧线形,所述螺旋转子包括中间小两端大的柱状体以及环绕柱状体设置的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左螺旋叶片由柱状体的中间向左端延伸,右螺旋叶片由柱状体的中间向右端延伸。

其中,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与出料口形状相同的导料嘴,导料嘴的入口与出料口连通,导料嘴的出口竖直朝下设置。

其中,所述出料口的弧度小于或等于5°。

其中,所述出料口的中点位于机筒中轴线下方30°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的螺旋给料机,物料(粉状药剂)由机筒中部的进料口进入机筒内后,随着螺旋转子的转动,由于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使得物料由机筒的中间向两端均匀输送并最终通过机筒侧面的出料口均匀出料,而且出料口由机筒的中部向两端斜向下延伸呈弧线形,使得出料口的出料范围大大增加,确保物料能均匀覆盖输送带上的受污染土壤,实现了药剂的均匀平铺,很好的解决了给料量少的情况下均布落料摊铺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给料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给料机的机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不含导料嘴)。

图3所示为图2的A-A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机筒;2-螺旋转子;3-进料口;4-出料口;5-导料嘴;20-柱状体;21-左螺旋叶片;22-右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给料机,包括机筒1和位于机筒1内的螺旋转子2,机筒1上设置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所述进料口3开设于机筒1的中部,所述出料口4开设于机筒1的侧面且由机筒1的中部向两端斜向下延伸呈弧线形,所述螺旋转子2包括中间小两端大的柱状体20以及环绕柱状体20设置的左螺旋叶片21和右螺旋叶片22,左螺旋叶片21由柱状体20的中间向左端延伸,右螺旋叶片22由柱状体20的中间向右端延伸。

采用上述结构的螺旋给料机,物料(粉状药剂)由机筒1中部的进料口3进入机筒1内后,随着螺旋转子2的转动,由于左螺旋叶片21和右螺旋叶片22的旋向相反,使得物料由机筒1的中间向两端均匀输送并最终通过机筒1侧面的出料口4均匀出料,而且出料口4由机筒1的中部向两端斜向下延伸呈弧线形,使得出料口4的出料范围大大增加,确保物料能均匀覆盖输送带上的受污染土壤,实现了药剂的均匀平铺,很好的解决了给料量少的情况下均布落料摊铺的难题。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4上设置有与出料口4形状相同的导料嘴5,导料嘴5的入口与出料口4连通,导料嘴5的出口竖直朝下设置。

从上述描述可知,导料嘴的设置既有利于提高出料的准确性和均匀性,又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的灰尘、水分等杂质通过出料口进入机筒内污染药剂,防护性能好。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4的弧度小于或等于5°。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4的中点位于机筒1中轴线下方30°角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旋给料机,出料范围广,给料均匀,很好的解决了给料量少的情况下均布落料摊铺的难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