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9794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对绳索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进行点检时使用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的电梯,其具有:绳轮,在其外周面形成有槽;绳索,其以被插入槽中的状态被绕挂在绳轮上;以及绳索止脱装置,其以使得与绳索绕挂部分之间的间隙成为规定值的方式设置,防止绳索绕挂部分从槽中脱出,该绳索绕挂部分是指绳索中被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556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使得与绳索之间的间隙成为规定值的方式安装了绳索止脱装置后,例如存在由于绳索的直径减小在发展或者因地震而引起的绳索止脱装置的变形,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变化,而使得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超出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的情况。因此,在安装了绳索止脱装置后,需要定期测定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点检该间隙是否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作为测定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的方法,可以举出使用锥度规进行测定的方法。但是,在使用锥度规测定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锥度规中与绳索绕挂部分接触的面积较小,因而存在导致根据锥度规与绳索绕挂部分的接触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误差,而有可能导致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是否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的判断错误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绳索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是否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的判断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在对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的尺寸是否为间隙下限基准值以上且小于间隙上限基准值进行点检时使用,其中,该绳索绕挂部分是绳索中被绕挂于绳轮上的部分,该绳索止脱装置与绳索绕挂部分对置设置,抑制绳索绕挂部分从绳轮脱离,其中,该绳索止脱点检装置具有止脱点检板,该止脱点检板具有板厚为间隙下限基准值的第1板部和板厚为间隙上限基准值的第2板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具有止脱点检板,该止脱点检板具有板厚为间隙下限基准值的第1板部和板厚为间隙上限基准值的第2板部,因而根据是否能够将第1板部及第2板部分别插入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中,而能够进行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是否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的判断。由此,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绳索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是否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示出使用图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点检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使用图5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调整绳索止脱装置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a、1b绳索止脱点检装置;2绳索;3绳轮;4绳索止脱装置;11止脱点检板;12防止掉落用吊带;13固定部;14弹性片;21绳索绕挂部分;111第1板部;112第2板部;113贯通孔;114槽;131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图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仰视图,图4是示出使用图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点检绳索绕挂部分与绳索止脱装置之间的间隙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图中,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a在点检时利用了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的尺寸为间隙下限基准值以上且小于间隙上限基准值这一点,其中,绳索绕挂部分21是指绳索2中被绕挂于绳轮3的部分,绳索止脱装置4与绳索绕挂部分21对置设置,抑制绳索绕挂部分21从绳轮3脱离。

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a具有止脱点检板11,该止脱点检板11具有板厚t1为间隙下限基准值的第1板部111和板厚t2为间隙上限基准值的第2板部112。在该例中,间隙下限基准值及第1板部111的板厚t1是2mm,间隙上限基准值及第2板部112的板厚t2是3mm。止脱点检板11形成为能够放入点检作业者的口袋中的程度的口袋大小。因此,点检作业者能够容易携带止脱点检板11。

在止脱点检板11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形成有沿板厚方向延伸的贯通孔113。并且,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a还具有设于止脱点检板11的防止掉落用吊带12。防止掉落用吊带12插入贯通孔113中。防止掉落用吊带12被戴在点检作业者身上。

并且,在止脱点检板11形成有供绳索2插入的两个槽114。各个槽114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l1彼此不同。并且,各个槽114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l1形成为两种绳索2各自的径向尺寸中的绳索直径下限基准值。即,各个槽114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l1与两种绳索2各自的绳索直径下限基准值对应。

止脱点检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l2大于相邻的绳索2之间的尺寸。因此,能够将止脱点检板11同时插入多条绳索2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其结果是,止脱点检板11与绳索绕挂部分21中的和绳索止脱装置4对置的最外径面可靠地接触,因而与使用锥度规时相比,测定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时的误差减小。

在止脱点检板11的背面记载了点检时的测定项目和与该测定项目对应的公司内部基准及法定基准。点检作业者通过查看止脱点检板11的背面,能够容易确认测定项目、和与该测定项目对应的公司内部基准及法定基准。

下面,说明使用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a对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的尺寸是否为间隙下限基准值以上且小于间隙上限基准值进行点检的步骤。

首先,将第1板部111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在不能将第1板部111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的情况下,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小于间隙下限基准值,因而判定为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不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需要调整绳索止脱装置4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成功地将第1板部111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的情况下,将第2板部112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在成功地将第2板部112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的情况下,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为间隙上限基准值以上,因而判定为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不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需要调整绳索止脱装置4的位置。

在不能将第2板部112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的情况下,判定为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的尺寸为间隙下限基准值以上且小于间隙上限基准值,不需要调整绳索止脱装置4的位置。通过以上所述,关于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的尺寸为间隙下限基准值以上且小于间隙上限基准值的点检结束。

下面,说明调整绳索止脱装置4的位置的步骤。首先,使绳索止脱装置4向远离绳索绕挂部分21的方向移动,以便能够将第1板部111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然后,将第1板部111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然后,使绳索止脱装置4向接近绳索绕挂部分21的方向移动,一直到第1板部111被绳索绕挂部分21和绳索止脱装置4夹住为止。在第1板部111被绳索绕挂部分21和绳索止脱装置4夹住时,将第1板部111从绳索绕挂部分21和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拔出。通过以上步骤,绳索止脱装置4的位置的调整结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a,具有止脱点检板11,该止脱点检板11具有板厚为间隙下限基准值的第1板部111和板厚为间隙上限基准值的第2板部112,因而根据是否能够将第1板部111及第2板部112分别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而能够进行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是否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的判定。因此,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是否在间隙下限基准值和间隙上限基准值之间的判定。

另外,在止脱点检板11形成有供绳索2插入的槽114,槽114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形成为绳索2的径向尺寸中的绳索直径下限基准值,因而能够容易确认绳索2的径向尺寸是否为绳索直径下限基准值。

另外,该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a还具有设于止脱点检板11的防止掉落用吊带12,因而通过将防止掉落用吊带12戴在点检作业者身上,在点检作业者因失误而使止脱点检板11离开手中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止脱点检板11掉落在井道中。

另外,止脱点检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相邻的绳索2之间的尺寸,因而能够将止脱点检板11同时插入多条绳索2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其结果是,在测定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时,止脱点检板11与绳索绕挂部分21中的和绳索止脱装置4对置的最外径面可靠接触,因而与使用锥度规时相比,测定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时的误差减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在止脱点检板11上形成有两个槽114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槽114的数量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在槽114的数量是3个以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各个槽114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设为三种以上的绳索2各自的绳索直径下限基准值。

实施方式2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使用图5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调整绳索止脱装置的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b还具有设于止脱点检板11并被固定于绳轮3的固定部13。固定部13具有磁铁131。固定部13利用磁铁131的磁力被固定于绳轮3。

并且,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b还具有由粘贴在止脱点检板11的表面上的弹性体构成的弹性片14。弹性片14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形成为使弹性片14和第1板部111的整体的板厚小于间隙上限基准值。在该例中,弹性片14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为1mm以下。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对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的尺寸为间隙下限基准值以上且小于间隙上限基准值进行点检的步骤,与实施方式1相同。

下面,说明调整绳索止脱装置4的位置的步骤。首先,使绳索止脱装置4向远离绳索绕挂部分21的方向移动,以便能够将第1板部111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然后,将第1板部111插入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此时,将固定部13固定于绳轮3。由此,点检作业者能够使止脱点检板11从手中离开。并且,此时弹性片14被配置在绳索绕挂部分21与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的间隙g中。

然后,使绳索止脱装置4向接近绳索绕挂部分21的方向移动,一直到第1板部111被绳索绕挂部分21和绳索止脱装置4夹住为止。在第1板部111被绳索绕挂部分21和绳索止脱装置4夹住时,将第1板部111从绳索绕挂部分21和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拔出。此时,弹性片14进行弹性变形,由此能够容易将第1板部111从绳索绕挂部分21和绳索止脱装置4之间拔出。通过以上所述,绳索止脱装置4的位置的调整结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绳索止脱点检装置1b还具有设于止脱点检板11并被固定于绳轮3的固定部13,固定部13在第1板部111被插入间隙g中的状态下被固定于绳轮3,因而能够使止脱点检板11从点检作业者的手中离开。由此,点检作业者能够容易调整绳索止脱装置4的位置。

并且,固定部13具有磁铁131,并利用磁铁131的磁力被固定于绳轮3,因而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将固定部13固定于绳轮3以及将固定部13从绳轮3卸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对固定部13被固定于绳轮3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固定部13被固定于绳索2或者绳索止脱装置4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对固定部13具有磁铁131并利用磁铁131的磁力被固定于绳轮3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磁力,只要是能够将固定部13固定于绳轮3的结构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