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856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改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升降设备,如观光梯、直梯、升降梯、缆车、索道、吊篮、集装箱桥吊、塔吊,其升降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都属固定位置的,不能随意自由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无法再满足人们的需要。

现有的带轿厢的电梯只用于垂直或近似垂直运送人员和货物,电梯导轨是直线,仅垂直或近垂直铺设,一般称为“垂直电梯”,只能作垂直升降,即直线往返运动,不能用于水平运送。另外,现有曳引电梯的轿厢悬挂在曳引绳上,存在曳引绳断裂轿厢坠落的危险,此外,现有电梯的自动开闭门的驱动机构设在轿门上,有轿门开闭带动站门开闭,也可能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目前,轿厢电梯只用于一个方向返复运动运送人员和货物,用于垂直运行的电梯就不能水平运行,用于水平运行的电梯就不能垂直运行,并且上下班高峰期电梯拥挤,得等好长时间。

在楼体加装、改装电梯中,尤其是当下的多层住宅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迫在眉睫,部分多层住宅规划设计落后,加装电梯条件苛刻,条件不允许,没有地方安装,改造成本太高,

随着私家车的数量急剧增长,城市里,特别是大城市和市中心的交通状况越来越差,拥堵、尾气排放、雾霾等城市病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人们作出改进,来进一步缓解地面上的交通压力,做到环保交通两不误。

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多居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房子和多层楼房等住宅楼中,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可以实现对楼房增加电梯,并进一步实现多个楼房之间实现电梯互通,并通过楼顶的太阳能供电,在环保的基础上缓解一部分地面上的交通压力,电梯设置在外侧具有火灾和地震逃生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包括楼房主体和电梯轿厢,沿楼房主体顶部外围设有一圈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上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垂直于环形导轨来回伸缩,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滑动块联接,所述电梯轿厢可垂直与环形导轨上下运动。

作为本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楼房主体的外侧墙壁上设有一条以上的轨道,所述轨道环绕整个楼房主体外侧螺旋缠绕或垂直于环形导轨设置在楼房主体外侧,所述电梯轿厢可沿所述轨道上下运动。

作为本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楼房主体顶部内侧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成密集台阶形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楼房主体之间设有滑行轨道,多个楼房主体顶部上的环形导轨通过轨道相互交错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采用普通轨道和/或磁悬浮轨道。

作为本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轿厢可为圆柱形,可以水平旋转,当承载货物时也可实现纵向旋转,方便卸货,所述轿厢底部可以上下翻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解决了多层建筑爬楼难、加装难以及地面交通拥堵的双重困境,解决资源、低碳环保,特别适合老幼病残孕以及带小孩的弱势群体,具体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一键操作、方便快捷,解决了多层建筑无电梯爬楼难和加装电梯难的双重困境。

(2)不会发生地面交通中的堵车、过马路、红绿灯,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安全系数高,高效便捷。

(3)空中观光,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工作下班后,忙碌了一天,心情得到放松和缓解压力。

(4)无人物流、搬家等,高效便利,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5)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6)电梯环绕楼外,可借用别的楼上的供电系统,便于火灾、地震逃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中立体轨交系统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空中立体轨交系统的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空中立体轨交系统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 “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上方”和 “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其中没有标号的“轨道”包括所有的轨道,包括环形轨道、轨道、滑行轨道。

实施例一:如图3所示,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包括楼房主体1和电梯轿厢2,沿楼房主体1顶部外围设有一圈环形导轨3,所述环形导轨3上设有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在同一水平面上设有伸缩滑轨可以垂直于环形导轨3来回伸缩,所述电梯轿厢2与所述滑动块4联接,所述电梯轿厢2位于环形导轨3上方,所述电梯轿厢2可垂直与环形导轨3上下运动。

图4所示,所述楼房主体1的外侧墙壁上设有轨道5,所述轨道5环绕整个楼房主体1外侧螺旋缠绕或垂直于环形导轨3设置在楼房主体1外侧,所述电梯轿厢2可沿所述轨道5上下运动。

如图2所示,所述楼房主体1顶部内侧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设置成密集台阶形状。

图1所示,相邻两个楼房主体1之间设有滑行轨道6,多个楼房主体1顶部上的环形导轨3通过滑行轨道6相互交错连接。

所述轿厢2为圆柱形,可以自由旋转,所述轿厢2底部可以上下伸缩。

实施例二:图5所示,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包括楼房主体1和电梯轿厢2,沿楼房主体1顶部一侧设有导轨3,所述导轨3上设有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垂直于导轨3来回伸缩,所述电梯轿厢2与所述滑动块4联接,所述电梯轿厢2位于滑动块4下方,所述电梯轿厢2可垂直与导轨3上下运动。

图7所示,所述电梯采用室外悬吊式电梯,所述滑动块4与轿厢2通过绳索联接。

图2所示,所述楼房主体1顶部内侧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设置成密集台阶形状。

图1所示,相邻两个楼房主体1之间设有滑行轨道6,多个楼房主体1顶部上的导轨3通过轨道6相互交错连接。

所述轨道采用磁悬浮轨道。

所述轿厢2为圆柱形,可以自由旋转,所述轿厢2底部可以上下伸缩。

实施例三:图3所示,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包括楼房主体1和电梯轿厢2,沿楼房主体1顶部外围设有一圈环形导轨3,所述环形导轨3上设有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垂直于环形导轨3来回伸缩,所述电梯轿厢2与所述滑动块4联接,所述电梯轿厢2可垂直与环形导轨3上下运动。

图6所示,所述楼房主体1的外侧墙壁上设有一条以上的轨道5,所述轨道5垂直于环形导轨3设置在楼房主体1外侧,所述电梯轿厢2可沿所述轨道5上下运动。

所述楼房主体1顶部内侧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设置成密集台阶形状,所述电梯还设有备用电源,并与家庭供电系统相连以作备用。

相邻两个楼房主体1之间设有滑行轨道6,多个楼房主体1顶部上的环形导轨3通过滑行轨道6相互交错连接。

所述轨道采用普通轨道和/或磁悬浮轨道,优选的设置在靠墙避开窗户的位置。不影响居民的休息以及采光。

所述轿厢2下方设有影像、光流、声呐或者红外线等探测系统。

小型电梯的载重量一般不超过300kg,从而保证轨道承重的安全,横向快速梯为150kg左右,在建筑的顶部(楼内外均可)探挑出围绕楼顶外沿一周的带电轨道,所述轨道可用碳纤维、钛合金等轻质坚固材料做支架及轿厢等部分,利用桅杆起重等起重吊装原理和结构,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所述环形轨3道上设有一液压可垂直于轨道竖向自由伸缩的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下方设有轿厢2。

电机在滑车上直接靠轨道供电,或者采用现有技术的第三轨道供电,也可向高铁那样供电。优先采用在楼顶安装的大面积特殊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所述太阳能最好安装在坡屋顶的东西北方向的坡上,不影响居民的南向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以及预留空间,若是平屋顶则覆盖屋顶所有可覆盖的面积,其中太阳能电池板做成密集小台阶状,从而可以最大化的吸收太阳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还可设有自动清洁功能,比如雨刷器等,所述电梯还连接有普通电网以及备用电池。

所述轿厢2包括内轿厢和外轿厢,所述内轿厢能够垂直于和/或平行于外轿厢滑动,所述内轿厢顶部可以开合,方便吸烟者进行吸烟,向下滑动有利于放入超长物品及上下两层隔离运输。内外轿厢还可一起做整体滑动。

所述轿厢2除了设有基本的防坠设施外,其内部还设有安全气囊,可以采用类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外部设有气垫或橡胶垫。

相邻两个楼房主体1之间设有滑行轨道6,多个楼房主体1顶部上的环形导轨3通过滑行轨道6相互交错连接,组成电梯网,整个小范围区域内的建筑顶部通过轨道连接起来,特别是人员密集区,能够很好的缓解区域内地面交通的拥挤与不便。

实施例四: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当作为一个绳索式卸货电梯时,轿厢2自带可移动配重自稳系统(主要在内轿箱横向伸缩时启动,配重随箱体的伸缩而反向伸缩平移)、陀螺仪及多旋翼(类无人机般,而且旋翼臂可折叠有防护,方便通过狭小空间)、自平衡、自稳、抗风功能系统。缆绳是四根独立缆绳分别缠于四个轮上,每根都至少安全负荷300kg,被一台电机分别四驱,每根都可1米内小幅度独立收放,与旋翼等结合以自稳,使之最大限度平稳轿厢且还可以让轿厢随意倾斜及调姿,方便装卸货等,如建筑垃圾直接倾倒入车斗中,并连接到移动终端,此时操作者可拿遥控器或手机app遥控电梯。

实施例五:图8所示,一种空中立体轨交系统,包括楼房主体1和电梯轿厢2,沿楼房主体1顶部内侧设有一圈滑动隧道8,所述隧道8上方设有环形导轨3,所述环形导轨3上设有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垂直于环形导轨3来回伸缩,所述电梯轿厢2设在隧道8内且与所述滑动块4下方联接,所述电梯轿厢2可垂直与环形导轨3上下运动。

图8所示,所述楼房主体1的墙壁内设有一条以上的轨道5,所述轨5道垂直于环形导轨3设置在楼房主体1外侧,所述电梯轿厢2可沿所述轨道5上下运动。

图2所示,所述楼房主体1顶部内侧设有多个太阳能电池板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设置成密集台阶形状。

图1所示,相邻两个楼房主体1之间设有滑行轨道6,多个楼房主体1顶部上的环形导轨3通过轨道6相互交错连接。

以上所述轨道采用普通轨道和/或磁悬浮轨道。

所述的环形轨道3为双滑轨,能够实现滑块的往复运动。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对其进行简单的组合变化都列为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