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34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机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电机生产过程中,在硅钢片经过校平后,需要输送至冲床进行冲压制作电机冲片,现有的将经过校平的硅钢片输送至冲床的传输装置是由多条辊平行设置于传输平台上,硅钢片在传输过程中与辊套滚动连接,以减少硅钢片与传输平台的摩擦,从而起到硅钢片在传输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而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冲床在输入硅钢片时,容易对硅钢片产生相对于传输方向的侧向拉力,由于传输平台上的辊只和硅钢片在传输方向滚动连接,侧向的拉力容易使硅钢片与辊套产生强大的侧向摩擦力,容易造成硅钢片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通过在传输平台上设置万向滚珠,解决现有的将经过校平的硅钢片输送至冲床的传输装置容易使硅钢片产生强大的侧向摩擦力而造成硅钢片磨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包括多个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

所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包括底座、盖板和滚珠;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与水平面平行的矩形面,所述底座上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半球形盲孔,所述半球形盲孔上连接有与半球形盲孔相适配的滚珠,所述底座上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平行于底座上表面,所述盖板上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位于半球形盲孔的正上方;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有支撑条,所述盖板通过支撑条连接于底座,所述支撑条的高度为滚珠直径的四分之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涉及的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由多个上表面为矩形的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拼接而成,可根据传输路径的长度自由选择拼接的数量,且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结构简单,便于移动;所述硅钢片传输保护单体的上表面通过滚珠与硅钢片下表面万向滚动连接,当冲床对硅钢片产生侧向拉力时,滚珠通过侧向滚动,相比现有的通过辊传输的硅钢片传输平台,减少硅钢片与传输平台的侧向摩擦力,避免了硅钢片在传输过程中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的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传输保护机构单体;2、底座;3、盖板;4、滚珠;

5、支撑条;6、支脚;7、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提供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通过在传输平台上设置万向滚珠,避免冲床在对硅钢片产生侧向拉力造成硅钢片磨损。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包括多个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

所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包括底座2、盖板3和滚珠4;

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为与水平面平行的矩形面,所述底座2上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半球形盲孔,所述半球形盲孔上连接有与半球形盲孔相适配的滚珠4,所述底座2上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平行于底座2上表面,所述盖板3上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位于半球形盲孔的正上方;所述底座2上表面连接有支撑条5,所述盖板3通过支撑条5连接于底座2,所述支撑条5的高度为滚珠4直径的四分之一。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的工作原理说明: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可由多个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拼接而成,可根据传输距离的长短选择拼接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的数量;上述滚珠4在底座2的凹槽中滚动,盖板3覆盖于底座2,使滚珠4的四分之一从盖板3的通孔处露出;当经过校平机校平后的硅钢片需要传输至冲床进行冲压时,将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沿输送方向拼接放置,经过校平的硅钢片平铺于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的盖板3上方,硅钢片与盖板3上露出的滚珠4滚动连接,硅钢片在冲床的拉力作用下,向冲床传输移动,在传输过程中,硅钢片下表面与滚珠4的上部滚动连接。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由多个上表面为矩形的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拼接而成,可根据传输路径的长度自由选择拼接的数量,且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结构简单,便于移动;所述硅钢片传输保护单体的上表面通过滚珠4与硅钢片下表面万向滚动连接,当冲床对硅钢片产生侧向拉力时,滚珠4通过侧向滚动,相比现有的通过辊传输的硅钢片传输平台,减少硅钢片与传输平台的侧向摩擦力,避免了硅钢片在传输过程中的磨损。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所述底座2上部设有多个支撑条5,所述支撑条5形状为矩形,所述支撑条5上设有多个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位于半球形盲孔上部,所述盖板3连接于支撑条5上表面,所述圆柱形通孔位于圆形通孔下部。

支撑条5的设置一方面起到盖板3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滚珠4在滚动时脱离半球形盲孔。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相邻两个滚珠4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所述底座2的下部固定有支脚6,所述支脚6与水平面垂直。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所述支脚6与底座2的连接处固定有肋板7,所述肋板7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肋板7的第一直角边贴合支脚6,所述肋板7的第二直角边贴合于底座2的下表面。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所述支脚6与相邻的支脚6之间连接有横撑。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所述支脚6下部设有防滑垫。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所述盖板3的边缘设有倒角。

通过在盖板3边缘设置倒角,弱化盖板3边缘的棱角,避免硅钢片接触盖板3边缘时划伤。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所述滚珠4为304不锈钢材质。

304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强度,避免滚珠4长时间使用后锈蚀或磨损而导致硅钢片表面的损伤。

上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中,包括多个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

所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包括底座2、盖板3、支脚6和滚珠4;

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为与水平面平行的矩形面,所述底座2上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半球形盲孔,所述半球形盲孔上连接有与半球形盲孔相适配的滚珠4,所述滚珠4为304不锈钢材质,所述底座2上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平行于底座2上表面,所述盖板3上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位于半球形盲孔的正上方;所述底座2上表面连接有支撑条5,所述盖板3通过支撑条5连接于底座2,所述支撑条5的高度为滚珠4直径的四分之一;所述底座2上部设有多个支撑条5,所述支撑条5形状为矩形,所述支撑条5上设有多个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位于半球形盲孔上部,所述盖板3连接于支撑条5上表面,所述圆柱形通孔位于圆形通孔下部;相邻两个滚珠4之间的距离为10-20cm;所述底座2的下部固定有支脚6,所述支脚6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支脚6与底座2的连接处固定有肋板7,所述肋板7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肋板7的第一直角边贴合支脚6,所述肋板7的第二直角边贴合于底座2的下表面;所述支脚6与相邻的支脚6之间连接有横撑;所述支脚6下部设有防滑垫。

实施例1

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包括多个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所述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1包括底座2、盖板3、支脚6和滚珠4;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为与水平面平行的矩形面,所述底座2上表面均匀设有多个半球形盲孔,所述半球形盲孔上连接有与半球形盲孔相适配的滚珠4,所述滚珠4为304不锈钢材质,所述底座2上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平行于底座2上表面,所述盖板3上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位于半球形盲孔的正上方;所述底座2上表面连接有支撑条5,所述盖板3通过支撑条5连接于底座2,所述支撑条5的高度为滚珠4直径的四分之一;所述底座2上部设有多个支撑条5,所述支撑条5形状为矩形,所述支撑条5上设有多个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形通孔位于半球形盲孔上部,所述盖板3连接于支撑条5上表面,所述圆柱形通孔位于圆形通孔下部;相邻两个滚珠4之间的距离为15cm;所述底座2的下部固定有支脚6,所述支脚6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支脚6与底座2的连接处固定有肋板7,所述肋板7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肋板7的第一直角边贴合支脚6,所述肋板的第二直角边贴合于底座2的下表面;所述支脚6与相邻的支脚6之间连接有横撑;所述支脚6下部设有防滑垫。

实施例2

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相邻两个滚珠4之间的距离为10cm,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相邻两个滚珠4之间的距离为20cm,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由多个上表面为矩形的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拼接而成,可根据传输路径的长度自由选择拼接的数量,且硅钢片传输保护机构单体结构简单,便于移动;所述硅钢片传输保护单体的上表面通过滚珠与硅钢片下表面万向滚动连接,当冲床对硅钢片产生侧向拉力时,滚珠通过侧向滚动,相比现有的通过辊传输的硅钢片传输平台,减少硅钢片与传输平台的侧向摩擦力,避免了硅钢片在传输过程中的磨损;所述圆形通孔的侧壁连接有圆柱形围板所述圆柱形围板的下部连接基座上表面的半球形盲孔边缘;支撑条的设置一方面起到盖板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防止滚珠在滚动时脱离半球形盲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