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车抬升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327阅读:10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车抬升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小车抬升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小车流水线(即若干小车在小车运行轨道上运行)被应用到一些产品(例如,变速器等)的组装线上,小车作为产品的定位平台在轨道上移动,在各工位间的流转,从而实现产品的组装。目前的小车流水线在循环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需要将低位小车运行轨道上的空置的小车搬运到位于低位小车运行轨道上方的高位小车运行轨道上。目前将低位小车运行轨道上的空置的小车搬运到高位小车运行轨道上的操作,往往是通过人工手动搬运的方式进行操作,这不仅增大工人的劳动量,而且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低位小车运行轨道上的空置的小车搬运到高位小车运行轨道上,无需人工搬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小车抬升运输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车抬升运输装置,包括:供小车运行的高位小车运行滑道,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一端定义为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另一端定义为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供小车运行的低位小车运行滑道,低位小车运行滑道位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下方,低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一端定义为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低位小车运行滑道的另一端定义为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所述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位于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的正上方;以及小车抬升机构,小车抬升机构用于将由低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输出的小车抬升至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

作为优选,小车抬升机构包括支撑架、抬升平板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升降抬升平板的升降执行机构,所述抬升平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竖直导杆,支撑架上设有与竖直导杆相配合的竖直导套。

作为优选,小车抬升机构还包括小车高位自输出机构,所述竖直导杆外侧面上设有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上限位块位于竖直导套的上方,下限位块位于竖直导套的下方;所述小车高位自输出机构包括通过水平轴杆转动设置在抬升平板上的小车承载板、设置在抬升平板上的翘杆机构及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抬升平板上方的触发杆,所述小车承载板位于抬升平板的上方,所述翘杆机构包括通过第一水平转轴转动设置在抬升平板的下表面上的翘杆、设置在翘杆上并往上延伸的顶杆及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翘杆下方的翘杆限位块,第一水平转轴与水平轴杆相平行,翘杆限位块与顶杆位于第一水平转轴的同一侧,翘杆抵在翘杆限位块上,所述触发杆位于翘杆的上方,所述抬升平板上设有贯穿抬升平板的上下表面的顶杆过口,顶杆的上端伸入顶杆过口内;当上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上端面上时:小车承载板与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对接,小车承载板支撑于的上表面上;当下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下端面上时:小车承载板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对接,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与翘杆机构位于水平轴杆的相对两侧,触发杆抵在翘杆上并通过顶杆将小车承载板顶起。

作为优选,小车高位自输出机构还包括触发式小车限位机构,触发式小车限位机构包括通过第二水平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杠杆、滑动设置在杠杆上的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第一滑套下方的第一竖直套体、滑动设置在第一竖直套体内的竖直触动杆、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第二滑套下方的第二竖直套体、滑动设置在第二竖直套体内的竖直限位杆及设置在支撑架上并杠杆上方的杠杆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位于第二水平转轴的相对两侧,所述竖直触动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套铰接相连,且竖直触动杆位于抬升平板的上方,所述竖直限位杆的上端与第二滑套铰接相连,且竖直限位杆位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上方;当下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下端面上时:抬升平板抵在竖直触动杆的下端上。

作为优选,高位小车运行滑道水平设置,且高位小车运行滑道为直线滑道。

作为优选,低位小车运行滑道水平设置,且低位小车运行滑道为直线滑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将低位小车运行轨道上的空置的小车搬运到高位小车运行轨道上,无需人工搬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小车抬升运输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高位小车运行滑道1,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1.1;

低位小车运行滑道2,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2.1;

小车抬升机构3,抬升平板3.1,升降执行机构3.2,竖直导杆3.3,下限位块3.4,上限位块3.5,竖直导套3.6;

小车高位自输出机构4,水平轴杆4.1,小车承载板4.2,小车限位挡板4.3,翘杆机构4.4、第一水平转轴4.41、翘杆4.42、翘杆限位块4.43、顶杆4.44,触发杆4.5;

触发式小车限位机构5、配重块5.0,第二水平转轴5.1,杠杆限位块5.2,杠杆5.3,第一滑套5.4,竖直触动杆5.5,第一竖直套体5.6,第二滑套5.7,竖直限位杆5.8,第二竖直套体5.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小车抬升运输装置,包括:供小车运行的高位小车运行滑道1、供小车运行的低位小车运行滑道2以及小车抬升机构3。

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一端定义为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1.1,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另一端定义为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高位小车运行滑道水平设置,且高位小车运行滑道为直线滑道。

低位小车运行滑道位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下方,低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一端定义为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低位小车运行滑道的另一端定义为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2.1。低位小车运行滑道水平设置,且低位小车运行滑道为直线滑道。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位于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高位小车运行滑道与低位小车运行滑道相平行。

小车抬升机构用于将由低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输出的小车抬升至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

小车抬升机构包括小车高位自输出机构4、支撑架、抬升平板3.1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用于升降抬升平板的升降执行机构3.2。抬升平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竖直导杆3.3。支撑架上设有与竖直导杆相配合的竖直导套3.6。竖直导杆外侧面上设有上限位块3.5与下限位块3.4。上限位块位于竖直导套的上方,下限位块位于竖直导套的下方。本实施例中,升降执行机构为升降电缸或升降气缸。

小车高位自输出机构包括触发式小车限位机构5、通过水平轴杆4.1转动设置在抬升平板上的小车承载板4.2、设置在抬升平板上的翘杆机构4.4及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抬升平板上方的触发杆4.5。小车承载板位于抬升平板的上方。小车承载板的上表面设有小车限位挡板4.3。水平轴杆的轴线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相垂直。

如图1、图2所示,翘杆机构包括通过第一水平转轴4.41转动设置在抬升平板的下表面上的翘杆4.42、设置在翘杆上并往上延伸的顶杆4.44及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翘杆下方的翘杆限位块4.43。翘杆机构的重心与顶杆位于第一水平转轴的同一侧。第一水平转轴与水平轴杆相平行。翘杆限位块与顶杆位于第一水平转轴的同一侧。翘杆抵在翘杆限位块上。触发杆位于翘杆的上方。抬升平板上设有贯穿抬升平板的上下表面的顶杆过口,顶杆的上端伸入顶杆过口内。

如图1所示,当上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上端面上时:翘杆抵在翘杆限位块上,小车承载板与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对接,小车承载板支撑于的上表面上,小车限位挡板与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位于水平轴杆的相对两侧,且水平轴杆靠近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

当下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下端面上时:小车承载板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对接,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与翘杆机构位于水平轴杆的相对两侧,触发杆抵在翘杆上并通过顶杆将小车承载板顶起。

触发式小车限位机构包括通过第二水平转轴5.1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杠杆5.3、滑动设置在杠杆上的第一滑套5.4与第二滑套5.7、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第一滑套下方的第一竖直套体5.6、滑动设置在第一竖直套体内的竖直触动杆5.5、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位于第二滑套下方的第二竖直套体5.9、滑动设置在第二竖直套体内的竖直限位杆5.8及设置在支撑架上并杠杆上方的杠杆限位块5.2。杠杆位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上方。杠杆上设有配重块5.0,且配重块与第一滑套位于第二水平转轴的同一侧。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位于第二水平转轴的相对两侧。竖直触动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套铰接相连,且竖直触动杆位于抬升平板的上方。竖直限位杆的上端与第二滑套铰接相连,且竖直限位杆位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的上方。

当下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下端面上时:抬升平板抵在竖直触动杆的下端上。

本实施例的小车抬升运输装置的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如图1所示,当上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上端面上后,低位小车运行滑道上的小车通过低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出端运行到小车承载板上,直至小车抵在小车限位挡板上为止。

第二,升降执行机构带动抬升平板、小车承载板、小车承载板上的小车及翘杆机构一同上移,直至下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下端面上为止。

当下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下端面上时:抬升平板靠近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抬升平板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位于同一高度,并且触发杆抵在翘杆上并通过顶杆将小车承载板顶起,使小车承载板倾斜,从而使小车承载板上的小车沿小车承载板自动滚落,并通过高位小车运行滑道输入端运行至高位小车运行滑道内;

同时,抬升平板抵在竖直触动杆的下端上,将竖直触动杆往上顶起,竖直触动杆通过杠杆带动竖直限位杆往下移动,对由小车承载板上滚落到高位小车运行滑道内的小车进行限位,防止小车撞击高位小车运行滑道上的其他小车。

第三,升降执行机构带动抬升平板、小车承载板及翘杆机构一同下移,直至上限位块抵在竖直导套的上端面上为止;在抬升平板下移过程中,在配重块的作用下,杠杆绕第二水平转轴旋转,直至杠杆抵在杠杆限位块上为止;当杠杆抵在杠杆限位块上时,竖直限位杆的下端位于高位小车运行滑道上的小车的上方,小车能够通过竖直限位杆。

第四,返回第一步继续执行,如此循环;从而将自动将低位小车运行轨道上的空置的小车搬运到高位小车运行轨道上,且无需人工搬运,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