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车领域,涉及快递运输小车,具体涉及一种多变型快递分类与运输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新月异,如今网购的人越来越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这使得快递物流业非常火爆,我国快递业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快递商品种类繁多,快递员投递工作强度很大,并且在最底层的快递小哥保障体系较差,运输和投递设备落后,导致在投递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并且不能满足各种场合的投递工作,很多快递员到达投递点后只能将商品摆放在地上,再进行分类,这样的工作流程十分繁琐,体力劳动大幅度增加,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递效率。虽然目前国内正规快递公司较多,但却是实力良莠不齐,行业内存在不少乱象。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某些快递员的暴力装卸商品导致商品损坏、快递商品的投递效率低、运输过程和投递过程中快递员劳动强度大、投递时难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不同要求等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快速分类、保障商品和快递员自身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变型快递分类与运输小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快递员装卸货物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变型快递分类与运输小车,包括带有万向轮的底座,底座中部两侧可转动式安装有一对升降导轨支架,升降导轨支架和底座之间铰接有支架折叠支撑杆,支架折叠支撑杆呈直线状态时升降导轨支架和底座之间呈垂直状态;
所述的升降导轨支架之间安装有连接梁,连接梁两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柱,升降导轨支架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柱配合的第一导向槽,连接梁在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导向槽的配合下能够沿着升降导轨支架升降运动;
所述的一对升降导轨支架上还安装有电机托架,电机托架上安装有带有收线轮的电机,电机上方的升降导轨支架上安装有横轴,横轴上安装有以横轴为转动轴转动的导向滑轮,收线轮上连接有钢丝绳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与连接梁相连,电机带动连接梁升降运动;
所述的连接梁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托盘,每个托盘的顶面和远离连接梁的端面开放,每个托盘内安装有用于盛放货物的分类盒子,所述的分类盒子内设置有多个分类格子;
所述的分类盒子分为水平半部和翻转半部两部分,水平半部和翻转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水平半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柱,托盘的两侧壁上水平加工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柱安装在第二导向槽内使得分类盒子能够相对于托盘实现推拉式运动;
所述的翻转半部的端部和底座的端部之间通过柔性翻转拉杆连接,柔性翻转拉杆用于将翻转半部和水平半部从折叠状态随着托盘的上升拉拽至展开状态;
所述的托盘两侧和底座两侧之间铰接有托盘折叠支撑杆,所有托盘折叠支撑杆的弯折转轴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托盘两侧的托盘折叠支撑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
所述的托盘折叠支撑杆的顶端铰接在托盘上的第二导向槽上。
所述的第二导向柱在托盘两侧的托盘折叠支撑杆之间的第二导向槽内运动。
所述的托盘折叠支撑杆的底端的铰接轴安装在底座两侧设置的第三导向槽内,第三导向槽内还设置有与铰接轴配合的档位槽,铰接轴与第三导向槽端部和档位槽配合用于支撑不同高度的托盘。
所述的底座两侧安装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用于对托盘进行限位。
所述的水平半部和翻转半部之间通过合页实现转动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小车装卸货,避免快递员大体力劳动,并且可以提高装卸货效率,避免原来快递员徒手卸货时存在的一些暴力装卸问题。通过分类盒子可以在一个装货环节便可将商品进行分类,分类放置,分类投递,可以大大提高投递效率。通过滑轮升降机构可将商品进行升降,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小车轻便可移动,可折叠,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不同投递要求,同时将商品从快递车厢放置于小车上时,小车便是一个移动式投递货架。
(Ⅱ)目前社会是一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那么在解放人力劳动方面必然要更加投入,在众多的运输工具中,还没有一款真正适应快递行业的。然而此设计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又进一步改进了这个行业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此设计结构简单,在制造方面比较容易,可实现性高,成本也相对较低,适用性广。目前快递运输主要靠人力装卸商品货物,快递员及货品安全难以保障,因此需要一种集安全装卸、物品分类、快捷分发为一体的便携多功能快递运载助力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小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小车的动力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底座,2-万向轮,3-升降导轨支架,4-支架折叠支撑杆,5-连接梁,6-第一导向柱,7-第一导向槽,8-电机托架,9-收线轮,10-电机,11-横轴,12-导向滑轮,13-钢丝绳,14-托盘,15-分类盒子,(15-1)-分类格子,(15-2)-水平半部,(15-3)-翻转半部,(15-4)-合页,16-第二导向柱,17-第二导向槽,18-柔性翻转拉杆,19-托盘折叠支撑杆,20-弯折转轴,21-铰接轴,22-第三导向槽,23-档位槽,24-限位挡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多变型快递分类与运输小车,包括带有万向轮2的底座1,底座1中部两侧可转动式安装有一对升降导轨支架3,升降导轨支架3和底座1之间铰接有支架折叠支撑杆4,支架折叠支撑杆4呈直线状态时升降导轨支架3和底座1之间呈垂直状态;
所述的升降导轨支架3之间安装有连接梁5,连接梁5两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柱6,升降导轨支架3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柱6配合的第一导向槽7,连接梁5在第一导向柱6和第一导向槽7的配合下能够沿着升降导轨支架3升降运动;
所述的一对升降导轨支架3上还安装有电机托架8,电机托架8上安装有带有收线轮9的电机10,电机10上方的升降导轨支架3上安装有横轴11,横轴11上安装有以横轴11为转动轴转动的导向滑轮12,收线轮9上连接有钢丝绳13的一端,钢丝绳13的另一端绕过导向滑轮12与连接梁5相连,电机10带动连接梁5升降运动;
所述的连接梁5两侧对称安装有一对托盘14,每个托盘14的顶面和远离连接梁5的端面开放,每个托盘14内安装有用于盛放货物的分类盒子15,所述的分类盒子15内设置有多个分类格子15-1;
所述的分类盒子15分为水平半部15-2和翻转半部15-3两部分,水平半部15-2和翻转半部15-3之间转动式连接;水平半部15-2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导向柱16,托盘14的两侧壁上水平加工有第二导向槽17,第二导向柱16安装在第二导向槽17内使得分类盒子15能够相对于托盘14实现推拉式运动;
所述的翻转半部15-3的端部和底座1的端部之间通过柔性翻转拉杆18连接,柔性翻转拉杆18用于将翻转半部15-3和水平半部15-2从折叠状态随着托盘14的上升拉拽至展开状态;
所述的托盘14两侧和底座1两侧之间铰接有托盘折叠支撑杆19,所有托盘折叠支撑杆19的弯折转轴20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托盘14两侧的托盘折叠支撑杆19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这样的结构能够稳定支撑。
托盘折叠支撑杆19的顶端铰接在托盘14上的第二导向槽17上,便于拆卸安装。
第二导向柱16在托盘14两侧的托盘折叠支撑杆19之间的第二导向槽17内运动。
托盘折叠支撑杆19的底端的铰接轴21安装在底座1两侧设置的第三导向槽22内,第三导向槽22内还设置有与铰接轴21配合的档位槽23,铰接轴21与第三导向槽22端部或档位槽23配合用于支撑不同高度的托盘14。不同档位,高度不同。
底座1两侧安装有限位挡板24,限位挡板24用于对托盘14进行限位,在托盘14=下落至底座1上时,进行限位。
水平半部15-2和翻转半部15-3之间通过合页15-4实现转动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小车的初始状态为收缩状态,快递员从仓库取货时,将折叠着的小车迅速打开,先将升降导轨支架3打开,与底座1呈垂直状态,此时支架折叠支撑杆4变直,自锁起到支撑作用,然后启动电机10,通过电机10带动托盘14向上运动,随着托盘14的上升,托盘折叠支撑杆19慢慢展开,柔性翻转拉杆18也展开并产生拉力,将对折叠放在一起的水平半部15-2和翻转半部15-3展开,并且使得分类盒子15在托盘14内向两头运动撑开。电机10带动托盘14上升到预设位置停止上升,如需更高高度,可以让电机10带动托盘14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此时,需要将托盘折叠支撑杆19的铰接轴21从第三导向槽22的端部移动到某一个预设的档位槽23中来支撑托盘14。
小车完全展开后,通过分类盒子15将中小型货物按照不同要求的类别和尺寸迅速分类并完成装货,同时将较为大型或贵重易碎品装入托盘14和底座1之间的空间中,将分类盒子15中盛放的货物水平推入车厢,再将大型易碎商品装入车厢,完成一个仓库到快递车的装货流程,然后将小车迅速折叠到初始状态,然后放置在快递车空余位置。当快递员到达投递地点后,迅速将小车打开,将已分类好的货物取出放置于小车之上,通过分类好的商品类别进行快速投递,避免投递员频繁进出车厢,同时避免出现找寻货物困难的情况,从而降低投递员的劳动强度,如果在地理环境较差,快递车不易通过的区域,可将小车当做一个移动式分类货架完成投递工作。完成投递后,将小车迅速折叠放置于快递车内,完成一个完整的快递运输与投递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