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机的安装方法及电梯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27682阅读:5588来源:国知局
卷扬机的安装方法及电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扬机的安装方法及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无机械室曳引式电梯装置作为建筑物用的电梯装置。无机械室电梯有时会在引导轿厢或平衡锤升降的导轨上部安装卷扬机。在导轨上部安装卷扬机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有所记载。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电梯用升降路径顶部设备安装方法的相关技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梯用升降路径顶部设备的安装方法从导轨顶部分别向下方吊设一对杆构件。该一对杆构件由一对长杆及短杆构成,支撑设有升降路径顶部设备的梁构件。

由一对杆构件支撑梁构件时,首先用第一起重机吊起梁构件,由一对杆构件各自的长杆支撑。然后,一边用长杆引导,一边用第二起重机将梁构件进一步吊起,由一对杆构件各自的短杆支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8627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梯用升降路径顶部设备的安装方法没有考虑到升降路径内的其他设备(例如,导轨架、平衡锤等)的安装。因此,安装卷扬机后的其他设备的安装作业、作业脚手架的组装及拆卸作业变得繁杂,整个安装作业所需的作业时间变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安装卷扬机的卷扬机安装方法、以及使用该卷扬机安装方法进行安装的电梯。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达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卷扬机安装方法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中的至少一个的上部固定梁架,将卷扬机固定于梁架。该卷扬机安装方法包括:作业脚手架组装工序、导轨组装工序、梁架设置工序、吊起工序、以及卷扬机单元设置工序。

作业脚手架组装工序中,在升降路径中的设置一对平衡锤侧导轨的空间之外的部分组装作业脚手架。导轨组装工序中,利用作业脚手架组装一对轿厢用导轨及一对平衡锤侧导轨。吊起工序中,在升降路径的顶部附近设置起重装置,组装卷扬机单元,该卷扬机单元具有卷扬机、以及以可滑动方式与平衡锤侧导轨卡合的引导构件。然后,使用起重装置,一边将卷扬机单元沿平衡锤侧导轨引导,一边将其吊起至平衡锤侧导轨的上部。

此外,本发明的电梯是利用上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安装卷扬机的电梯。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卷扬机安装方法及电梯,能够方便安装卷扬机。

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安装卷扬机的中途状态的升降路径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的搬入工序的升降路径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的吊起工序的升降路径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将卷扬机单元吊起至导轨上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利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安装卷扬机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吊起卷扬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吊起架机梁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吊起卷扬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采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将吊梁安装在升降路径顶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采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将吊梁安装在升降路径顶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1对本发明的卷扬机安装方法及电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的安装方法安装卷扬机的中途状态的升降路径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采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的电梯是不在建筑物结构体内形成的升降路径100上方设置机械室的所谓无机械室电梯。将在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左右方向上相对的内壁设为左侧内壁101及右侧内壁102。左侧内壁101安装有导轨架4a、4b,右侧内壁102安装有导轨架4c。

导轨架4a、4c分别固定有一对轿厢侧导轨2、3。即,一对轿厢侧导轨2、3经导轨架4a、4c被固定在左侧内壁101及右侧内壁102,在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左右方向上相对。

另一方面,导轨架4a、4b分别固定有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即,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经导轨架4a、4b被固定在左侧内壁101,在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前后方向上相对。

导轨架4a兼作将轿厢侧导轨2固定在左侧内壁101的构件、以及将平衡锤侧导轨6固定在左侧内壁101的构件。如此,能够削减电梯的部件个数。此外,还能够削减升降路径100内导轨架占用的空间,实现升降路径100的小型化。

右侧内壁102安装有控制盘7、以及位置检测器8。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控制盘7相较于导轨架4b被配置在里侧(电梯厅侧的相反侧)。该控制盘7进行后述卷扬机的驱动控制、以及后述设置在轿厢上的空调设备的驱动控制。

位置检测器8相较于导轨架4b被配置在更靠电梯厅侧。位置检测器8例如具有配设在升降路径100的层站的被检测板、以及被该被检测板遮蔽的光检测器,检测后述轿厢平层位置。此外,位置检测器8将检测到的轿厢平层位置转换成电磁信号,发送到控制盘7。

此外,导轨架4a与电梯厅侧内壁面之间配置有调速器装置9。调速器装置9例如具有配置在升降路径100的上部及下部的滑轮、以及缠挂在该2个滑轮上的调速用缆绳。调速用缆绳连结有连接构件的一端,连接构件的另一端部与设置在轿厢上的紧急停止装置连结。

调速用缆绳与紧急停止装置及轿厢一起移动,使2个滑轮旋转。而且,若轿厢超过额定速度,从而变为规定的过速状态,则调速器装置9停止调速用缆绳的移动。如此,与调速用缆绳连结的连接构件使紧急停止装置动作,使轿厢紧急停止。

在电梯安装完成的状态下,一对轿厢侧导轨2、3之间以可升降方式配置有轿厢。此外,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之间以可升降方式配置有平衡锤。

但是,在图1所示的安装卷扬机12的中途状态下,配置有轿厢的空间中组装有避开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附近的作业脚手架10,使用该作业脚手架10进行各种作业。

在组装有作业脚手架10的状态下,配置平衡锤的平衡锤侧导轨5、6的周围所形成的空间被用作为卷扬机12的起重空间。如图1所示,将平衡锤安装到平衡锤侧导轨5、6之前,平衡锤侧导轨5、6的周围所形成的空间配置有卷扬机单元11。该卷扬机单元11被安装到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

卷扬机单元11具有卷扬机12、架机梁13、以及引导构件14a、14b。架机梁13例如形成为上表面为长方形的长方体状。在卷扬机单元11被安装到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的状态下,架机梁13的上表面的长边方向与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相对的方向大致平行。即,架机梁13的上表面的长边方向与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

架机梁13的上表面固定有安装架16a、16b、以及卷扬机12。安装架16a、16b在架机梁13的上表面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适当距离排列。安装架16a、16b具有用于固定引导构件14a、14b的引导固定部,该引导固定部向架机梁13的上表面的短边方向的一侧突出。

卷扬机12被配置在安装架16a、16b之间、架机梁13的上表面的中央部。该卷扬机12具有卷扬机马达12a、以及卷扬机绳轮12b等。此外,卷扬机12与架机梁13之间夹着防振构件15(参照图5)。

如上述所示,引导构件14a、14b被固定在安装架16a、16b的引导固定部。引导构件14a、14b形成为从上方观察的形状呈凹字形,分别以可滑动方式与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卡合。如此,吊起卷扬机单元11时,卷扬机单元11被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而移动。

卷扬机单元11利用手拉葫芦等起重装置21被吊起。起重装置21被安装到升降路径100的顶部上设置的吊钩20,利用吊装用钢缆22吊起卷扬机单元11。然后,利用起重装置21的卷扬部(未图示)将吊装用钢缆22卷起,从而吊起卷扬机单元11。其结果,卷扬机单元11沿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上升。

图2是示出卷扬机安装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卷扬机安装方法的搬入工序的升降路径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卷扬机安装方法的吊起工序的升降路径的主视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首先执行搬入工序(步骤s1)。该搬入工序在升降路径100的底面上进行设置。将井道基座、多根导轨单元搬入升降路径100内。多根导轨单元一边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同时,固定在升降路径100的内壁,从而构成一对轿厢侧导轨2、3、以及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

此外,搬入工序还将卷扬机12、架机梁13、引导构件14a、14b、安装架16a、16b、以及梁架25搬入升降路径100内。梁架25(参照图5)是支撑卷扬机单元11的架机梁13的构件,在后述的梁架设置工序中,被安装到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

接着,执行作业脚手架组装工序(步骤s2)。该作业脚手架组装工序在配置轿厢的空间中组装作业脚手架10。即,在升降路径100中设置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空间之外的部分(空间)组装作业脚手架10。

此外,作业脚手架组装工序利用组装好的作业脚手架10,在升降路径100的顶部设置起重装置21。具体而言,在事先固定到升降路径100的顶部的多个吊钩20上设置起重装置21。起重装置21用于将梁架25(参照图5)、卷扬机单元11吊起至升降路径100的上部。因此,在梁架设置工序之前设置起重装置21即可。

接着,执行导轨组装工序(步骤s3)。如图4所示,该导轨组装工序利用作业脚手架10对一对轿厢侧导轨2、3及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进行定位(即所谓找正),并将该导轨2、3、5、6组装。

接着,执行梁架设置工序(步骤s4)。该梁架设置工序使用起重装置21将梁架25吊起至升降路径100的上部,将梁架25安装到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

梁架25具有分别从固定在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的上端的构件向下方吊设的一对杆构件,固定在一对杆构件的下部的构件固定有架机梁13。梁架25是支撑卷扬机单元11的架机梁13的构件,因此根据梁架25的安装位置决定架机梁13的位置。

本实施例在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上安装梁架25。但是,本发明所述梁架25也可以配置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附近,例如,可以安装到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即,本发明所述梁架25安装到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至少一个的上部即可。

接着,执行卷扬机吊起工序(步骤s5)。该卷扬机吊起工序在架机梁13上固定卷扬机12及安装架16a、16b,在安装架16a、16b上固定引导构件14a、14b,组装卷扬机单元11。此外,将卷扬机单元11的引导构件14a、14b以可滑动方式与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卡合。

然后,如图5所示,使用起重装置21将卷扬机单元11吊起至升降路径100的上部。此时,卷扬机单元11的引导构件14a、14b以可滑动方式与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卡合,因此卷扬机单元11被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而上升。

另外,梁架25被固定在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的上端。因此,只要不将卷扬机单元11吊起至引导构件14a位于平衡锤侧导轨5的上端为止,引导构件14a与梁架25就不会相互干扰。

如此,本实施例若利用起重装置21吊起卷扬机单元11,则卷扬机单元11被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而上升。因此,虽然利用狭窄空间将卷扬机12等吊起,但是卷扬机单元11却不会与作业脚手架10相撞,能够使卷扬机单元11顺利上升。其结果,能够大幅提高卷扬机安装作业的安全性及作业性。

接着,执行卷扬机设置工序(步骤s6)。该卷扬机设置工序一边使用起重装置21调整卷扬机单元11的位置,一边将卷扬机单元11设置到梁架25。

上述卷扬机安装方法的步骤s1~s5的各工序示出一个示例,可以将部分工序替换,或者同时进行2个以上的工序。例如,可以在梁架设置工序中进行卷扬机吊起工序中的卷扬机单元11的组装。

此外,步骤s1的搬入工序不仅搬入多根导轨单元,还搬入卷扬机12、架机梁13等。因此,在后面步骤s2的作业脚手架组装工序中组装作业脚手架10后,无需搬入卷扬机12、架机梁13等。其结果,作业脚手架10不会妨碍到搬入卷扬机12、架机梁13等,避免搬入工序所能使用的空间较小而造成作业繁琐。

接着,参照图5对卷扬机单元11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将卷扬机单元吊起至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为止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图5所示,卷扬机单元11通过在架机梁13的上表面固定卷扬机12及安装架16a、16b,在安装架16a、16b固定引导构件14a、14b而构成。此外,架机梁13的上表面与卷扬机12之间夹着防振构件15。

此外,卷扬机12的上部设有吊具17,架机梁13的上表面设有2个吊具18。吊起卷扬机单元11时,利用埋入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的多个吊钩20中的任意个来安装起重装置21。然后,卷扬机12的吊具17及架机梁13的2个吊具18上连结起重装置21的吊装用钢缆22。

梁架25能够固定在各种位置,但是本实施例在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的上部固定梁架25。因此,本实施例在平衡锤侧导轨6的上端与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的位置处切断该平衡锤侧导轨6,使平衡锤侧导轨6短于轿厢侧导轨2、3。

然后,升降路径100的上部有足够的悬吊空间时,利用起重装置21将卷扬机单元11进一步吊起,使得卷扬机单元11的引导构件14b超出平衡锤侧导轨6的上端。随后,将卷扬机单元11晃动到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背面侧(左侧内壁101侧),以将卷扬机单元11固定在梁架25上。

此外,由于已组装好作业脚手架10,因此能够在作业脚手架10上安装起重装置21。此外,也能够利用在大致相同的水平面上与将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连结的虚拟直线正交的线上所设的起重装置21的吊点,将卷扬机单元11晃动到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背面侧(左侧内壁101侧)。

进而,能够在作业脚手架10上与卷扬机安装作业同时进行不与卷扬机12侧干扰的其他升降路径内设备(例如,控制盘7及位置检测器8等)的安装作业,能够缩短电梯安装作业整体的作业时间。此外,通过将一对平衡锤侧导轨6的上端控制在较低位置,从而能够方便地移动卷扬机单元11。另外,移动该卷扬机单元11时,可以将引导构件14a、14b拆除。

通常在最终组装完成状态下,卷扬机12与架机梁13之间夹着防振构件15。升降路径100的上部有足够的悬吊空间时,能够在架机梁13与卷扬机12之间夹着防振构件15的状态下吊起卷扬机单元11。但是,升降路径100的上部没有足够的悬吊空间时,能够采用各种方法,这将在后说明。

本实施例的卷扬机安装方法在步骤s5的卷扬机吊起工序之前,站在升降路径100内组装完成的作业脚手架10组装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之后,设置起重装置21。并且,作业脚手架10已组装在设置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空间之外的部分。然后,驱动起重装置21,将卷扬机单元11吊起至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此时,卷扬机单元11被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而上升。

因此,虽然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附近的狭窄空间部配置有卷扬机12等,但是却能够简单顺利地沿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卷扬机单元11。因此,能够方便安装卷扬机12。进而,吊起后移动的卷扬机单元11不会与作业脚手架10相撞,安全性及作业性大幅提高。

此外,与组装大型作业脚手架并搬运到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附近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省组装及拆卸作业脚手架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进而,在吊起卷扬机单元11之前,已将作业脚手架10组装在设置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空间之外的部分。因此,能够站在该作业脚手架10上安装起重装置21,或者与卷扬机安装作业同时进行不与其干扰的其他升降路径内设备的安装作业,能够缩短电梯安装作业整体的作业时间。

此外,本实施例的卷扬机安装方法在步骤s1的搬入工序中,不仅搬入多根导轨单元,还搬入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等。然后,在步骤s2的作业脚手架组装工序中已组装好作业脚手架10,因此作业脚手架10不会妨碍到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等的搬入,避免在狭窄空间内进行搬入作业而使得作业较得繁琐。

此外,本实施例的卷扬机安装方法在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固定梁架25,切断平衡锤侧导轨6的上部,使平衡锤侧导轨6的上端与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之间具有规定距离。如此,虽然利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附近的狭窄空间,但是却能够方便地使卷扬机单元11移动到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上固定的梁架25。

图6是利用第一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安装卷扬机的电梯的概略结构图。

完成卷扬机安装方法的一系列工序后,将平衡锤33搬入升降路径100内,与通常情况同样地进行组装作业,使其沿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升降。此外,进行其他设备(例如,控制盘7、位置检测器8等)的组装作业后,进行作业脚手架10的拆卸作业等。然后,将轿厢32搬入升降路径100内,与通常情况同样地进行组装作业,使其沿一对轿厢侧导轨2、3升降。

如图6所示,具有利用本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安装的卷扬机的电梯31具备在升降路径100内升降的轿厢32及平衡锤33、以及主钢丝绳35。此外,电梯31具备卷扬机12、一对轿厢侧导轨2、3、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以及调速器装置9(参照图1)。

轿厢32具有多个滑块(未图示),多个滑块以可滑动方式与固定在升降路径100的壁面上的一对轿厢侧导轨2、3卡合。因此,轿厢32被一对轿厢侧导轨2、3引导,而在升降路径100内升降。

平衡锤33具有多个滑块(未图示)。平衡锤33的多个滑块以可滑动方式与固定在升降路径100的壁面上的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卡合。因此,平衡锤33被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而在升降路径100内升降。

主钢丝绳35上吊挂有轿厢32及平衡锤33。如上述所示,卷扬机12被配置在升降路径100的上部。该卷扬机12上缠挂有主钢丝绳35。若通过控制盘7的控制使卷扬机12旋转,则对主钢丝绳35进行摩擦驱动,使轿厢32及平衡锤32升降。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7对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吊起卷扬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如第一实施例所示,到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的高度有余量,升降路径100的上部能够确保足够的悬吊空间时,将卷扬机单元11从图5所示状态向上方吊得更高,能够使其移动到固定在梁架25的位置。

但是,到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的高度没有余量,升降路径100的上部无法确保足够的悬吊空间时,如图7所示,使用吊钩20中位于两侧的吊钩,代替吊钩20中位于中央的吊钩。此外,将与吊装用钢缆22的连结部从卷扬机12的中央部更改为侧部。悬吊空间的相关信息可事先得知,因此升降路径100的上部无法确保足够的悬吊空间时,事先在卷扬机12的两侧部固定具有吊具17的吊架41a、41b。

如此,即使升降路径100的上部无法确保足够的悬吊空间时,也能够通过更改吊点,方便地将卷扬机12吊起至固定在位于更上方的梁架25的位置为止。

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在最终组装完成状态下,卷扬机12与架机梁13之间安装有防振构件15。但是,为确保上述悬吊空间,在作为卷扬机单元11的状态下,可以事先将防振构件15拆除。此时,将卷扬机单元11搭载到梁架25后,进而只将卷扬机12分离,利用起重装置21将其吊起。

然后,使为确保悬吊空间而拆除的防振构件15夹在架机梁13与卷扬机12之间后,再次将两者连结。此时,为防止卷扬机12倒下,用衬垫调整防振构件15,或者设置公知的防摆构件,完成卷扬机12的安装。

如此,本发明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将卷扬机单元11吊起至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而搭载到梁架25之后,还能够更改要使用的吊钩20的位置及组合,来改变吊点。此外,在图7所示状态下,卷扬机单元11已搭载到梁架25,因此可以将安装到架机梁13的引导构件14a、14b拆除,来确保用于作业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卷扬机安装方法作为卷扬机单元11,事先将配置在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之间的防振构件15拆除。然后,将架机梁13固定到梁架25后,再次成为利用起重装置21将卷扬机12吊起的状态,将防振构件15固定到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之间。

如此,即使在升降路径100的上部确保的悬吊空间没有余量时,卷扬机单元11也能够被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而上升,能够方便地将卷扬机单元11吊起至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

[实施例3]

接着,参照图8及图9对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吊起架机梁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采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吊起卷扬机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第一实施例在步骤s5的卷扬机吊起工序中,将搬入底坑的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等作为卷扬机单元11组装为一体后,使用起重装置21吊起卷扬机单元11。但是,第三实施例作为步骤s5的卷扬机吊起工序的第一阶段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将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分割的状态下吊起,然后,在梁架25搭载架机梁13及卷扬机12。

如图8所示,架机梁13固定有一对安装架16a、16b,安装架16a、16b分别固定有引导构件14a、14b。但是,在架机梁13的上表面的安装架16a、16b之间未搭载卷扬机12。

第三实施例利用埋入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的多个吊钩20中的任意个来安装起重装置21。此外,在起重装置21的吊装用钢缆22上分别连结有设在架机梁13的吊具18。

在步骤s5的卷扬机吊起工序的第一阶段中,作业人员使用起重装置21吊起架机梁13。此时,架机梁13被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因此保持被吊起时的姿态。其结果,被吊起的架机梁13不会与作业脚手架10相撞而损坏,能够将架机梁13顺利地吊起而使其移动。

然后,作业人员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从架机梁13上拆除引导构件14a、14b。接着,使架机梁13从沿平衡锤侧导轨5、6吊起的位置略微偏移而由梁架25支撑。

然后,作为步骤s5的卷扬机吊起工序的第二阶段,如图9所示,作业人员将吊架41a、41b固定在卷扬机12的两侧部。此外,在吊架41a、41b固定安装架42a、42b,在安装架42a、42b固定引导构件14a、14b。

引导构件14a、14b形成为从上方观察的形状呈凹字形,分别以可滑动方式与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卡合。另外,卷扬机12、吊架41a、41b、安装架42a、42b、以及引导构件14a、14b构成第三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单元43。

另外,第三实施例经安装架42a、42b在吊架41a、41b上固定引导构件14a、14b。但是,本发明所述引导构件也可以是直接安装到卷扬机的两侧部所设吊架的结构。此时,卷扬机、吊架、以及引导构件构成本发明所述卷扬机单元。

然后,作业人员将安装到埋入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的多个吊钩20中任意吊钩的起重装置21的吊装用钢缆22与卷扬机12的吊具17连结。然后,驱动起重装置21,将卷扬机单元43吊起至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

此时,卷扬机单元43被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因此保持被吊起时的姿态。其结果,被吊起的卷扬机单元43不会与作业脚手架10相撞而损坏,能够将卷扬机单元43顺利地吊起而使其移动。

然后,作业人员将卷扬机单元43搭载到架机梁13上,从卷扬机单元43拆除吊架41a、41b、安装架42a、42b、以及引导构件14a、14b。然后,使防振构件15夹在卷扬机12与架机梁13之间,将两者固定。

此外,升降路径100的上部有足够的悬吊空间时,可以作为步骤s5的卷扬机吊起工序的第一阶段,吊起卷扬机单元43,然后,作为第二阶段,吊起架机梁13。此时,将位于下方的架机梁13固定在梁架25,然后,将位于上方的卷扬机单元43固定在架机梁13。

根据第三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分别吊起卷扬机12与架机梁13,因此卷扬机吊起工序的作业数量增加。但是,卷扬机单元不限定于使用事先将卷扬机12与架机梁13组装而成的单元,而能够期待其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4]

接着,参照图10对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图10是采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将吊梁安装在升降路径顶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将起重装置21安装在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所设的吊钩20上。但是,第四实施例在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或侧壁上固定吊梁,将起重装置21安装于该吊梁。

如图10所示,第四实施例设有吊梁27a、27b。吊梁27a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方,配置成横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之间。

吊梁27a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使用螺钉等固定构件被固定在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或侧壁。吊梁27a的上表面与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相对,吊梁27a的长边与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前后方向平行延伸。

吊梁27a的下面设有多个吊点28a、28b、28c。多个吊点28a、28b、28c在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此外,吊点28b被配置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之间的中间部。多个吊点28a、28b、28c示出本发明所述多个平衡锤侧吊点的一个具体示例。

吊梁27b被配置在从吊梁27a向右侧内壁102侧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即、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吊梁27b形成为与吊梁27a相同的长方形的板状,使用螺钉等固定构件被固定在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或侧壁。吊梁27b的长边与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前后方向平行延伸。

吊梁27b的下面设有吊点28d。吊点28d被配置在轿厢32的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上,即在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左右方向上与吊点28b相对的位置。该吊点28d示出本发明所述轿厢侧吊点的一个具体示例。另外,吊点28d也可以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与轿厢32的重心大致相同的位置。

根据第四实施例,能够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吊钩20同样地使用各吊点28a~28c,执行本发明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此外,能够利用各吊点28a~28d中的任意吊点安装起重装置21。然后,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不会与作业脚手架10相撞而损坏,能够将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顺利地吊起至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

此外,第四实施例设有吊点28d。如此,解除引导构件14a、14b对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卡合后,能够使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卷扬机单元)沿与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分离的方向移动。其结果,能够方便地对卷扬机安装作业时的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的位置进行调整。

另外,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与吊点28d相同的位置设置吊钩20。其结果,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也能够方便地对卷扬机安装作业时的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的位置进行调整。

[实施例5]

接着,参照图11对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图11是采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将吊梁安装在升降路径的顶部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11所示,第五实施例设有吊梁29a、29b、29c。吊梁29a、29b、29c在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

吊梁29a、29b、29c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使用螺钉等固定构件被固定在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或侧壁。吊梁29a、29b、29c的上表面与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相对,吊梁29a、29b、29c的长边与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左右方向平行延伸。

吊梁29a、29b、29c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被配置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方。吊梁29a、29b、29c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的下表面分别设有吊点30a、30b、30c。吊点30a、30b、30c在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吊点30b被配置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之间的中间部。多个吊点30a、30b、30c示出本发明所述多个平衡锤侧吊点的一个具体示例。

此外,吊梁29b的下表面设有吊点30d。吊点30d被配置在轿厢32的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上,即在从电梯厅侧观察升降路径100时的左右方向上与吊点28b相对的位置。该吊点30d示出本发明所述轿厢侧吊点的一个具体示例。另外,吊点30d可以配置在上下方向上与轿厢32的重心大致相同的位置。

根据第五实施例,能够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吊钩20同样地使用各吊点30a~30c,执行本发明所述卷扬机安装方法。此外,能够利用各吊点30a~30d中的任意吊点安装起重装置21。然后,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不会与作业脚手架10相撞而损坏,能够将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顺利地吊起至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

此外,第五实施例设有吊点30d。如此,解除引导构件14a、14b对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卡合后,能够使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卷扬机单元)沿与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分离的方向移动。其结果,能够方便地对卷扬机安装作业时的卷扬机12及架机梁13的位置进行调整。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86274号公报)中记载的发明将为吊起卷扬机而使用的起重机安装在导轨上部。因此,卷扬机的荷载施加到导轨上,难以将较重的卷扬机吊起。

但是,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例使用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所设的吊钩20、或者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或侧壁上固定的吊梁27a、27b,来安装起重装置21。如此,不会将卷扬机单元的荷载直接施加到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其结果,能够将较重的卷扬机12沿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安全地吊起。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发明在升降路径100的设置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空间之外的部分组装作业脚手架10。然后,站在作业脚手架10上组装一对轿厢侧导轨2、3及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在升降路径100的顶部103附近设置起重装置21。接着,组装卷扬机单元11,该卷扬机单元11具有卷扬机12、以及以可滑动方式与一对平衡锤侧导轨卡合的引导构件14a、14b。然后,使用起重装置21,一边将卷扬机单元11沿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一边将其吊起至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上部。

根据这种卷扬机安装方法,虽然利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附近的狭窄空间,但是仍能够沿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引导卷扬机单元11的移动。如此,被吊起的卷扬机单元11不会与作业脚手架10相撞而损坏,能够大幅提高卷扬机安装作业的安全性及作业性。此外,与组装大型作业脚手架10来搬运到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附近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省组装及拆卸作业脚手架所需的时间和人力。

进而,在吊起卷扬机单元11之前,将作业脚手架10组装在设置一对平衡锤侧导轨5、6的空间之外的部分。如此,能够站在作业脚手架10上,与卷扬机单元11的吊起作业同时进行安装起重装置21的作业、以及将不与卷扬机12(卷扬机单元11)干扰的其他设备安装在升降路经的壁面等的作业。其结果,能够缩短电梯安装作业整体所需的作业时间。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卷扬机安装方法及电梯的实施例、以及包括其作用效果在内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还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虽然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且易懂地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具备所有进行过说明的结构。此外,能够将某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替换成其他实施例的结构,也能够在某实施例的结构中增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此外,对于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能够增加、删除、替换其他结构。

此外,上述第四实施例设有吊点28a、28b、28c、28d,第五实施例设有吊点30a、30b、30c、30d。但是,本发明所述吊点将起重装置的安装位置、平衡锤侧导轨的设置位置等考虑在内,能够设置在任意位置,其数量也能够任意决定。

例如,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在平衡锤侧导轨5及轿厢侧导轨2的上部固定有梁架25。本发明将卷扬机单元设置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的上部附近。因此,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的至少一个的上部固定梁架的一部分即可,梁架的其他部分能够根据卷扬机单元的大小及设置位置固定在各种位置。因此,作为本发明所述梁架,例如,也可以固定在一对平衡锤侧导轨的上部。

符号说明

2、3一对轿厢侧导轨

4a、4b、4c导轨架

5、6一对平衡锤侧导轨

7控制盘

8位置检测器

9调速器装置

10作业脚手架

11、43卷扬机单元

12卷扬机

13架机梁

14a、14b引导构件

15防振构件

16a、16b、42a、42b安装架

17、18吊具

20吊钩

21起重装置

22吊装用钢缆

25梁架

27a、27b、29a、29b、29c吊梁

28a、28b、28c、28d、30a、30b、30c、30d吊点

31电梯

33平衡锤

35主钢丝绳

41a、41b吊架

100升降路径

101左侧内壁

102右侧内壁

103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