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流运输领域的皮带机托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866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传输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物流运输领域的皮带机托辊。



背景技术: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它占了一台带式输送机总成本的35%,产生了70%以上的阻力,因此托辊的质量尤为重要。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托辊运转必须灵活可靠。减少输送带同托辊的摩擦力,对占输送机总成本25%以上的输送带的寿命起着关键作用。虽然托辊在带式输送机中是一个较小部件,结构并不复杂,但制造出高质量的托辊并非易事。现有的皮带托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作用而导致断裂,抗震和抗压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用于物流运输领域的皮带机托辊,避免强压力导致托辊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震、抗压能力,托辊更加坚固耐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物流运输领域的皮带机托辊,包括底座和辊筒,所述辊筒包括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以及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通过支撑吸盘进行连接,每个支撑吸盘的底部均设置弹簧,弹簧底部还连接三角座,第一辊筒和第三辊筒的端部均连接在底座上。托辊在支撑皮带传动的过程中,皮带也会反作用力给托辊,而现有托辊底部一般都是采用竖直的钢板进行支撑,钢板在长期挤压过程中容易断裂。本方案将用于连接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以及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的钢板改为使用三角座和支撑吸盘的方式,而三角座的稳定性相比竖直钢板好,同时在三角座和支撑吸盘连接之间还设置弹簧用于缓冲作用力,避免强压力导致托辊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震、抗压能力,托辊更加坚固耐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和第三辊筒上与底座连接端的外壁设置为弧形结构。连接端用于直接接触皮带,而弧形结构的设置更加的柔和,避免尖锐的棱角刮伤皮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内填充抗氧化锂基酯。内充耐高速高温顺超低温抗氧化锂基酯,有效防止杂质、水、空气对托辊内部的腐蚀。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的外筒采用高频焊管。耐磨,硬度大,在皮带的长期摩擦下也不易损坏。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形成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将用于连接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以及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的钢板改为使用三角座和支撑吸盘的方式,而三角座的稳定性相比竖直钢板好,同时在三角座和支撑吸盘连接之间还设置弹簧用于缓冲作用力,避免强压力导致托辊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震、抗压能力,托辊更加坚固耐用。

2、在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内填充耐高速高温顺超低温抗氧化锂基酯,有效防止杂质、水、空气对托辊内部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底座;2、第一辊筒;3、第二辊筒;4、第三辊筒;5、三角座;6、支撑吸盘;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用于物流运输领域的皮带机托辊,包括底座1和辊筒,所述辊筒包括第一辊筒2、第二辊筒3和第三辊筒4,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以及第二辊筒3和第三辊筒4之间通过支撑吸盘6进行连接,每个支撑吸盘6的底部均设置弹簧7,弹簧7底部还连接三角座5,第一辊筒2和第三辊筒4的端部均连接在底座1上。托辊在支撑皮带传动的过程中,皮带也会反作用力给托辊,而现有托辊底部一般都是采用竖直的钢板进行支撑,钢板在长期挤压过程中容易断裂。本方案将用于连接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以及第二辊筒3和第三辊筒4之间的钢板改为使用三角座和支撑吸盘的方式,而三角座的稳定性相比竖直钢板好,同时在三角座和支撑吸盘连接之间还设置弹簧用于缓冲作用力,避免强压力导致托辊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震、抗压能力,托辊更加坚固耐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如下:第一辊筒2和第三辊筒4上与底座1连接端的外壁设置为弧形结构。连接端用于直接接触皮带,而弧形结构的设置更加的柔和,避免尖锐的棱角刮伤皮带。

第一辊筒2、第二辊筒3和第三辊筒4内填充抗氧化锂基酯。内充耐高速高温顺超低温抗氧化锂基酯,有效防止杂质、水、空气对托辊内部的腐蚀。

第一辊筒2、第二辊筒3和第三辊筒4的外筒采用高频焊管。耐磨,硬度大,在皮带的长期摩擦下也不易损坏。

所述第一辊筒2、第二辊筒3和第三辊筒4之间形成弧形结构。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发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物流运输领域的皮带机托辊,包括底座和辊筒,所述辊筒包括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以及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之间通过支撑吸盘进行连接,每个支撑吸盘的底部均设置弹簧,弹簧底部还连接三角座,第一辊筒和第三辊筒的端部均连接在底座上。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避免强压力导致托辊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震、抗压能力,托辊更加坚固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学易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4
技术公布日:2017.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