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虫防虫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59527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储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虫防虫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和粮食储藏大国。国家对粮食的安全储藏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对大米、小麦粉等成品粮的安全储藏越来越重视。

目前,我国大米、小麦粉等成品粮均以包装粮为主进行储藏、运输、销售,在储运过程中经常发生害虫的为害,导致食用品质下降,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严重影响企业商业信誉。我国大米大多以塑料编织袋包装、小麦粉大多以无纺布袋包装储藏。这些包装袋在封口时会造成一定的孔隙,特别是塑料编织袋和无纺布袋的抗虫性较差,害虫很容易钻透包装袋进入为害。

在大米、小麦粉储藏期间发生的害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稻谷和小麦等加工原粮当中含有的害虫在加工成大米、小麦粉的过程中没有被完全杀死,会有少量残留在加工后的大米、小麦粉中,尤其是害虫的虫卵在加工过程中很难被彻底消灭。这些残留的害虫在储藏过程中一旦遇到适合的环境条件就会造成为害。二、储藏环境当中存在的虫源(例如墙角、各种缝隙当中存在的粉尘等可成为害虫的庇护所)会被大米、小麦粉的气味吸引过来,这些害虫会通过包装袋的孔隙钻入到大米、小麦粉中为害。

以前公布的多种防虫包装袋多以棉麻以及多种纺织品制成的包装袋在杀虫剂溶液中浸泡或将杀虫剂溶液喷施到包装袋上晾干后使用,这种方法需要害虫充分接触包装袋才有杀虫效果,对防治包装袋内部包装物品的害虫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抗虫防虫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抗虫防虫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含有内外两层和除氧包;内层为不透气的塑料袋,外层为已利用害虫驱避剂处理过的无纺布袋;利用包装袋内层不透气的塑料袋和除氧包将包装袋内的氧气消除,杀死包装的大米或小麦粉中可能残留的害虫,同时利用外层经过害虫驱避剂处理过的无纺布袋驱除外部空间可能存在的害虫,避免钻入为害从而达到杀虫防虫的目的;

其具体制作步骤及应用方法为:

(1)将除氧包粘附于内层塑料袋内上部;

(2)再将塑料袋置于外层的无纺布袋中,无纺布在害虫驱避剂的液体中浸润过;

(3)使用时先将内层的塑料袋装粮后热合密封,然后再将外层的无纺布袋缝合;

(4)所述除氧包内含有脱氧剂,所用脱氧剂为铁系脱氧剂或亚硫酸盐脱氧剂,其用量为包装物品重量的1.5~3%;

(5)所述害虫驱避剂为植物源提取物。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害虫驱避剂为香茅醛、臭椿树皮提取物、高良姜根茎提取物、木香薷提取物、肉桂提取物、山苍子提取物、除虫菊提取物、艾叶提取物、黄柏提取物、印楝提取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用量为包装的50~100μl/m2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层上包含一条以上的自封条,将整个内层分为多个空间,多个自封条上下布置,当用完一部分粮食后,可以将最接近粮食的自封条。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每个自封条下方均包含一圈的无纺布除氧包,其粘贴在内袋的内壁上。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储粮害虫的生物学习性,不使用化学杀虫剂,采用生态调控的方式达到对害虫的有效防治,达到大米、小麦粉等成品粮的绿色、安全储藏的目的。该方法具有制作简单、安全高效、使用方便、无污染、绿色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发明结构截面示意图;

1.袋子本体;2.无纺布除氧包;3.自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新型抗虫防虫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含有内外两层和除氧包;内层为不透气的塑料袋,外层为已利用害虫驱避剂处理过的无纺布袋;利用包装袋内层不透气的塑料袋和除氧包将包装袋内的氧气消除,杀死包装的大米或小麦粉中可能残留的害虫,同时利用外层经过害虫驱避剂处理过的无纺布袋驱除外部空间可能存在的害虫,避免钻入为害从而达到杀虫防虫的目的;

其具体制作步骤及应用方法为:

(1)将除氧包粘附于内层塑料袋内上部;

(2)再将塑料袋置于外层的无纺布袋中,无纺布在害虫驱避剂的液体中浸润过;

(3)使用时先将内层的塑料袋装粮后热合密封,然后再将外层的无纺布袋缝合;

(4)所述除氧包内含有脱氧剂,所用脱氧剂为铁系脱氧剂或亚硫酸盐脱氧剂,其用量为包装物品重量的1.5~3%;

(5)所述害虫驱避剂为植物源提取物。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害虫驱避剂为香茅醛、臭椿树皮提取物、高良姜根茎提取物、木香薷提取物、肉桂提取物、山苍子提取物、除虫菊提取物、艾叶提取物、黄柏提取物、印楝提取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其用量为包装的50~100μl/m2

实施例1

(1)先取香茅醛25ml溶于2l乙醇中,再将其溶液加入50kg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8kg无纺布袋浸入混合液中5~10s,捞出控干,待干燥后备用。

(2)将不透气的塑料袋套入无纺布袋中,再将5kg大米装入塑料袋中。

(3)将除氧包用无公害胶水粘贴在塑料袋上部内侧,然后热合密封。

(4)将无纺布袋开口缝合后储藏。

实施例2

(1)先取臭椿树皮提取物50ml和少量聚山梨酸酯65加入50kg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8kg无纺布袋浸入混合液中5~10s,捞出控干,待干燥后备用。

(2)将不透气的塑料袋套入无纺布袋中,再将5kg小麦粉装入塑料袋中。

(3)将除氧包用无公害胶水粘贴在塑料袋上部内侧,然后热合密封。

(4)将无纺布袋开口缝合后储藏。

实施例3

(1)先取50ml黄柏提取物和少量聚山梨酸酯65加入50kg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8kg无纺布袋浸入混合液中5~10s,捞出控干,待干燥后备用。

(2)将不透气的塑料袋套入无纺布袋中,再将5kg大米装入塑料袋中。

(3)将除氧包用无公害胶水粘贴在塑料袋上部内侧,然后热合密封。

(4)将无纺布袋开口缝合后储藏。

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的所述无纺布袋也可以用棉布袋或其他纺织品做成的布袋代替。

所述内层上包含一条以上的自封条,将整个内层分为多个空间,多个自封条上下布置,当用完一部分粮食后,可以将最接近粮食的自封条。本处开创性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要是以粮袋子本身作为容纳容器的时候,一旦打开袋子就无法密封的问题。

所述每个自封条下方均包含一圈的无纺布除氧包,其粘贴在内袋的内壁上。无纺布除氧包能够去除粮食间隙间的氧气。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包装袋。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