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自动装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984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线自动装箱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线自动装箱机。



背景技术:

铜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拉线机英文名称为drawingmachine,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铜拉丝机按其用途可分为金属铜拉丝机(用于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预加工),塑料铜拉丝机(用于塑料制品行业中以涤纶、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切片等为原料生产各种空心、实心园丝或扁丝进行深加工的专用成套设备),竹木铜拉丝机(用于竹木制品行业中制作筷子,牙签,烧烤棒等拉出竹丝,木丝进行再加工的专用设备)等。按照设备性质可以主要分为五种:滑轮式铜拉丝机、双卷筒式铜拉丝机、活套式铜拉丝机、直进式铜拉丝机与水箱铜拉丝机。

在生产中,铜线缠绕在支架上形成铜线墩后,为了便于运输和销售,需要对铜线墩进行称重,然后给铜线墩打上标签后,入库存储。现有的工序通常通过人工称重后,再通过将铜线墩装入包装箱,作业工人劳作强度大,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线自动装箱机,可自动将铜线墩装入包装箱内。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线自动装箱机,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以及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承载包装箱,所述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端部,另外一端设有挡板;所述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分别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当所述支架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包装箱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传送至所述支架,当所述支架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包装箱通过所述支架传送至所述第三传送带。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端部,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所述挡板设于所述支架的另外一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设有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的远离所述支架的端部设有一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旋转面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远离所述支架的端部。

进一步,所述分隔板的靠近所述导向轮的端部的两侧设有两个坡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靠近所述支架的端部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板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位置传感器,当所述支架处于竖直状态时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所述挡板设有第四传送带,所述位置传感器发出检测信号触发所述第四传送带启动。

进一步,还包括一箱口导向器,所述箱口导向器包括一端部可转动的伸缩杆,当所述伸缩杆转动至所述包装箱的箱口时,所述伸缩杆的一端抵推在所述包装箱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长度方向的横杆,当所述伸缩杆转动至所述包装箱的箱口时,所述伸缩杆的横杆抵推在所述包装箱的两侧壁。

进一步,所述箱口导向器包括一导轨、滑块和箱口框,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箱口框的两侧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通过第一传送带将自动将铜线墩移动至放置在支架上的包装箱内,然后支架从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可以将包装箱移动至第三传送带被移走,然后,支架回复至水平状态,空置的包装箱被第二传送带传送至支架上,可以继续下一轮装箱作业,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铜线墩的装箱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达到很好的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一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一实施方式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另一实施方式中箱口导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箱口导向器处于升起状态);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箱口导向器处于导向状态);

图中:

10:第一传送带;11:分隔板;12:坡面;13:导向轮;14:光电传感器;20:第二传送带;30:第三传送带;40:支架;41:第一铰链;42:挡板;43:位置传感器;44:第四传送带;50:铜线墩;60:包装箱;70:箱口导向器;71:伸缩杆;72:横杆;73:导轨;74:箱口框;7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一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铜线自动装箱机包括第一传送带10、第二传送带20和第三传送带30,以及支架40。

所述支架40用于承载包装箱60,所述支架4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端部,另外一端设有挡板42。本实施方式中,该铜线自动装箱机还包括第一铰链41,所述第一铰链4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端部,使得支架40可以绕第一传送带10的端部转动。这样,支架40在绕第一传送带10的端部转动时,可以如图1和图2示出的呈现出水平状态或者竖直状态。所述第二传送带20和第三传送带30分别设于所述支架40的两侧,当所述支架40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包装箱60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20传送至所述支架40,铜线墩50可以被第一传送带10传送至包装箱60内。然后,可以将支架40转动至竖直状态,当所述支架40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包装箱60通过所述支架40传送至所述第三传送带30被运输至仓库,完成铜线墩50的包装作业。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送带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上方设有一分隔板11,所述分隔板11沿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铜线墩50在第一传送带10移动时,可以被分隔板11分隔成两个通道进入包装箱60内。为了便于铜线墩50的分流,所述分隔板11的远离所述支架40的端部设有一导向轮13,所述导向轮13的旋转面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远离所述支架40的端部,在导向轮13的引导下,铜线墩50分别进入第一传送带10的两侧的通道进入包装箱60内。所述分隔板11的靠近所述导向轮13的端部的两侧设有两个坡面12,进一步便于引导铜线墩50进入包装箱60内。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靠近所述支架40的端部设有光电传感器14,所述光电传感器14设于所述分隔板11与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两侧板之间。当两个通道分别通过一铜线墩50进入包装箱60内后,支架40可以从水平状态翻转至竖直状态。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铜线墩50是通过第一传送带10传送至包装箱60内的,不需要提升装置将铜线墩50提升装入包装箱60内,因而也更为节能,并且可以与铜线的其他生产设备连为一体。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一实施方式中支架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支架4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铰链41,所述挡板42设于所述支架40的另外一端。该铜线自动装箱机还包括位置传感器43,当所述支架40处于竖直状态时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43,所述挡板42设有第四传送带44,所述位置传感器43发出检测信号触发所述第四传送带44启动,通过第四传送带44将铜线墩50送入第二传送带2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通过第一传送带10将自动将铜线墩50移动至放置在支架40上的包装箱60内,然后支架40从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可以将包装箱60移动至第三传送带30被移走,然后,支架40回复至水平状态,空置的包装箱60被第二传送带20传送至支架40上,可以继续下一轮装箱作业,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铜线墩50的装箱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达到很好的生产效益。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与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相比,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新增了一箱口导向器7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内,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内容也可以应用至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5所示,该铜线自动装箱机还包括一箱口导向器70。所述箱口导向器70包括一端部可转动的伸缩杆71。当所述伸缩杆71转动至所述包装箱60的箱口时,所述伸缩杆71的一端抵推在所述包装箱60的侧壁。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箱口导向器7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伸缩杆71的两端分别设有垂直于所述伸缩杆71长度方向的横杆72,当所述伸缩杆71转动至所述包装箱60的箱口时,所述伸缩杆71的横杆72抵推在所述包装箱60的两侧壁,将包装箱60的箱口撑开。

本实施方式除了具有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外,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还通过箱口导向器70的伸缩杆71和横杆72将箱口撑开,使得铜线墩50在装入包装箱60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箱口被堵塞导致作业失败,而且,也可以防止包装箱60的合页被铜线墩50挤入箱体内导致后续无法封装包装箱60的箱口。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箱口导向器70处于升起状态);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箱口导向器70处于导向状态)。图7和图8示出的实施方式与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相比,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新增了一箱口导向器7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内,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内容也可以应用至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箱口导向器70包括一导轨73、滑块75和箱口框74,所述导轨73沿所述第一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块75沿所述导轨73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73上,所述箱口框74的两侧沿所述导轨73的长度方向的垂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块75上。在铜线墩50装入包装箱60之前,可以将滑块75移动至包装箱60的箱口段,然后箱口框74从滑块75向下移动至箱口处并且与箱口重叠,使得铜线墩50装入包装箱60的过程中不会触碰包装箱60的箱口,从而可以顺利进入包装箱60内。

本实施方式除了具有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外,图7和图8示出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铜线自动装箱机还通过箱口导向器70的箱口框74将箱口撑开,使得铜线墩50在装入包装箱60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箱口被堵塞导致作业失败,而且,也可以防止包装箱60的合页被铜线墩50挤入箱体内导致后续无法封装包装箱60的箱口。

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味着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