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2265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机构及翻转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片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正面和反面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条件不同,因此无法同时进行双面的加工,这就要求在完成太阳能电池片一面的加工后,再进行另一面的加工,如何实现太阳能电池片180°的翻转是目前丞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生产线被引入到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中,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翻转机构结构比较复杂,既包括夹持的部件又包括旋转的部件,设计成本比较高,并且技术多被国外市场控制,维护成本高,在实现转动时,夹持部需要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夹紧,如果夹紧力控制不好会夹碎或夹坏太阳能电池片,造成浪费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上游水平输送机构和下游水平输送机构之间,且所述上游水平输送机构、翻转机构和下游水平输送机构沿输送方向依次连接,且上游水平输送机构和下游水平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支撑带和拉杆,所述支撑带两端分别绕设在自回力卷绕辊上,所述支撑带两端自回力卷绕辊的回卷力方向相反,且所述支撑带在回卷力下呈水平绷紧状态,所述拉杆连接在所述支撑带的下方,并将所述支撑带分为输入端和输出端两部分,所述输入端为太阳能电池片进入的一端,所述输出端为太阳能电池片输出的一端,所述拉杆拉动所述支撑带向下运动呈V形,且所述输入端的旋转角度大于90°,所述支撑带两端自回力卷绕辊之间的距离小于太阳能电池片的长度,且大于太阳能电池片长度的一半。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方法,包括上述的翻转机构,还包括以下步骤:

假设初始状态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在上,背面在下,进行输送时;

首先,上游水平输送机构将太阳能电池片正面在上输送至支撑带上,当太阳能电池片在输送方向的长度有一半以上进入支撑带上时,拉动拉杆,使拉杆带动支撑带向下且向输入端运动,同时,绕设在自回力卷绕辊上的支撑带被拉出,使支撑带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呈V形状态,由于太阳能电池片在支撑带上的长度大于一半,即重心位于支撑带上,当继续向下拉动支撑带时,位于支撑带输入端上的太阳能电池片在重力作用下会绕输入端的自回力卷绕辊向下转动,并且随着拉杆向下拉动的支撑带的距离变长而变长,拉杆向下拉动支撑带的竖直方向的距离大于太阳能电池片长度的一半,并且使输入端绕自回力卷绕辊的旋转角度大于90°,此时,位于输入端的太阳能电池片以下端为转轴会向输出端方向转动,使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靠在输出端上;然后,放松拉杆,使支撑带在两端自回力卷绕辊的回卷力作用下重新缠绕在自回力卷绕辊上,从而使支撑带由V形状态恢复为呈近似水平状态,同时,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在下,背面在上被抬起,实现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

进一步,为了使太阳能电池片能够快速的翻转,还包括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设置在所述输入端的自回力卷绕辊的下方,在V形状态时,用于将靠在输入端上的太阳能电池片吹翻至输出端上,且所述吹气组件设置在靠近自回力卷绕辊的一端。通过吹气组件给太阳能电池片的上端提供一个动力,使太阳能电池片快速有效翻转,并且采用吹气的方式,不存在与太阳能电池片表面接触,不会给太阳能电池片带来额外的损坏,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机构及翻转方法,采用拉杆改变支撑带的形状从而实现了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并且不采用夹持部件,减少了对太阳能电池片表面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带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游水平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流程示意图。

图中:1、上游水平输送机构,2、下游水平输送机构,3、太阳能电池片, 4、翻转机构,41、支撑带,411、输入端,412、输出端,42、拉杆,43、自回力卷绕辊,44、气缸,5、吹气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4设置在上游水平输送机构1和下游水平输送机构2之间,且所述上游水平输送机构1、翻转机构4和下游水平输送机构2沿输送方向依次连接,且上游水平输送机构1 和下游水平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相同;太阳能电池片3由上游水平输送机构1 向下游水平输送机构2方向输送,图中箭头表示输送方向,如图2所示为上游水平输送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上游水平输送机构1与下游水平输送机构2的结构基本相同。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翻转机构4包括支撑带41和拉杆42,所述支撑带 41两端分别绕设在自回力卷绕辊43上,所述支撑带41两端自回力卷绕辊43的回卷力方向相反,且所述支撑带41在回卷力下呈水平绷紧状态,所述拉杆42 连接在所述支撑带41的下方,并将所述支撑带41分为输入端411和输出端412 两部分,所述输入端411为太阳能电池片3进入的一端,所述输出端412为太阳能电池片3输出的一端,所述拉杆42拉动所述支撑带41向下运动呈V形,且所述输入端411的旋转角度β大于90°,所述支撑带41两端自回力卷绕辊 43之间的距离小于太阳能电池片3的长度,且大于太阳能电池片3长度的一半,假设太阳能电池片3的长度为L,两端自回力卷绕辊43之间的距离为H,则: L/2<H<L。本实施例中拉杆42可以采用气缸44进行驱动,拉杆42与支撑带 41的连接处采用压板实现固定连接,支撑带41采用工业浸胶布或工业帆布,既能保证支撑带41的强度,又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实现顺利的反复卷绕。自回力卷绕辊43采用涡卷弹簧实现,正常状态涡卷弹簧处于松弛状态,此时,支撑带41 绕在自回力卷绕辊43上,当气缸44拉动拉杆42时,自回力卷绕辊43转动,使动支撑带41绕出自回力卷绕辊43,涡卷弹簧卷绕,气缸44的拉力转化为涡卷弹簧的弹性势能,当气缸44放松支撑带41时,不需要任何动力机构,在涡卷弹簧的弹性势能作用下自回力卷绕辊43反向旋转使支撑带41又重新绕设在自回力卷绕辊43上,在卷绕过程中,支撑带41受到拉杆42和两端自回力卷绕辊43的拉力作用,因此,始终处于绷紧状态,这也就保证了支撑带41的平整,防止反复卷绕过程中支撑带41偏斜。

还包括吹气组件5,所述吹气组件5设置在所述输入端411的自回力卷绕辊43的下方,在V形状态时,用于将靠在输入端411上的太阳能电池片3吹翻至输出端412上,且所述吹气组件5设置在靠近自回力卷绕辊43的一端。

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翻转方法,包括上述的翻转机构4,还包括以下步骤:

假设初始状态太阳能电池片3的正面在上,背面在下,进行输送时;

如图3中太阳能电池片进入输入端的状态示意图a所示,首先,上游水平输送机构1将太阳能电池片3正面在上输送至支撑带41上,如图3中输入端转动角度小于90°的状态示意图b所示,当太阳能电池片3在输送方向的长度有一半以上进入支撑带41上时,如图3中输入端转动角度大于90°的状态示意图 c所示,拉动拉杆42,使拉杆42带动支撑带41向下且向输入端411运动,同时,绕设在自回力卷绕辊43上的支撑带41被拉出,使支撑带41的输入端411和输出端412呈V形状态,由于太阳能电池片3在支撑带41上的长度大于一半,即重心位于支撑带41上,当继续向下拉动支撑带41时,位于支撑带41输入端411 上的太阳能电池片3在重力作用下会绕输入端411的自回力卷绕辊43向下转动,并且随着拉杆42向下拉动的支撑带41的距离变长而变长,拉杆42向下拉动支撑带41的竖直方向的距离大于太阳能电池片3长度的一半,并且使输入端411 绕自回力卷绕辊43的旋转角度β大于90°,此时,如图3中太阳能电池片翻转至输出端的状态示意图d所示,位于输入端411的太阳能电池片3以下端为转轴会向输出端412方向转动,使太阳能电池片3的正面靠在输出端412上,在翻转时,吹气组件5对着太阳能电池片3吹气,给太阳能电池片3提供一个旋转的动力,提高翻转的效率;如图3中拉杆回放的状态示意图e和图3中太阳能电池片进入下游水平输送机构的状态示意图f所示,然后,放松拉杆42,使支撑带41在两端自回力卷绕辊43的回卷力作用下重新缠绕在自回力卷绕辊43 上,从而使支撑带41由V形状态恢复为呈近似水平状态,同时,太阳能电池片 3的正面在下,背面在上被抬起,实现太阳能电池片3的翻转,并将太阳能电池片3输送至下游水平输送机构2上。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