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8969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特厚煤层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该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适用于8.3~ 9.2m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采煤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对于8.3m以上特厚煤层,均采用放顶煤开采。由于放顶煤开采煤炭回收利用率底、危险性高,因此研发一次采全高的装备成为当前煤炭综采装备领域的新课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铸焊封底中部槽和正卧式销轨结构能够满足特大功率采煤机的空间布局,有利于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三机配套,该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解决了8.3~9.2m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煤炭的运输问题,提高了煤炭回采的利用率,同时也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以解决8.3~9.2m的特厚层一次采全高的三机配套和煤炭的运输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槽包括:中部槽体、筋板、左轨座组件、弯板组件、右轨座组件、搭接板;

所述中部槽体为铸焊封底结构,包括“∑”型铲板槽帮、“∑”型挡板槽帮、中板、底板。中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并设置有间隔,铲板槽帮枢接于中板、底板的左侧,挡板槽帮枢接于中板、底板的右侧;

所述弯板组件搁置于挡板槽帮的上方并组焊一体;

所述左轨座组件、右轨座组件搁置于弯板组件上方,设置间隔并组焊一体;

所述搭接板焊接于弯板组件的左侧边上,并向外延伸;

所述筋板焊接于弯板组件上,并设置有间隔;

所述中部槽内宽L1≥1500mm,长度L6为2050~2400mm,中板厚L4为 40~60mm,底板厚L5为25~40mm,槽帮高度为435~465mm;铲板槽帮高度优选465mm,挡板槽帮高度优选435mm;

所述中部槽“∑”型铲板槽帮B面到销轨啮合中心线距H与销轨啮合中心到中板上表面的距离L之比大于1.5;

所述中部槽“∑”型铲板槽帮C面到中板的距离N与中板、底板间距之比介于0.8~1.0;

所述中部槽内槽宽度L1与中部槽整体宽度L8之比为0.5~0.6;

所述中部槽其断面面积D=ψL1*L7≥2m2

所述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输送能力Q=3600Fvγψ≥7000吨/小时。

所述的一种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槽左轨座组件、右轨座组件均设置有和正卧销轨的配合圆孔;弯板组件设置有两组圆孔和两组长圆孔,焊接时将左轨座组件、右轨座组件分别和弯板组件的圆孔圆心对圆心焊接在挡板槽帮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送机,所述输送机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中部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中部槽的刮板输送机,能够满足大功率采煤机的空间布局,有利于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三机配套,能够满足8.3~9.2m 的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煤炭运输问题,同时能够提高煤炭回采的利用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部槽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部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部槽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弯板组件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部槽与正卧销轨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轨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圆柱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部过煤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1、中部槽体,2、筋板,3、左轨座组件,4、弯板组件,5、右轨座组件,6搭接板,7、销轨,8、圆柱销,9、限位销,10、电缆槽,11、“∑”型铲板槽帮,12“∑”型挡板槽帮,13、中板,14、底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如图1~3所示,中部槽体1为铸焊封底结构,包括:“∑”型铲板槽帮11、“∑”型挡板槽帮12、中板13,底板 14.中13板位于底板14的上方,并设置有间隔,“∑”型铲板槽帮枢接于中板 13、底板14的左侧,“∑”型挡板槽帮枢接于中板13、底板14的右侧。“∑”型铲板槽帮11、“∑”型挡板槽帮12为整体铸造而成,其上铸造有凸凹端头,便于中部槽之间的衔接。

图1~3所示中部槽内槽宽L1≥1500mm,长度L7为2050~2400mm,中板厚L4为40~60mm,底板厚L5为25~40mm,槽帮高度为435~465mm;铲板槽帮高度L2优选465mm,挡板槽帮高度L3优选435mm。槽帮均采用耐磨材料铸造而成材料优选BTW,中底板均为高强度耐磨板,材料优选Hardox500。此中部槽比传统的中部槽空间上有了极大的提升,有利于特厚煤层的三机配套。同时使用了新材料,耐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解决了8.3~9.2m的特厚层一次采全高的运输问题。

图2~6所示:弯板组件4搁置于中部槽体1中的“∑”型挡板槽帮12上,并组焊一体。左轨座组件3、右轨座组件5搁置于弯板组件上方设置间隔并组焊。弯板组件4上设置有两对圆孔和两对长圆孔,焊接时每一对圆孔和长圆孔分别与左轨座组件3、右轨座组件5的圆孔和长圆孔中心对齐,利于定位,保证焊接精度。筋板2焊接于弯板组件4上,并设置有间隔,以抵御弯板组件4的弯曲变形。搭接板6焊接于弯板组件4的左端并向外延伸,能够防止煤从中部槽之间的空隙中漏掉。

图5~7所示:正卧式销轨7安装在轨座中的内槽间,用圆柱销8进行连接,圆柱销8端头有凹槽,凹槽内装有限位销9,用于限制圆柱销8的位置。此结构限位精度高,拆卸销轨7方便。同时采用正卧式销轨结构,空间上有利于和特大型采煤机配套。

图8所示:中部槽“∑”型铲板槽帮(11)B面到销轨(7)啮合中心线距 H与销轨(7)啮合中心到中板(13)上表面的距离L之比大于1.5,比例越大,配套采煤机空间余量越富裕,配套性能越好。

所述中部槽“∑”型铲板槽帮(11)C面到中板的距离N与中板(13)、底板(14)间距之比介于0.8~1.0,说明刮板链在下链道获得了充足的回煤空间,使得封闭的链条运转更加流畅。

所述中部槽内槽宽度L1与中部槽整体宽度L8之比为0.5~0.6,在配套支架顶梁长度一定的条件下,中部槽内槽宽度L1与中部槽整体宽度L8比值越大,说明中部过煤空间越大。但是由于三机配套空间所限,一般取值0.5~0.6,使得和采煤机配套空间更加合理,更容易获得优良的装煤效果。

所述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过煤断面面积D=γL1×L7=0.8×1500mm× 1700mm=2.04m2≥2m2。其中γ一般取0.65~0.9,此处按0.8计算。L7按 1700mm(目前特厚煤层大采高最大电缆槽高度的80%)计算。L1为中部槽内宽,此处按1500mm计算。

所述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输送能力Q=3.6qv=3600Fvγψ=3600×2×1.6× 0.9×0.8=8294>7000吨/小时。其中Ψ取0.9、γ取0.8、V取1.6m/s。目前世界最大采煤机滚动截深850mm,按工作面长300m,采高9.2m米计算,采煤机行走速度8米/分钟,即采煤机在无故障状态下每小时行进480m。每小时采煤机割煤量Q1=0.85×9.2×480×1.4=5255吨/小时(1.4为煤的密度,按常见煤种的最大密度计算)Q1<Q。以此来看,该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完全满足8.3~9.2m特煤层一次采全高的运输问题。

除了前述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前述中部槽及刮板输送机的智能输送系统。该机智能输送系统的其它结构参考现有技术,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