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带式自动定量称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845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平台带式自动定量称重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台带式自动定量称重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的配重机多是翻斗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物品因为与斗盘的接触面积较大,导致某些物品不能顺利滑落到中间输送带上,而由于设备结构的特殊性又不能及时纠正配重错误,进而导致系统配重结果与实际配重结果产生差异,这不利于配重效率和准确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且称重精准的平台带式自动定量称重平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在所述机台上设置有中间输送带及控制器,在所述中间输送带的两边均设置有若干个配重托盘,每个所述配重托盘分别设置在一个称重传感器上,每个所述配重托盘上设置有输送方向与所述中间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配重输送带,在每个所述配重托盘上还设置有报警灯,所述中间输送带及所述配重输送带均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电机、所述称重传感器及所述报警灯均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上述方案可见,开始配重后,物品被投放至配重托盘上,控制器根据配重托盘下的承重传感器反馈回来的重量信号,确认符合设定重量条件的配重托盘的个数和具体位置,控制器控制相应配重托盘的电机动作,电机带动配重输送带动作,进而将物品传输到中间输送带上,中间输送带将本次配对成功的所有物品输送到成品回收端,故本实用新型能够精准承重;在配对过程中,如果在配重托盘上发生重量增加异常、超重异常、物品个数计算失败异常、物品卡住超时报警异常时,报警灯亮起,并重点指示具体发送错误的托盘位置,方便操作者及时调整后解除异常,从而继续配重,保证了安全性及稳定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托盘还包括输送带护板、主动辊及从动辊,所述输送带护板设置在所述配重输送带的两侧,所述配重输送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所述主动辊驱动所述配重输送带转动。

上述方案可见,输送护板的设置,能够避免物品从配重输送带的两侧掉出,保证物品输送安全;通过主动辊与从动辊配合并带动配重输送带转动,这避免了物品附着于所述配重输送带上,解决背景中所述的弊端。

再进一步地,在所述从动辊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护板的外侧设置有纠偏块。

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纠偏块的设置能够及时对配重输送带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卡带现象,保证传送工作的顺利进行。

又进一步地,与所述主动辊相配合的电机为微型直流电机,该微型直流电机与所述配重输送带、所述报警灯、所述输送带护板、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一体配合后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

上述方案可见,将电机与所述配重输送带、所述报警灯、所述输送带护板、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一体配合后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能够增加整个设备的稳定性,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配重托盘部分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1,在所述机台1上设置有中间输送带2及控制器3,在所述中间输送带2的两边均设置有若干个配重托盘4,每个所述配重托盘4分别设置在一个称重传感器5上,每个所述配重托盘4上设置有输送方向与所述中间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配重输送带6,在每个所述配重托盘4上还设置有报警灯7,所述中间输送带2及所述配重输送带6均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电机、所述称重传感器5及所述报警灯7均与所述控制器3信号连接。所述配重托盘4还包括输送带护板8、主动辊及从动辊9,所述输送带护板8设置在所述配重输送带6的两侧,所述配重输送带6套设在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9之间,所述主动辊驱动所述配重输送带6转动。在所述从动辊9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护板8的外侧设置有纠偏块10。与所述主动辊相配合的电机为微型直流电机,该微型直流电机与所述配重输送带6、所述报警灯7、所述输送带护板8、所述主动辊及所述从动辊9一体配合后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5上。

本实用新型中,称重传感器根据物品重量范围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量程的传感器;整套机构可以方便的拆卸和安装,整套配重托盘的设计有效保证了物品可以顺利脱离皮带,同时也有效保证了称重的效率、运动的可控性以及配重精度等系统参数,为整机功能的稳定性提供了最核心的保障。

由于采用了平台带式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任何物品可以顺利滑落配重托盘的优点,在配重托盘的设计上,由于采用独立配重托盘称重结构,因此,称重数据稳定性也更加稳定可靠,传动机构采用精巧的微型直流电机,运行更加平稳,称重托盘的体积和重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目标物品的有效称重范围。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自动称重设备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