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80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吊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吊装工具,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吊具。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

轮毂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零件之一,有钢制轮毂和铝制轮毂之分,轮毂承受着汽车和载物质量作用的压力,受到车辆在起动、制动时动态扭矩的作用,还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弯、凹凸路面、路面障碍物冲击等来自不同方向动态载荷产生的不规则交变受力。轮毂的质量和可靠性不但关系到车辆和车上人员物资的安全性,还影响到车辆在行驶中的平稳性、操纵性、舒适性等性能,这就要求轮毂动平衡好、疲劳强度高、有好的刚度和弹性、尺寸和形状精度高、质量轻等,铝轮毂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了上述要求,在安全性、舒适性和轻量化等方面表现突出,博得了市场青睐,正逐步代替钢制轮毂成为最佳选择。

轮毂在铸造成型后,还要进行探伤、热处理、精粗加工、动平衡检测、气密性检验及涂装工序,整个工序较为复杂,轮毂需要多次转运吊装,轮毂吊装时因其自身结构原因还极易转动;现有吊具基本在吊装时与轮毂连接复杂、装卸不便,并且在吊装过程中轮毂极易晃动和转动,无法将其精确定位放置在相应的设备上,在吊具的装卸、状态调整上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轮毂加工时间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毂吊具,从而解决了以往轮毂吊具装卸不便、轮毂吊装过程中易晃动或转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轮毂吊具,该吊具主要由吊环、平衡环、直杆、升降滑套及轮毂螺栓孔卡件组成;

所述吊环和直杆分别固定在平衡环上下两端中部,所述直杆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滑套螺纹配合在直杆外螺纹上,所述直杆位于升降滑套下端还设置有定位环;

所述轮毂螺栓孔卡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升降滑套外侧的转动环,转动环上呈圆周均分布有至少两个挂钩,挂钩上通过链条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设置有活动卡爪。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下端侧面至少设有一个开口槽,开口槽内通过转动轴连接所述活动卡爪,活动卡爪可绕转动轴转动而纳入或转出开口槽,且所述活动卡爪的转动角度为0°~90°。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下端侧面设有两个开口槽,两个开口槽呈圆周均匀分布且两个开口槽内均设置所述活动卡爪。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内侧上端还设置有弹簧安装槽,弹簧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槽内且另一端伸出弹簧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直杆下端端部还通过螺纹连接有轮毂轴孔定位柱。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轮毂装卸方便,可快速进行轮毂吊装装卸,并且吊装过程轮毂稳定,不会转动或晃动,便于轮毂吊装后直接定位放置,稳定性好,减少了轮毂吊装过程中的装卸时间,提高了吊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标记:1、吊环;2、平衡环;3、直杆;4、升降滑套;5、转动环;6、挂钩;7、链条;8、连接柱;9、活动卡爪;10、定位环;11、轮毂轴孔定位柱;12、压缩弹簧;13、开口槽;14、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轮毂吊具,该吊具主要由吊环1、平衡环2、直杆3、升降滑套4及轮毂螺栓孔卡件组成;

所述吊环1和直杆3分别固定在平衡环2上下两端中部,所述直杆3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滑套4螺纹配合在直杆3外螺纹上,所述直杆3位于升降滑套4下端还设置有定位环10;

所述轮毂螺栓孔卡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升降滑套4外侧的转动环5,转动环5上呈圆周均分布有至少两个挂钩6,挂钩6上通过链条7连接有连接柱8,连接柱8下端设置有活动卡爪9。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轮毂螺栓孔卡件穿过轮毂的螺栓安装孔内,并将直杆3插入到轮毂的传动轴轴孔内,转动升降滑套4上升并将链条7拉紧,轮毂螺栓孔卡件的活动卡爪9卡紧在螺栓安装孔端口,此时,将行车或吊车等输送装置的挂钩挂在吊环1上,即可进行吊装。

本实施例通过均匀设置轮毂螺栓孔卡件,并通过直杆3插入到轮毂的传动轴轴孔内进行定位,从而吊装时轮毂受力均匀平衡,自身不会转动或产生晃动,吊装平稳,便于轮毂吊装后直接定位放置,并且在轮毂装卸时极为方便快捷,只需将轮毂螺栓孔卡件卡紧在轮毂螺栓安装孔内即可,并且通过升降滑套4升降即可实现轮毂螺栓孔卡件的装卸,使用简单方便,在吊装过程中,由于转动环5的转动作用,当轮毂晃动时链条扯动转动环5,转动环5通过转动减少受力,从而可以减少吊具整体受到的不同方向的扯动力,而同时直杆3插入到轮毂的传动轴轴孔内进行定位,轮毂也不会转动,提高了吊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柱8下端侧面设有两个开口槽13,两个开口槽13呈圆周均匀分布且两个开口槽13内均设置所述活动卡爪9,开口槽13内通过转动轴14连接所述活动卡爪9,活动卡爪9可绕转动轴14转动而纳入或转出开口槽13,且所述活动卡爪9的转动角度为0°~90°。连接柱8通过轮毂螺栓安装孔后通过活动卡爪9卡紧在轮毂螺栓安装孔端部,从而可以将轮毂整体连接吊装,当连接柱8通过轮毂螺栓安装孔时,活动卡爪9绕转动轴14转动并在安装孔圆周限定下收纳入开口槽13,当连接柱8穿过轮毂螺栓安装孔后,活动卡爪9在重力作用下绕转动轴14向下转动并水平,从而卡紧在轮毂螺栓安装孔下端开口端部,实现吊具与轮毂的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开口槽13内侧上端还设置有弹簧安装槽,弹簧安装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一端固定在弹簧安装槽内且另一端伸出弹簧安装槽。当活动卡爪9转动到开口槽13内后,为了防止活动卡爪9卡在开口槽13内无法转出,本实施例的压缩弹簧12在活动卡爪9纳入开口槽13后压缩,当连接柱8下端通过轮毂螺栓安装孔后,在没有安装孔的限制后,压缩弹簧12恢复伸长并将活动卡爪9推出开口槽13,使其能自由转出开口槽13,不会卡壳,使用方便。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直杆3下端端部还通过螺纹连接有轮毂轴孔定位柱11。可设置与轮毂轴孔大小匹配的轮毂轴孔定位柱11,在吊装时通过轮毂轴孔定位柱11与轮毂轴孔配合,从而可以稳定轮毂,防止其转动或晃动,提高其吊装稳定性,便于后续放置时精确定位。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文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