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轮毂运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80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的轮毂运吊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吊装工具,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轮毂运吊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

轮毂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零件之一,有钢制轮毂和铝制轮毂之分,轮毂承受着汽车和载物质量作用的压力,受到车辆在起动、制动时动态扭矩的作用,还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弯、凹凸路面、路面障碍物冲击等来自不同方向动态载荷产生的不规则交变受力。轮毂的质量和可靠性不但关系到车辆和车上人员物资的安全性,还影响到车辆在行驶中的平稳性、操纵性、舒适性等性能,这就要求轮毂动平衡好、疲劳强度高、有好的刚度和弹性、尺寸和形状精度高、质量轻等,铝轮毂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了上述要求,在安全性、舒适性和轻量化等方面表现突出,博得了市场青睐,正逐步代替钢制轮毂成为最佳选择。

轮毂在铸造成型后,还要进行探伤、热处理、精粗加工、动平衡检测、气密性检验及涂装工序,整个工序较为复杂,轮毂需要多次转运吊装,轮毂吊装时因其自身结构原因还极易转动;现有吊具基本在吊装时与轮毂连接复杂、装卸不便,并且在吊装过程中轮毂极易晃动和转动,无法将其精确定位放置在相应的设备上,在吊具的装卸、状态调整上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轮毂加工时间和效率。

特别在进行机械粗精加工时,很多都需要将吊具拆下,方可利用轮毂的结构进行定位,以往的吊具基本都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装卸方式,给加工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卸的轮毂运吊装置,从而解决了以往轮毂吊具装卸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拆卸的轮毂运吊装置,该吊具主要由吊环、平衡环、直杆、升降滑套、锁紧螺母、链条及定位柱组成;

所述吊环和直杆分别固定在平衡环上下两端中部,所述直杆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滑套螺纹配合在直杆外螺纹上,所述直杆位于升降滑套下端还设置有定位环,所述锁 紧螺母与直杆外螺纹配合锁紧在升降滑套下端;

所述升降滑套外侧圆周面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挂钩,挂钩上通过链条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偏离中轴线的位置还设有贯穿定位柱的螺纹杆,螺纹杆与定位柱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杆上、下两端伸出定位柱后分别连接有转动块和偏心轮。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上端面还设置有两个限位块,所述转动块侧面还设置有拨动块,所述拨动块位于两个限位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两个限位块之间夹角为90°。

优选的,所述直杆下端端部还通过螺纹连接有轮毂轴孔定位柱。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对轮毂快速装填吊装,并且吊装后拆卸方便,吊装过程中连接稳定,轮毂晃动量小,且不会自转,可很好的定位在放置在所需位置,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吊环;2、平衡环;3、直杆;4、升降滑套;5、挂钩;6、链条;7、锁紧螺母;8、定位环;9、轮毂轴孔定位柱;10、转动块;11、定位柱;12、螺纹杆;13、偏心轮;14、拨动块;1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于拆卸的轮毂运吊装置,该吊具主要由吊环1、平衡环2、直杆3、升降滑套4、锁紧螺母7、链条6及定位柱11组成;

所述吊环1和直杆3分别固定在平衡环2上下两端中部,所述直杆3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滑套4螺纹配合在直杆3外螺纹上,所述直杆3位于升降滑套4下端还设置有定位环8,所述锁紧螺母7与直杆3外螺纹配合锁紧在升降滑套4下端;

所述升降滑套4外侧圆周面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挂钩5,挂钩5上通过链条6连接所述定位柱11,定位柱11偏离中轴线的位置还设有贯穿定位柱11的螺纹杆12,螺纹杆12与定位柱11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杆12上、下两端伸出定位柱11后分别连接有转动块10和偏心轮1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直杆3插入到轮毂的传动轴轴孔内,再将定位柱11穿过轮毂的螺栓安装孔内,然后转动转动块10,通过其转动带动螺纹杆12转动,螺纹杆12转动后则将偏心轮13转出,偏心轮13凸出的部分则伸出,此时转动升降滑套4上升并将链条7拉紧,定位柱11在偏心轮13作用下卡在螺栓安装孔内,将锁紧螺母7上旋将升降滑套4锁死,最后将行车或吊车等输送装置的挂钩挂在吊环1上,即可进行吊装;当需要拆卸时,只需转动转动块10将偏心轮13凸出部分转入定位柱11圆周面内即可取出定位柱11,完成拆卸。

本实施例通过均匀设置定位柱11,并通过直杆3插入到轮毂的传动轴轴孔内进行定位,从而吊装时轮毂受力均匀平衡,自身不会转动或产生晃动,吊装平稳,便于轮毂吊装后直接定位放置,并且在轮毂装卸时极为方便快捷,只需将定位柱11卡紧或取出轮毂螺栓安装孔内即可,并且装卸时只需调整偏心轮13的状态即可实现快速装卸,极为方便。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定位柱11上端面还设置有两个限位块15,所述转动块10侧面还设置有拨动块14,所述拨动块14位于两个限位块15之间。本实施例的两个限位块15可以限制拨动块14的转动角度,两个限位块15对应偏心轮13伸出或收入定位柱11圆周面的最大位置,工作人员只需在两个限位块15之间转动并达到最大位置,即可实现偏心轮13的状态改变,无需工作人员查看即可直接完成偏心轮13的卡松,给装卸进一步带来了便利,也提高了吊装的安全性。

为了更快速的实现偏心轮13的卡松,所述两个限位块15之间夹角为90°。两个限位块15之间夹角为90°,从而转动间距小,调整方便,且能够保证偏心轮13转出后的面积最大,达到最大的受力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直杆3下端端部还通过螺纹连接有轮毂轴孔定位柱9。可设置与轮毂轴孔大小匹配的轮毂轴孔定位柱9,在吊装时通过轮毂轴孔定位柱9与轮毂轴孔配合,从而可以稳定轮毂,防止其转动或晃动,提高其吊装稳定性,便于后续放置时精确定位。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文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