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747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人力和行吊组合作业的方法对挖掘机底盘这种大吨位的钢结构件进行升降或翻转。

用人力和行吊组合作业的方法,最大的缺陷是这种大吨位的钢结构件由于自重大,规格大且异形,作业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对行吊的起重吨位要求高,占用空间大,效率低下,且在吊起后翻转作业时受力方向瞬间改变所产生的冲击力对吊装设备,绳索承载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对现场施工人员带来极大危险隐患,且一旦出事机毁人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实现对挖掘机底盘起吊翻转作业的自动化控制,解决了现有人力操作上的困难,以及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的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其包括,

升降工作台;

设置在所述升降工作台上的旋转工作台;

设置于旋转工作台上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对称铰接设置于所述旋转工作台上的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的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左侧连耳和右侧连耳,且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之间的对称中点上设有一锁紧基座,所述左侧连耳、右侧连耳以及锁紧基座上均设有锁紧通孔,当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相对旋转至左侧连耳、右侧连耳以及锁紧基座的锁紧通孔同轴设置时,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将挖掘机底盘夹紧。

优选的,所述升降工作台设置在一竖直设置的工作台架上,其下端通过一滑块套装在一竖直设置的丝杆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一升降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两侧设有相互平行的导轨,所述升降工作台的两侧套装在所述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工作台通过一回转轴承内嵌于所述升降工作台上,所述回转轴承的外环与升降工作台的台面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回转轴承的内环与旋转工作台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旋转工作台的下端中心点与一旋转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工作台上设有锁紧基座和左、右旋转基座,所述锁紧基座设置在旋转工作台的中心点上,所述左、右旋转基座以锁紧基座为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分别铰接在左、右旋转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的相对内侧对称设有内凹夹槽,所述内凹夹槽与挖掘机底盘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内凹夹槽内设有柔性缓冲条。

优选的,所述升降步进电机和旋转步进电机的控制按键集成在一个控制盒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其通过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的配合实现对挖掘机底盘的夹紧,并通过设置升降工作台、旋转工作台实现对挖掘机底盘的高度与角度的调整控制,从而实现对挖掘机底盘起吊翻转作业的自动化控制,解决了现有人力操作上的困难,以及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且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构成V型开口夹持,可适用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型挖掘机底盘全系列,不受不同厂家、品牌规格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升降工作台10、旋转工作台20;所述升降工作台10设置在一竖直设置的工作台架11上,其下端通过一滑块套装在一竖直设置的丝杆12上,所述丝杆12的一端与一升降步进电机1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步进电机13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带动丝杆12旋转,从而使套装在丝杆12上的升降工作台10上下升降运动。为使升降工作台10左右两侧保持稳定,如图1所示,在所述丝杆12的两侧设置相互平行的导轨14,使所述升降工作台10的两侧套装在所述导轨14上。

如图2所示,所述旋转工作台20通过一回转轴承21内嵌于所述升降工作台10上,所述回转轴承21的外环与升降工作台10的台面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回转轴承21的内环与旋转工作台20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旋转工作台20的下端中心点与一旋转步进电机22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步进电机22的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带动旋转工作台20旋转,由于升降工作台10与旋转工作台20通过回转轴承21连接,因此旋转工作台20能够自由旋转。且所述升降步进电机13和旋转步进电机22的控制按键集成在一个控制盒30上,方便工作人员控制操作。

所述旋转工作台20上设有夹紧装置40,所述夹紧装置40包括锁紧基座41和左、右旋转基座42、43,所述锁紧基座41设置在旋转工作台20的中心点上,所述左、右旋转基座42、43以锁紧基座41为中心点对称设置,所述左、右旋转基座42、43上分别铰接有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的相对内侧对称设有内凹夹槽,所述内凹夹槽与挖掘机底盘配合设置,为了避免夹爪与挖掘机底盘之间的刚性接触造成相互损伤,所述内凹夹槽内设有柔性缓冲条。

同时,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的相对内侧分别设有左侧连耳441和右侧连耳451,所述左侧连耳441、右侧连耳451以及锁紧基座41上均设有锁紧通孔,当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相对旋转至左侧连耳441、右侧连耳451以及锁紧基座41的锁紧通孔同轴设置时,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将挖掘机底盘夹紧,当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将挖掘机底盘夹紧时,采用一销轴同时穿过左侧连耳441、右侧连耳451以及锁紧基座41的锁紧通孔,对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进行定位锁紧。

当需要对挖掘机底盘起吊翻转作业时,首先将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手动扩开,将挖掘机底盘设置在左、右侧夹爪之间,将左、右侧夹爪左右收合,使左侧连耳441、右侧连耳451以及锁紧基座41的锁紧通孔同轴设置,采用一销轴同时穿过左侧连耳441、右侧连耳451以及锁紧基座41的锁紧通孔,对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进行定位锁紧,再通过控制升降步进电机13和旋转步进电机22实现对挖掘机底盘的高度与角度的调整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挖掘机底盘升降翻转机,其通过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的配合实现对挖掘机底盘的夹紧,并通过设置升降工作台10、旋转工作台20实现对挖掘机底盘的高度与角度的调整控制,从而实现对挖掘机底盘起吊翻转作业的自动化控制,解决了现有人力操作上的困难,以及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且所述左侧夹爪和右侧夹爪44、45构成V型开口夹持,可适用于国家规定的中、小型挖掘机底盘全系列,不受不同厂家、品牌规格的限制。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