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碴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955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道碴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工务系统每年都要使用风动车卸大量的道碴,但卸碴后的道碴均匀和整理外观是一件很头疼的工作,特别是在曲线上,这样的问题更为突出。风动车卸碴过程是边走边卸,速度控制在8-15Km,而且为了防止卸碴过程中偏载,卸车过程中不允许单侧卸碴。就导致在曲线上卸碴时,由于曲线外轨超高,风动车整体偏向曲线内股,风动车靠曲线内股的道碴漏泄的速度和数量比曲线外股多得多,这就出现了我们在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曲线外股缺碴,碴肩宽度不足,曲线内股道碴过多,碴肩很宽。

为了防胀、防爬和道床外观,工务系统每次卸完道碴后,都要花费很多的劳动力将下股道碴装上框子,人工抬运到外股。体力劳动强度十分大,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道碴转移装置,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道碴转移装置,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下部设有与两侧钢轨对应的行走轮,所述移动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移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包括驱动滚筒,所述驱动滚筒上设置有传送皮带,沿运输方向所述传送皮带的首端设置有上料斗,所述传送皮带的末端为卸料口,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连接所述驱动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皮带包括卸料段和上料段,所述卸料段水平设置,所述上料段可相对卸料段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皮带上凸设有若干挡料软胶,沿运输方向所述挡料软胶上依次设置有倒角面和直角面。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传送机构还包括张紧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传送带的传输,只需要人工将曲线内股的多余道碴上到上料斗里,由传输带传输到曲线外股,直接撒落在碴肩上,减少人工从内股翻越线路搬运外股的作业内容,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道碴转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皮带轮;2、皮带;3、驱动滚筒;4、卸料段;5、上料段;6、上料斗;7、卸料口;8、行走轮;9、移动架;10、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道碴转移装置,包括移动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9的下部设有与两侧钢轨10对应的行走轮8,所述移动架9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移动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皮带传送机构,所述皮带传送机构包括驱动滚筒3,所述驱动滚筒3上设置有传送皮带,沿运输方向所述传送皮带的首端设置有上料斗6,所述传送皮带的末端为卸料口7,所述电机通过皮带轮1和皮带2连接所述驱动滚筒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皮带包括卸料段4和上料段5,所述卸料段4水平设置,所述上料段5可相对卸料段4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皮带上凸设有若干挡料软胶,沿运输方向所述挡料软胶上依次设置有倒角面和直角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皮带传送机构还包括张紧轮。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连接方式可用焊接、螺栓连接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活动连接方式可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

所述挡料软胶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沿运输方向依次为倒角面和直角面,直角面用于方便携带道碴移动。

皮带传送机构包括张紧轮和驱动滚筒3,驱动滚筒3提供动力,当卸料平台和上料平台之间的角度调整好后,张紧轮将传送皮带张紧,工作时传送皮带将上料斗6处的道碴运输至卸料口7。

上料段5和卸料段4之间活动连接,上料段5与卸料段4之间的角度可根据下股道的坡度进行调节。

卸料口7距离钢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350mm,道碴从卸料口7自由落下,下落的位置自动满足了上股道碴肩宽450mm,堆高150mm,坡度1:1.75的要求,实现道碴自动转移并自动达到《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对轨道道床的要求。

具体使用时,运输部门下达天窗命令,移动停车信号防护设置好以后。行走轮8上道,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位,上料斗6的高度调整至与下股道床坡底脚一致后,启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皮带轮1转动,皮带轮1转动通过皮带2将动能传递至驱动滚筒3,驱动滚筒3带动紧套其上的上料段5和卸料段4逆时针转动,上料段5和卸料段4转动,人工将道碴上到上料斗6,通过传送皮带和道碴间的摩擦阻力,带动上料斗6的道碴自动向上移动至卸料口7。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安全性:上下道快捷方便,使用过程中稳固、不易翻到,传送过程中使用人员防电、防夹伤。

易操作性:组装方便简单,上下道程序简单,操作程序简单。

可维护性:各个部位能分装拆解,损坏能快速更换,零配件在普通市面上能够购买。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传送带的传输,只需要人工将曲线内股的多余道碴上到上料斗里,由传输带传输到曲线外股,直接撒落在碴肩上,减少人工从内股翻越线路搬运外股的作业内容,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