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84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接件,该联接件用于在两个彼此叠置的集装箱的角配件上连接这两个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尤其是在船的甲板上。



背景技术:

此外,这样的联接件由DE 102 388 95 A1已知。该联接件具有包括插入用的肩部的卡锁凸起部,所述肩部作为关于集装箱的角配件的卡锁面起作用。在此可能存在如下问题:相互卡锁的集装箱在它们相对运动时可能松开,因为肩部不能施加足够稳定的抵抗所述相对运动的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联接件,借助该联接件使彼此叠置的集装箱在其角配件处更可靠地连接,所述集装箱尤其是在船的甲板上。

所述任务按照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联接件来解决,该联接件用于在两个彼此叠置的集装箱的角配件上连接这两个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尤其是在船的甲板上,该联接件具有止挡板并且在该止挡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联接突出部,其中的第一联接突出部可安置在其中一个集装箱的角配件上,而另一联接突出部朝该集装箱的纵向方向看在侧面具有用于卡锁在另一集装箱的角配件中的卡锁凸起部,其中,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的远离卡锁凸起部的一侧上在从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到止挡板的过渡处布置有用于在角配件中导入卡锁凸起部的导入斜面,卡锁凸起部布置在卡锁元件上,所述卡锁元件可旋转运动地围绕以转动轴形式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连接,所述卡锁元件在卡锁凸起部上方具有第一旋转引导区段,所述第一旋转引导区段具有朝卡锁凸起部定向的布置在该第一旋转引导区段上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用于与角配件的开口的壁面接触,卡锁元件在导入斜面的区域中与卡锁凸起部相对置地具有第二旋转引导区段,所述第二旋转引导区段具有远离卡锁凸起部指向的布置在该第二旋转引导区段上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用于与角配件的区域接触,并且卡锁凸起部在第一旋转引导区段下方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角配件的区段接触的卡锁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布置方案使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卡锁状态,借助所述卡锁状态可产生特别良好地保持的力。同时,同样能够特别简单地进行导入、解锁和松开以及因此进行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旋转轴线平行于卡锁凸起部延伸。由此实现所期望的可活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具有开口,卡锁元件可旋转运动地布置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的开口中。由此提供一种特别稳定的联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卡锁面相对于接触面基本上成直角或比直角更小的角度布置。由此以简单的方式提供最佳的保持力。此外,由此以简单的方式改善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在卡锁面与接触面之间设有凹部。此外,由此以简单的方式改善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卡锁元件可旋转运动地布置在第一阻挡区段与第二阻挡区段之间。由此,不仅在导入时而且在取出时以简单的方式提供卡锁元件的必要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第一阻挡区段和第二阻挡区段布置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上,其中,第一阻挡区段和第二阻挡区段优选设置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的下侧上。由此以简单的方式提供必要的可运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第一旋转引导区段和第二旋转引导区段布置在卡锁元件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插入到集装箱的角配件中时卡锁元件可从第二阻挡区段运动到第一阻挡区段,其中,第二旋转引导区段优选布置在卡锁元件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插入到集装箱的角配件中时第二旋转引导区段使卡锁元件朝向第一阻挡区段运动或者保持与第一阻挡区段接触,直至第二旋转引导区段进入到角配件的开口中。由此以简单的方式保证可靠地引入到角配件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第一旋转引导区段和第二旋转引导区段布置在卡锁元件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插入到集装箱的角配件中时卡锁元件可从第一阻挡区段运动到第二阻挡区段,由此卡锁凸起部可与集装箱的角配件接合,其中,优选如此设计第一旋转引导区段,使得当导入斜面在卸下集装箱时沿着角配件运动时实现所述接合。由此以简单的方式保证可靠地与角配件卡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第一旋转引导区段和卡锁面布置在卡锁元件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从集装箱的角配件运动出来时卡锁元件可从第二阻挡区段运动到第一阻挡区段,其中,卡锁面优选布置在卡锁元件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从集装箱的角配件运动出来时卡锁面使卡锁元件朝向第一阻挡区段运动或者保持与第一阻挡区段接触,直至卡锁凸起部进入到角配件的开口中。由此以简单的方式保证可靠地从角配件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卡锁面在从集装箱的角配件中取出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期间至少局部地是用于卡锁元件的引导面和/ 或转动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当卡锁元件与第一阻挡区段接触时,第二旋转引导区段与导入斜面基本上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角配件的区段是在角配件的上侧与角配件的开口的壁面之间的角区段的区域中的倒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转动轴是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教导规定,卡锁元件在卡锁面下方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区段,所述至少一个引导区段优选以小于90°的角度相对于卡锁面布置。由此,在功能要求和运动要求的范畴内简化联接件到集装箱的角配件中的导入。

附图说明

接着借助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在此:

图1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的侧视图;

图2示出相对图1的另一侧视图;

图3示出相对图1的空间视图;

图4示出相对图1的剖视图;

图5示出相对图4的分解图;

图6a与图7至图13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卡锁元件的第一导入位置出发导入到集装箱的角配件中期间的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

图6b与图9至图13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从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卡锁元件的第二导入位置出发导入到集装箱的角配件中期间的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以及

图13至图19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从集装箱的角配件中松开期间的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5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在两个彼此叠置的集装箱(未示出)的角配件100上连接这两个集装箱的联接件10,所述集装箱尤其是在船的甲板上,该联接件具有止挡板11并且在该止挡板1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联接突出部12、13,其中的第一联接突出部13可安置在其中一个集装箱、尤其是上方的集装箱的角配件上。联接突出部 13在此构造使得在联接件10和上方的集装箱的角配件100之间实现稳定的、必要时甚至可活动的连接。这样的联接突出部13的构造是已知的。

另一下方的联接突出部12朝该集装箱的纵向方向看在侧面具有用于卡锁在另一集装箱、尤其下方的集装箱的角配件100中的卡锁凸起部14。在联接突出部12的远离卡锁凸起部14的一侧上在从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12到止挡板11的过渡处布置有用于在角配件中导入卡锁凸起部14的导入斜面17。

卡锁凸起部14布置在卡锁元件15上,所述卡锁元件围绕旋转轴线16可旋转运动地例如沿箭头方向A支承。为此,转动轴18设置在开口19中,所述转动轴例如是销。此外,联接突出部12具有开口20,卡锁元件15可旋转运动地布置在所述开口中。

卡锁元件15在卡锁凸起部14上方具有第一旋转引导区段22。该第一旋转引导区段此外具有朝卡锁凸起部14定向的接触面23,所述接触面用于与角配件100的开口103的壁面101接触。该接触面23 基本上平行于集装箱角配件100的壁面101设置、基本上竖直设置。接触面23不仅具有界定功能而且也还具有基于卡锁元件15的旋转的引导功能。

与卡锁凸起部14相对置地,卡锁元件15在导入斜面17的区域中具有第二旋转引导区段25,该第二旋转引导区段具有远离卡锁凸起部 14指向的布置在该第二旋转引导区段25上的第二接触面31,所述第二接触面用于与角配件100的一个区域接触。所述区域例如是角配件 100的角区段102,该角区段优选可以构造为倒棱107。

此外,卡锁凸起部14在第一旋转引导区段22下方具有用于与壁面101、例如角配件100在角配件的开口103的区域中的壁面101接触的卡锁面27。卡锁面27相对于接触面23基本上成直角或成比直角小的角度β布置。此外,在卡锁面27与接触面23之间优选设有凹部 21。该凹部使接触面23和卡锁面27在内侧106与壁面101之间的角部108的区域中的运动、尤其旋转运动变得容易。

在开口20的区域中,在联接突出部12上设有第一阻挡区段29 和第二阻挡区段32。与此对应地,卡锁元件15具有第一阻挡面30和第二阻挡面33,在将联接突出部12导入到角配件100中的某些阶段中或者在从该角配件松开时所述第一阻挡面与第一阻挡区段29接触,在将联接突出部12导入到角配件100中的某些阶段中或者在从该角配件松开时所述第二阻挡面与第二阻挡区段32接触。附加地,卡锁元件 15与阻挡区段32对应地可以具有凹部34。

第一旋转引导区段22和第二旋转引导区段25在此布置在卡锁元件15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12插入到集装箱的角配件100 中时卡锁元件15可从第二阻挡区段32运动到第一阻挡区段29,其中,第二旋转引导区段25优选布置在卡锁元件15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12插入到集装箱的角配件100中时第二旋转引导区段25使卡锁元件15朝向第一阻挡区段29运动或者保持与第一阻挡区段29 接触,直至第二旋转引导区段25进入到角配件100的开口103中。随后又能够实现沿相反方向的运动。

此外,第一旋转引导区段22布置在卡锁元件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12插入到集装箱的角配件100中时卡锁元件15可从第一阻挡区段29运动到第二阻挡区段32,由此卡锁凸起部14和在此尤其是布置在其上的卡锁面27可与集装箱的角配件100接合,其中,优选如此设计第一旋转引导区段22,使得当导入斜面17在卸下集装箱时沿着角配件100、在此尤其是沿着角区段102运动时实现所述接合。

第一旋转引导区段22和卡锁面27布置在卡锁元件15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12从集装箱的角配件100中运动出来时卡锁元件 15可从第二阻挡区段32运动到第一阻挡区段29,其中,卡锁面27 优选布置在卡锁元件15上,使得在所述另一联接突出部12从集装箱的角配件100中运动出来时卡锁面27使卡锁元件15朝向第一阻挡区段29运动或者保持与第一阻挡区段29接触,直至卡锁面27或卡锁凸起部14进入到角配件100的开口103中。

图6a与图7至图13示出在联接突出部12从卡锁元件15的第一位置出发插入到角配件100中时的各个运动阶段,在该第一位置中,第二阻挡面33最初与第二阻挡区段32接触。

图6b与图9至图13示出在联接突出部12从卡锁元件15的第二位置出发插入到角配件100中时的各个运动阶段,在该第二位置中,第一阻挡面30最初与第一阻挡区段29接触。

图13至图19示出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10从图13中的卡锁状态出发从集装箱的角配件100松开期间的各个运动阶段。

图6a示出联接突出部12到角配件100中的插入。在此,下方的联接突出部12接触角配件100的壁面10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沿箭头方向C下降到角配件100的开口103中。在此在图6a、7、8 中,与在下方的联接突出部12上的卡锁凸起部14相对置的接触面24 与开口103的壁面104接触。在沿箭头方向C下降时,接触面24在壁面104上向下运动。因此,第二旋转引导区段25的接触面31与倒棱107或角区段102接触(图7)。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联接件10继续下降时,卡锁元件15并且因此卡锁凸起部14沿箭头方向A围绕转动轴18旋转(见图7-9)。

如果卡锁元件15位于如下位置中,第二阻挡面33在该位置中与第二阻挡区段32接触(见图6a),则在沿箭头方向A旋转时第二阻挡面33从第二阻挡区段32松开,而联接件10沿箭头方向C下降(图7、图8)直至第一阻挡面30与第一阻挡区段29接触。

联接件10仅沿箭头方向C下降,直至导入斜面17达到与倒棱107 接触(见图9)。随后,除了沿箭头方向C的竖直下降运动之外,也进行沿箭头方向D的水平运动,由此在沿箭头方向C继续下降时接触面 24从壁面104松开并且从该壁面运动离开。

在图11中,第一旋转引导区段22到达开口103的壁面101。在继续沿箭头方向C下降时,导入斜面17还沿着倒棱107运动,并且同时下方的联接突出部水平地沿箭头方向D继续运动。由于第一旋转引导区段22达到与壁面101接触,卡锁凸起部15沿反向于箭头方向 A的箭头方向B围绕转动轴18旋转。通过沿箭头方向B的旋转,接触面23继续与壁面101接触并且卡锁面27同时靠近内侧106,直至该卡锁面基本上与内侧106接合(见图13),所述内侧例如构造成平行于角配件100的上侧105。

在沿箭头方向B旋转期间,第一阻挡面30同时从第一阻挡区段 29松开。同时,设置在凹部34上的第二阻挡面33朝向第二阻挡区段32运动,直至阻挡面33接触第二阻挡区段32。理想地,当卡锁面27 与内侧106处于锁止接合时,第二阻挡面33才与第二阻挡区段32接触。在此,接触面23与卡锁面27基本上彼此成直角或者成与壁面101 相对内侧106的布置结构对应的角度设置。

图6b示出备选情况,在该情况下,卡锁元件15已经位于如下位置中,在该位置中第一阻挡面30与第一阻挡区段29接触。在此,联接件10沿箭头方向C下降,其方式是,接触面24沿着壁面104运动,而卡锁元件15不必围绕转动轴18旋转。一旦倒棱107接触导入斜面 17,则开始卡锁元件15的根据图9-13的类似运动过程,如先前所说明的那样。

如果接触面24在联接件10导入到角配件100中时还未与壁面104 接合,则布置在卡锁凸起部14下方的接触面28与角区段102或倒棱 107接触,并且联接件10在沿箭头方向C继续下降时水平地反向于箭头方向D运动,直至接触面24达到与壁面104接触。随后,根据第一阻挡面30是否已经与第一阻挡区段29接触,进行先前所说明的运动过程。

在将联接件10沿箭头方向E从角配件100取出时,发生内侧106 与壁面101之间的角部108与卡锁面27的点接触,并且在接触面23 的区域中发生与壁面101的点接触,其方式是使卡锁元件15沿箭头方向A围绕转动轴18旋转,其中,第二阻挡面33同时从第二阻挡区段 32松开。同时联接件10也沿箭头方向F水平运动,由此接触面24朝壁面104运动。当第一阻挡面30已经到达第一阻挡区段29时,卡锁元件15围绕转动轴18沿箭头方向A的旋转结束。随后,接触面23 从壁面101松开。现在通过卡锁元件15的旋转来插入地布置的卡锁面 27滑动地沿着角部108继续运动,而联接件10沿箭头方向E继续从角配件100竖直地运动出来。卡锁面27在角部108上的沿着滑移还引起沿箭头方向F的水平运动。当卡锁面27从角部108离开时,沿箭头方向F的水平运动结束。从该时刻起,卡锁凸起部14完全位于角配件100的开口103中,并且联接件10可以沿箭头方向E从角配件中自由地运动出来。

在阻挡板11放在角配件的上侧105上期间,如先前所说明的那样并且由结构决定地,卡锁面27平行于角配件的内侧106地具有与该内侧的小的距离或者与该内侧接触。船运动或其他运输工具的竖直运动分量在此没有比可以开始如先前所说明那样的解锁过程时那么大。仅通过在卸下情况下有针对性的竖直向上运动能够克服通过卡锁面27 的卡锁,从而联接件10从角配件100运动出来,而不必手动地使卡锁元件15运动或解锁。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使上方的集装箱从下方的集装箱松开并且移开或者运走,联接件10以上方的联接突出部13导入并且固定在上方的集装箱的角配件中。

附图标记列表

10 联接件

11 止挡板

12 下方的联接突出部

13 上方的联接突出部

14 卡锁凸起部

15 卡锁元件

16 旋转轴线

17 导入斜面

18 转动轴/销

19 开口

20 开口

21 凹部

22 第一旋转引导区段

23 接触面

24 接触面

25 第二旋转引导区段

27 卡锁面

28 接触面

29 第一阻挡区段

30 第一阻挡面

31 第二接触面

32 第二阻挡区段

33 第二阻挡面

34 凹部

100 角配件

101 壁面

102 角区段

103 开口

104 壁面

105 上侧

106 内侧

107 倒棱

108 角部

A 箭头方向

B 箭头方向

C 箭头方向

D 箭头方向

E 箭头方向

F 箭头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