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352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越来越多,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承载工具,电梯内由于空间狭小,通常都没有放置座椅。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在电梯乘客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而老年人、孕妇或腿脚不便者在乘坐电梯时会存在摔倒等风险。

所以一些电梯内会增加便于老人乘坐的折叠椅。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折叠椅,包括椅座面板、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的顶部设有旋转固定式支架,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的一端与电梯壁固定相连,另一端套在折叠支架的顶部形成可旋转式连接。老人在乘坐电梯时可打开该折叠椅,坐在折叠椅上,提升了老人乘坐电梯时的安全。但是该折叠椅由于裸露在外,占用了电梯空间,减少了电梯最大乘坐人员的数量;同时在乘坐人员较多时,裸露在外的折叠椅容易刮伤乘坐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占电梯空间的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壁和折叠座;所述电梯轿厢壁上具有能容纳折叠座的空腔;所述折叠座处于收缩状态时,该折叠座正好位于此空腔内,且折叠座的外表面与电梯轿厢壁的外表面齐平;所述折叠座的内端与所述电梯轿厢壁铰接;所述电梯轿厢壁上具有使所述折叠座向下打开至水平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电梯轿厢壁上设置有预开启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开启装置包括杠杆、压块、滑轨、定位块;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空腔的顶壁上,所述压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在位于空腔内的电梯轿厢壁上,且杠杆的顶端与压块贴合,杠杆的底端与折叠状态的折叠座贴合;所述滑轨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折叠座内端向远离折叠座方向延伸的连接板和固定在电梯轿厢壁空腔内壁上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位于水平位置的连接板的上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设置在折叠座侧壁上的容纳连接杆的凹槽和设置在凹槽内的滑动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电梯轿厢壁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伸入滑动槽且可在滑动槽内滑动,当折叠座处于水平打开状态时,所述连接臂位于滑动槽的最左端;所述滑动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臂的滑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的顶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轿厢壁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壁上的空腔,当折叠座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座正好位于该空腔内,与电梯轿厢壁形成整体,不占用电梯空间,且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壁上的预开启装置,当有人使用该折叠座时,按压该预开启装置,就能很方便的打开该折叠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电梯轿厢壁,2-折叠座,3-杠杆,4-压块,5-滑轨,6-定位块,7-连接块,8-压板,9-连接杆,10-凹槽,11-滑动槽,12-连接臂,13-弹性件,14-保护层,10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壁1和折叠座2;所述电梯轿厢壁1上具有能容纳折叠座2的空腔101;所述折叠座2处于收缩状态时,该折叠座2正好位于此空腔101内,且折叠座2的外表面与电梯轿厢壁1的外表面齐平;所述折叠座2的内端与所述电梯轿厢壁1铰接;所述电梯轿厢壁1上具有使所述折叠座2向下打开至水平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电梯轿厢壁1上设置有预开启装置。

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壁1上的空腔101,当折叠座2处于折叠状态时,该折叠座2正好位于该空腔101内,折叠座2与电梯轿厢壁1的外表面齐平,使折叠座2与电梯轿厢壁1形成一个整体,不占用电梯空间;当电梯内乘坐人员较多时,折叠座2也不会刮伤乘坐人员。折叠座2的内端是指当折叠座2处于水平位置时,折叠座2上靠近电梯轿厢壁1的那一端,所述折叠座2的内端通过铰链与电梯轿厢壁1连接,使人们能向上折叠或向下打开折叠座2。通过设置定位机构,使折叠座2能向下打开至水平位置,方便人们乘坐;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壁1上的预开启装置,当有人使用该折叠座2时,按压该预开启装置,就能很方便的打开该折叠座2进行乘坐。

所述预开启装置可以是设置在折叠座2外表面的把手,通过提拉把手而打开折叠座2。作为优选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预开启装置设置在折叠座2上方的电梯轿厢壁1上,所述预开启装置包括杠杆3、压块4、滑轨5、定位块6;所述滑轨5固定在所述空腔101的顶壁上,所述压块4与滑轨5滑动配合;所述杠杆3的中部铰接在位于空腔101内的电梯轿厢壁1上,且杠杆3的顶端与压块4贴合,杠杆3的底端与折叠状态的折叠座2贴合;所述滑轨5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块6。

使用时,按压压块4使其沿着滑轨5向空腔101内运动,压块4推动杠杆3的顶端运动,同时该杠杆3的底端推动折叠座2的顶部以打开折叠座2。作为优选方式,该杠杆3的顶部与所述空腔10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3,通过弹性件13的回弹作用,使压块4回到滑轨5的外端部,所述滑轨5端部的定位块6可保证该压块4不会从滑轨5上脱落,该弹性件13可以是压缩弹簧或其他可压缩的橡胶弹性部件等,该压缩弹簧或橡胶弹性部件的形变应能保证该折叠座2处于刚刚打开状态,防止折叠座2突然打开而碰伤乘坐人员,然后再将折叠座2打开至水平位置。

当折叠座2打开至水平位置时,该折叠座2通过定位机构使其固定在水平位置;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折叠座2内端向远离折叠座2方向延伸的连接板7和固定在电梯轿厢壁1空腔101内壁上的压板8;所述压板8的下表面与位于水平位置的连接板7的上表面贴合。通过压板8对折叠座2形成定位,该压板8也可以由电梯轿厢壁1一体形成。

图4至图6给出了另一种电梯折叠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采用了另一种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9,设置在折叠座2侧壁上的容纳连接杆9的凹槽10和设置在凹槽10内的滑动槽11;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与电梯轿厢壁1铰接,连接杆9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连接臂12,所述连接臂12伸入滑动槽11且可在滑动槽11内滑动,当折叠座2处于水平打开状态时,所述连接臂12位于滑动槽11的最左端;所述滑动槽1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臂12的滑动距离。通过设置凹槽10,当折叠座2处于折叠位置时,该连接杆9位于该凹槽10内,防止连接杆9刮伤乘坐人员。为减小连接臂12在滑动槽11内的阻力,该连接臂12为圆柱形,且其直径略小于该滑动槽11的内径;该滑动槽11的长度保证使折叠座2从打开状态到折叠状态时该连接臂12能在该滑动槽11内自由移动。

所述电梯轿厢壁1外表面还设置有金属保护层14,对电梯轿厢壁1进行保护,防止人们在乘坐电梯过程中损坏电梯轿厢壁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