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352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饮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盖体的饮料容器,该盖体能够以安装有密封垫的密封垫安装姿势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的容器口部,在该装配状态下,能实现防止液体自饮料容器主体内泄漏的密封状态。



背景技术:

广泛公知有一种包括用于收纳饮料的饮料容器主体和装配于该饮料容器主体的容器口部的盖体的饮料容器。

在相对于饮料容器主体装配盖体之际,通常采用以下构造:在饮料容器主体的外侧部设置外侧螺纹接合部,在盖体的内侧部设置内侧螺纹接合部,能够将盖体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在盖体上能够固定安装内塞,在内塞的容器口部侧设置密封垫安装部,在该密封垫安装部安装了密封垫的密封垫安装姿势下,将盖体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而将容器口部密封。由此,能够防止饮料自饮料容器主体泄漏。即,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下安装有密封垫的盖体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的容器口部而实现密封状态。

在专利文献1中,密封垫16是出于该目的而设置的密封垫,密封垫16安装于在密封垫按压凸缘14之下设置的密封垫装配凸缘15。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饮料容器的塞体中,出于该目的而设置有密封垫33。密封垫33安装于密封构件装配部32。

密封垫安装部附近的形态不会与上述密封垫16、33的拆卸、安装相关联地发生变化。

这些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均利用多个零件来构成盖体,能够进行盖体的拆解、组装,从而提高各零件的清洗性,由此能够保持盖体的清洁,其维护性也良好。在维护之际,还能够将密封垫(所谓的塞密封垫)拆卸下来。

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具有拆解构造的盖体,其维护性提高,但另一方面,会产生用于进行拆解、组装的作业,从而具有在组装盖体时产生零件的安装遗漏这样的问题。

因此,为了防止忘记安装内塞,采用一种在未组装内塞的状态下无法将盖体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那样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04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36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塞密封垫也被拆卸下来的情况下,有时会忘记将该塞密封垫安装于内塞。

对于塞密封垫,若在将盖体装配于容器口部之前没有将盖体翻过来用眼睛观察,那么这之后使用者没有机会知道是否忘记安装塞密封垫。因此,在使用时,存在因忘记安装塞密封垫而产生泄漏等问题的情况。即,在内塞本身安装于盖体内、但忘记安装密封垫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能够防止液体泄漏的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课题在于,鉴于该实际情况而提供一种饮料容器,采用该饮料容器,能够可靠地安装用于将饮料容器主体的容器口部密封的密封垫,且不会由于忘记安装密封垫而产生泄漏等意料之外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一种饮料容器,其包括盖体,该盖体能够在安装有密封垫的密封垫安装姿势下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的容器口部,在该装配状态下,能实现防止液体自饮料容器主体内泄漏的密封状态,其中,所述盖体构成为在所述密封垫被拆卸下来的密封垫拆卸姿势下,成为与所述密封垫安装姿势不同的姿势,在所述密封垫拆卸姿势下,对于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容器口部的装配而言,无法进行能实现所述密封状态的装配。

采用本结构,在盖体处于密封垫拆卸姿势的状态下,无法将盖体装配于容器口部而实现密封状态。饮料容器的使用者在欲装配盖体的阶段,会认识到盖体本身无法组装于饮用容器主体(在该情况下当然不会成为密封状态)或者无法达到密封状态,从而能够想起有可能处于密封垫被拆卸下来的状态,需要安装密封垫。结果,能够解决在未安装有密封垫的状态下盖体被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而导致液体自饮料容器内部泄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在所述盖体上设有阻止部,该阻止部能在所述密封垫拆卸姿势下阻止所述盖体装配于所述容器口侧。

根据本结构,在欲将盖体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的阶段,阻止部阻止向所述容器口侧装配盖体,由此能够实现阻止在密封垫拆卸姿势下的盖体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容器口部构成为共有中心轴线的圆筒状构件,所述阻止部阻止所述盖体沿着所述中心轴线向所述容器口侧移动。

根据本结构,在欲将盖体装配于容器口部的阶段,阻止部阻止盖体在沿着共同的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因此,成为无法装配盖体的状态,由此不会在未安装有密封垫的状态下使用饮料容器(因而,不会产生泄漏等问题)。并且,由于无法装配盖体,因此,使用者能够想到有可能忘记安装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盖主体,其具有能螺纹接合于所述容器口部的螺纹接合部;内塞,该内塞能够固定于该盖主体,在该内塞上设有供所述密封垫安装的密封垫安装部;以及固定控制部件,通过将所述密封垫安装于所述密封垫安装部,从而该固定控制部件成为能将所述内塞固定于所述盖主体的密封垫安装姿势,通过将所述密封垫自所述密封垫安装部拆卸下来,从而该固定控制部件成为自所述盖主体解除了所述内塞的密封垫拆卸姿势。

采用本结构,通过在原本为将安装有密封垫的内塞固定于盖主体的结构的盖体上设置固定控制部件,从而在密封垫被拆卸下来的状态下,自盖主体解除内塞,实质上无法固定。例如,如后述的实施方式所示那样,成为内塞能够相对于盖主体在周向上旋转的状态。结果,通过该解除状态,使用者能够知道有可能未安装密封垫,从而能够认识到需要安装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固定控制部件包括:摆动构件,其设于所述内塞,能在密封垫安装姿势与密封垫拆卸姿势之间摆动;以及突出部,其设于所述盖主体,在所述摆动构件上设有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随着所述摆动构件的摆动,该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的位置在容许位置和限制位置之间变换,其中,该容许位置在密封垫安装姿势下容许所述突出部移动至能够与该摆动构件卡合固定的位置,该限制位置在密封垫拆卸姿势下限制所述突出部移动至能够与该摆动构件卡合固定的位置。

利用设于盖主体侧的突出部和设于内塞侧的摆动构件来构成用于对内塞相对于盖主体的固定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卡合固定或者使其无法卡合固定)的固定控制部件,通过在该摆动构件上设置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能够随着摆动构件的摆动而实现之前说明的姿势变更,进而能够实现固定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盖主体和所述内塞构成为共有中心轴线的圆筒状构件,在自所述密封垫拆卸姿势向所述密封垫安装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过程中,所述摆动构件的所述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沿径向进行位移,且所述突出部在所述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上进行位移。

采用本结构,在利用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和突出部来构成固定控制部件的情况下,采用通过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的径向上的移动来使该部位在容许位置与限制位置之间进行位移的结构,能够实现与沿着中心轴线的轴线方向接近的突出部之间的干涉、非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盖主体和所述内塞构成为共有中心轴线的圆筒状构件,在所述摆动构件成为所述密封垫安装姿势的状态下,使所述盖主体相对于所述内塞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或沿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内塞固定于所述盖主体。

采用本结构,在利用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和突出部来构成固定控制部件时,在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位于容许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盖主体相对于内塞绕中心轴线旋转或者沿轴线方向移动,能够实现内塞相对于盖主体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对于所述固定的动作,在所述盖主体相对于所述内塞进行移动的方向上的顶端侧中的、比所述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靠顶端侧的位置设有固定用端部,通过所述移动,所述突出部和所述固定用端部相卡合。

采用本结构,在利用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和突出部来构成固定控制部件的情况下,不仅具有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还在盖主体的旋转移动方向上的顶端侧具有固定用端部,能够在该固定用端部与突出部之间实现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盖体构成为包括盖主体和内塞,该盖主体具有能螺纹接合于所述容器口部的螺纹接合部,该内塞固定于该盖主体,并且,在所述内塞上具有供所述密封垫安装的密封垫安装部,在所述密封垫拆卸姿势下,所述盖主体和所述内塞成为两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发生变化的非固定状态。

采用本结构,在未安装有密封垫的密封垫拆卸姿势下,盖主体和内塞成为非固定状态,例如,即使在两者以某种程度组合起来的状态下,由于两者间成为非固定状态,因此,使用者在组装时也容易认识到该非固定状态,从而能够想起忘记组装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在于,之前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独特的所述固定控制部件包括绕设于所述内塞的摆动轴摆动自如的摆动构件和设于所述盖主体的突出部,所述盖主体和所述内塞构成为共有中心轴线的圆筒状构件,在所述密封垫拆卸姿势下,所述盖主体和所述内塞成为两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发生变化的非固定状态,在所述密封垫安装姿势下的所述摆动构件的姿势位置,使所述盖主体相对于所述内塞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从而将所述内塞固定于所述盖主体。

采用本结构,在密封垫拆卸姿势下,由于盖主体和内塞成为非固定状态,因此,使用者实质上难以进行安装盖体的操作。与此相对,在设成密封垫安装姿势的状态下,由于能够完成盖主体与内塞之间的固定,因此能够与密封垫的安装相伴随地向盖体的安装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还能够是,所述盖体构成为包括盖主体和内塞,该盖主体具有能螺纹接合于所述容器口部的螺纹接合部,该内塞固定于该盖主体,并且,在所述内塞上具有供所述密封垫安装的密封垫安装部,在所述密封垫拆卸姿势下,盖体顶面和所述内塞的顶面位于不同的位置,在这两个顶面之间具有台阶。

若采用该结构,则在只能组装到盖体顶面与内塞的顶面之间存在台阶的状态的情况下,使用者会通过该状况意识到处于密封垫被拆卸下来的状态,能够寻找其原因并加以解决(在密封垫被拆卸下来的情况下,能够安装密封垫)。

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能够可靠地安装用于将饮料容器主体的容器口部密封的密封垫,得到了不会由于忘记安装密封垫而产生意料之外的泄漏等的饮料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饮料容器的纵剖视图。

图2是盖体的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密封垫拆卸姿势下的内塞与盖主体之间的配合状态的盖体立体图。

图4(a)、图4(b)是图3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和横剖视图。

图5是表示密封垫安装姿势下的内塞与盖主体之间的配合状态的盖体立体图。

图6(a)、图6(b)是图5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和横剖视图。

图7是将内塞固定于盖主体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横剖视图。

图8(a)、图8(b)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密封垫;20、盖主体;22、板保持件;22b、开口(盖体的暴露开口、连通孔);22c、板保持件的顶面;23、突出部;30、内塞;31、内塞主体;31a、密封垫安装部;32、内塞帽;32a、内塞帽的顶面(内塞的顶面、顶面的一部分);35、隔热空间;40、摆动构件;41、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2、固定用端部;400、摆动构件;400a、阻止部;100、饮料容器;101、饮料容器主体;101a、容器口部;102、盖体;102a、螺纹接合部;M、固定控制部件(23、40);Z、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图1~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附图,图8(a)、图8(b)是另一实施方式的附图。

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容器100构成为包括饮料容器主体101和螺纹接合地装配于该饮料容器主体101的盖体102,盖体102能够以在盖体102上安装了密封垫10的状态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101的容器口部101a,在该装配状态下,能实现防止液体自饮料容器主体101内泄漏的密封状态。

该装配操作是通过使盖体102螺纹接合于在饮料容器主体101的容器口部101a的外周侧设置的外侧螺纹接合部101b来进行的。

图1是完成了螺纹接合装配操作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

也可由图1明确的是,在饮料容器主体101的上部设有容器口部101a,该容器口部101a的最小直径部位成为被安装于盖体102的密封垫10密封的密封部101c。密封垫10是形成为通用的圆环状的塞密封垫。

也可由图1、图2明确的是,盖体102构成为包括:盖主体20,在该盖主体20的内侧面具有与容器口部101a的外侧螺纹接合部101b螺纹接合的内侧螺纹接合部20a;以及内塞30,其固定于该盖主体20。

在盖主体20的顶面部位,以夹着装饰板21的状态卡合有板保持件22,在盖主体20的内部卡合固定有内塞30。板保持件22的盖主体顶面22c连同内塞帽32的顶面32a一起成为盖体102的“顶面”。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作为后者的内塞帽32的顶面32a称作“顶面的一部分”。

内塞30包括内塞主体31和内塞帽32,内塞主体31的上部设为能卡合于盖主体20的构造,在内塞主体31的下部设有供密封垫10安装的密封垫安装部31a(参照图1)。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通过以在盖体102上安装有密封垫10的密封垫安装姿势将盖体102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101,从而实现密封状态,在自盖体102拆下密封垫10(换言之未安装有密封垫10)的密封垫拆卸姿势下,即使将盖体102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101,也无法实现密封状态。

在第1实施方式中,与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是固定还是非固定相对应地,来决定是实现了密封状态还是无法实现密封状态。即,在内塞30固定于盖主体20的固定状态下能够实现密封状态,在内塞30未固定于盖主体20的非固定状态下无法实现密封状态。

在此所言的、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的固定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即:使内塞30在沿着盖主体20的中心轴线Z的轴线方向Z1上抵接于盖主体20,并使内塞30绕该中心轴线Z相对于盖主体20旋转。

以下,使用图3~图7说明这些结构。

图3、图4(a)、图4(b)是密封垫拆卸姿势下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3)、纵剖视图(图4(a))、以及横剖视图(图4(b))。

图4(b)是从盖体102的底面侧观察盖体102所得到的仰视图,将该图所示的IVa-IVa剖面表示在图4(a)中。

在该密封垫拆卸姿势下,内塞30和盖主体20在轴线方向Z1上彼此离开而无法固定。

图5、图6(a)、图6(b)是密封垫安装姿势下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5)、纵剖视图(图6(a))、以及横剖视图(图6(b))。

图6(b)也是自盖体102的底面侧观察盖体102所得到的仰视图,将该图所示的VIa-VIa剖面表示在图6(a)中。

在该密封垫安装姿势下,内塞30和盖主体20在轴线方向Z1上相抵接,能够得到等待沿中心轴线Z的周向R进行旋转操作的状态、以及内塞30和盖主体20相对旋转而实现了固定的状态这两个状态。

图7是完成相对旋转操作而完成将内塞30固定于盖主体20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横剖视图,该状态下的纵剖视图是之前说明的图1。

在这些图中,附图标记Z表示构成基本上构成为圆筒状构件的盖体102的构件(盖主体20、装饰板21、板保持件22、内塞30(包括内塞主体31和内塞帽32))的中心轴线,附图标记Z1表示沿着中心轴线Z的方向,附图标记D表示该中心轴线Z的径向,并且,附图标记R被定义为绕中心轴线Z的方向,表示在内塞主体31相对于盖主体20旋转固定的情况下盖主体20相对于内塞主体31转动的方向。由于图4(b)、图6(b)是仰视时的主要部分横剖视图,因此,图4(b)、图6(b)所示的方向与图2等所示的方向相反。

以下,首先,说明密封垫安装姿势下的通用的盖体102的组装。

如图2所示,盖体102构成为盖主体20、内塞主体31以及内塞帽32共有中心轴线Z的圆筒状构件。并且,盖体102构成为,内塞主体31和内塞帽32能够借助设于内塞主体31的中间内周侧卡合部31b相嵌合,内塞主体31和盖主体20能够借助设于内塞主体31的上部外周侧卡合部31c进行卡合固定。该上部外周侧卡合部31c与设于盖主体20的被卡合部20c相卡合,从而防止内塞30向轴线方向Z1下侧脱出。

在此,对于卡合而言,基本上是,通过对沿着中心轴线Z的轴线方向Z1上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来确保两者相卡合时在轴线方向Z1上的位置关系,之后,通过在周向R上进行相对转动,从而完成两者间的卡合固定。

关于内塞相对于盖主体的卡合固定

如上述那样,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的固定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使内塞30在沿着盖主体20的中心轴线Z的轴线方向Z1上抵接于盖主体20(轴线方向定位),然后使内塞30绕该中心轴线Z旋转(周向定位)。

轴线方向定位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的,即:在图3~图6(a)、图6(b)所示的周向R上的、内塞30与盖主体20之间的相对相位关系中,上部外周侧卡合部31c在设于盖主体20的卡合用相位调整孔20b的引导下沿轴线方向Z1移动,使上部外周侧卡合部31c位于比被卡合部20c靠轴线方向Z1侧(图2中的上侧)的位置。

因而,该定位防止内塞30向轴线方向Z1下侧脱出。其中,如之后所示,沿该轴线方向Z1的移动能够在安装有密封垫10的情况下进行,但在密封垫10被拆卸下来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该沿轴线方向Z1的移动。

周向定位固定是通过将内塞30自图6(b)所示的内塞30与盖主体20之间的相对相位关系转动至图7所示的相对相位关系来实现的。利用该周向定位,使设于盖主体20的突出部23越过设于内塞主体31的摆动构件40的固定用端部42,实现卡合固定。

如图7所示,在卡合固定中,在周向上,自盖主体20的内周面下垂形成的突出部23的转动基端侧被摆动构件40的固定用端部42定位,转动顶端侧被之前在图2中说明的被卡合部20c定位。

关于内塞主体与内塞帽之间的卡合固定

内塞帽32由弹性构件(例如有机硅材料)构成,因此,内塞帽32与内塞主体31之间的卡合能够通过在沿着中心轴线Z的轴线方向Z1上的嵌入来进行。

具体而言,通过使内塞帽32弹性收缩并嵌入于在内塞主体31的嵌入孔31h设置的上部内周侧卡合部31b之间,能够完成两者的嵌合(卡合的一种)。如图4(a)、图4(b)、图6(a)、图6(b)所示,在使内塞帽32嵌合于内塞主体31的状态下,两者的内部成为隔热空间35。

关于内塞帽相对于盖体的卡合固定

如之前所示,由于内塞帽32由弹性变形构件构成,因此,内塞帽32相对于盖体102的卡合固定能通过使内塞帽32弹性收缩并嵌入于构成盖体102的盖主体20和板保持件22的孔22b(本实用新型的“连通孔”)来进行。

接下来,说明同与密封垫10的安装、拆卸相对应的、盖体102相对于饮料容器主体101的装配有关的结构。

如图2所示,在内塞主体31的外周且是在周向上的规定相位位置设置有绕与中心轴线Z正交的摆动轴a摆动自如的摆动构件40。

如图4(a)所示,该摆动构件40在比其摆动轴a靠下侧的轴线方向Z1基端侧被作为施力构件的弹簧45向径向D外径侧施力。

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摆动构件40在比其摆动轴a靠上侧的轴线方向Z1的顶端侧,包括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和固定用端部42。

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的横截面构成为,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的靠周向R基端侧的部分在径向上较长,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的靠周向R顶端侧的部分在径向上较短。因而,该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在其内径侧的面上具有随着朝向周向R顶端侧去而靠向外径侧的引导倾斜面41a。

该周向R如上述那样被定义为绕中心轴线Z的方向,该周向R是在将盖主体20相对于内塞主体31旋转固定的情况下盖主体20相对于内塞主体31转动的方向,是装配盖主体20时的螺纹接合方向(以下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固定用端部42的横截面构成为,固定用端部42的靠周向R基端侧的部分在径向上较短,固定用端部42的靠周向R顶端侧的部分在径向上较长。因而,该固定用端部42具有随着朝向其外径侧、周向R顶端侧去而向外径侧伸出的引导倾斜面42a。

如图3~图6(a)、图6(b)所示,在盖主体20的内周且是在周向上的规定相位位置设有向下方(内塞主体31侧)突出的突出部23。

该突出部23的横截面构成为,突出部23的靠周向R基端侧的部分在径向上较长,突出部23的靠周向R顶端侧的部分在径向上较短。结果,该突出部23在其外径侧具有引导倾斜面23a。

并且,摆动构件40在之前说明的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与固定用端部42之间设有能够供所述突出部23随着盖主体20的转动而进入的中间进入部d(参照图2、图3)。

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在第1实施方式的饮料容器100中,将固定控制部件M设于内塞30与盖主体20之间。在使用图3~图7的说明中,对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的固定过程进行说明,该过程中的固定控制部件M发挥以下功能,即:在密封垫安装姿势下,能够将内塞30固定于盖主体20,在密封垫拆卸姿势下,无法将内塞30固定于盖主体20。

以下,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3、图4(a)、图4(b)所示的内塞30与盖主体20之间的相对关系是,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处于摆动至径向D上的内径侧的位置(限制位置)的“密封垫拆卸姿势”,图5、图6(a)、图6(b)所示的内塞30与盖主体20之间的相对关系是,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处于摆动至径向上的外径侧的位置(相对于突出部23退避的退避位置,成为本实用新型的容许位置)的“密封垫安装姿势”。

在这些图中,内塞30的周向R上的相位与盖主体20的周向R上的相位相同,在欲将内塞30安装于盖主体20时,两者最初被引导至该相对相位。

关于限制位置

在所述限制位置处,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位于突出部23的下方,两者利用它们的头部相抵接,从而限制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在轴线方向Z1上的移动。即,内塞30无法充分进入到盖主体20内。在该轴线方向相对位置处,对于上部外周侧卡合部31c和设于盖主体20的被卡合部20c,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作为前者的上部外周侧卡合部31c无法位于作为后者的被卡合部20c的轴线方向Z1上侧,因此,在两者间沿周向R的移动被阻止,其结果,无法将内塞30安装于盖主体20。

并且,如图3、图4(a)所示,在该状态下,内塞帽32的顶面32a位于相对于盖主体顶面22c在轴线方向Z1上沉入的退避位置。换言之,出现台阶而未成为一个面。因而,在该状态下,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获知未安装有密封垫10的情况。

关于容许位置

在所述容许位置处,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位于自突出部23的下方向径向D外侧退避了的位置,两者未利用它们的头部相抵接而容许在轴线方向Z1上的移动。即,比较图4(a)与图6(a)可知,盖主体20向摆动构件40侧(换言之是内塞30侧)下降,设于内塞主体31的定位突起31d抵接于盖主体20的规定部位。

另外,如图5、图6(a)所示,在该状态下,内塞帽32的顶面32a能够进入到与盖主体顶面22c处于同一平面的位置。其中,相对于之前说明的中间进入部d而言,突出部23的径向上的厚度形成得较薄,因此,内塞30还能相对于盖主体20晃动(两者间的相对位置能发生变化的非固定状态的一种)。结果,即使在该状态下,使用者也能够容易地获知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的卡合固定未完成。

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控制部件M包括绕设于内塞30的摆动轴摆动自如的摆动构件40和设于盖主体20的突出部23。

另外,成为如下构造:在自密封垫拆卸姿势向密封垫安装姿势进行姿势变更的过程中,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沿径向进行位移,且在中心轴线Z的轴线方向上接近突出部23地进行移动。

关于内塞相对于盖主体的固定

以上是内塞30进入到盖主体20内并与盖主体20相抵接的状况,在要向饮料容器主体101安装盖体102的情况下,需要将内塞30固定于盖主体20。

对于利用固定控制部件M进行将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固定的操作,使用者在进行该操作时,使盖主体20相对于内塞30沿周向R相对旋转。盖体102的横截面自图6(b)所示的状态成为图7所示的状态。

比较图7与图6(b)可知,通过该相对旋转操作,自盖主体20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23旋转而越过摆动构件40的固定端部42,内塞30在周向R上卡合固定于盖主体20。轴线方向Z1上的固定是通过之前说明的、设于内塞主体31的上部外周侧卡合部31c和设于盖主体20的被卡合部20c之间的卡合以及设于内塞主体31的定位突起31d和盖主体20之间的抵接来实现的。

在该结构中,在盖主体20相对于内塞30旋转移动的方向上的顶端侧中的、比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靠顶端侧的位置具有固定用端部42,通过旋转移动,突出部23越过固定用端部42而完成周向R上的卡合固定。

因而,之前说明的固定控制部件M构成为,在摆动构件40上具有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随着该摆动构件40的摆动,该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的位置在容许位置和限制位置之间变换,其中,该容许位置在密封垫安装姿势下容许突出部23移动至能够与该摆动构件40(具体而言为固定端部42)相卡合的位置,该限制位置在密封垫拆卸姿势下限制突出部23移动至能够与该摆动构件40相卡合的位置。此处的卡合是本段落所记载的卡合固定。

该卡合固定的解除是通过随着密封垫10的拆卸而使固定端部42自能够卡合固定的位置(图7所示的位置)向内径侧摆动来实现的。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控制部件M具有以下功能:通过将密封垫10安装于密封垫安装部31a,从而成为能将内塞30固定于盖主体20的密封垫安装姿势,通过将密封垫10自密封垫安装部31a拆卸下来,从而成为自盖主体20解除了内塞30的密封垫拆卸姿势。

以上是对饮料容器100的构造和主要功能部位的说明,以下,按照盖体102的组装、向容器主体101装配盖体102的顺序来说明该使用操作步骤。

关于盖体的组装

在盖体102的组装中,在内塞30上安装密封垫10之后,将内塞30固定于盖主体20,从而能够将盖体102装配于容器主体101。

关于内塞的组装

将内塞帽32自上部侧插入并嵌合于安装有摆动构件40的内塞主体31,并在密封垫安装部31a上安装密封垫10,从而完成内塞30的组装。

在该完成状态下,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位于容许设于盖主体20的突出部23进行下降移动的容许位置(参照图5、图6(a)、图6(b))。

在该状态下,能够使在上部卡合有内塞帽32的内塞30进入到盖主体20内。因此,内塞30能够不受摆动构件40阻碍地固定于盖主体20(参照图5、图6(a)、图6(b))。

因此,能够将在盖主体20固定有内塞30的盖体102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101。解除装配是相反的过程。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用新型的饮料容器100构成为,包括能够在安装有密封垫10的密封垫安装姿势下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101的容器口部101a的盖体102,盖体102构成为,能设成密封垫10被拆卸下来的密封垫拆卸姿势和安装有密封垫10的安装姿势这样不同的姿势,在密封垫拆卸姿势下,盖体102无法装配于容器口部101a。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

(1)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摆动构件40上设置了固定用端部42和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该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在密封垫10被拆卸下来的状态下利用头部的抵接来阻止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在轴线方向Z上的移动,但也如之前说明那样,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的固定是在达到图7所示的周向R上的相对相位后的阶段完成的。

在此,在图3、图4(a)、图4(b)所示的状态下,固定用端部42位于径向D上的内径侧,随着密封垫10的安装,摆动构件40发生摆动,起初,使固定用端部42向外径侧移动,成为固定用端部42在该摆动状态下的径向D上的位置处与突出部23在周向R上干涉的位置关系。然后,随着盖主体20的转动而完成图7所示的卡合固定。

即,当设想在摆动构件40上不设置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而仅设置固定用端部42的构造时,在密封垫10被拆卸下来的密封垫拆卸姿势下,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在周向R上处于自由状态。另一方面,在安装有密封垫10的密封垫安装姿势下,虽然内塞30在某种程度上组装于盖主体20,但在两者间还存在间隙。然后,开始对盖主体20进行旋转操作,如图7所示那样,使突出部23在周向R上越过固定用端部42而卡合固定于固定用端部42。该旋转卡合固定是以内塞30相对于盖主体20进入到图5、图6(a)、图6(b)所示的轴线方向Z1上的位置为前提的,之前说明的轴线方向Z1上的定位的完成成为该旋转卡合固定的前提。

以上,在设想成这样的、在摆动构件40上仅设置固定用端部42的构造中,在密封垫10被拆卸下来的状态下,由于固定用端部42位于内径侧,因此无法进行两者的卡合固定(第2实施方式)。于是,使用者认识到该非固定状态,能够想起需要安装密封垫10。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固定控制部件M包括绕设于内塞30的摆动轴摆动自如的摆动构件40和设于盖主体20的突出部23,并采用如下构造:在密封垫拆卸姿势下,盖主体20和内塞30成为两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发生变化的非固定状态,在密封垫安装姿势下的摆动构件40的姿势位置,使盖主体20相对于内塞30绕中心轴线Z旋转,从而将内塞30固定于盖主体20。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盖体102包括盖主体20和内塞30且以这两个构件为中心来构成盖体102的例子,但也可以构成为,将第1实施方式中的盖主体20和内塞30一体化,在该盖主体和内塞的一体化物上设置之前说明的密封垫安装部31a和摆动构件40。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例子:为了构成盖体102,将盖主体20和内塞30这两个构件构成为彼此独立的构件,在这些彼此独立的构件未被固定的状态下,无法将盖体102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101。然而,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不管使两者为彼此独立的构件还是使两者成为一体,盖体102均能设成密封垫安装姿势和密封垫拆卸姿势这两个姿势,这两个姿势为不同的姿势,仅在前者的姿势下能够将盖体102装配于饮料容器主体101。

在图8(a)、图8(b)中示出了这样的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

图8(a)示出之前说明的盖体102的密封垫拆卸姿势,图8(b)示出盖体102的密封垫安装姿势。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使饮料容器主体101的容器口部101a的构造为较薄的环状构造,在与之前说明的摆动构件基本上相同结构的摆动构件400的下侧的外径侧设置有阻止部400a,该阻止部400a用于在密封垫拆卸姿势下防止盖体102沿着中心轴线Z向容器口部101a侧移动。

通过如此构成,也可以设成利用摆动构件400来阻止饮料容器主体101进入盖体102的结构。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如上述另一实施方式2所示,还能够构成为在盖主体和内塞的一体化物上设置密封垫安装部31a和摆动构件400。

在之前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设于摆动构件40的移动限制用摆动端部41实质上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言的阻止部发挥作用。

(4)在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弹性变形构件来构成整个内塞帽32的例子,但也可以仅使内塞帽32与板保持件22之间能进行伴随有弹性变形的嵌合。并且,能如此弹性变形的部位也可以是内塞帽32的与板保持件22相接触的外周部位。

(5)在之前说明的饮料容器中,盖体102相对于饮料容器主体101的装配是通过两者间的螺纹接合来进行的,但由于密封状态通过密封垫10来实现,因此,也能够为螺纹接合以外的其他的装配方式。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盖主体20、板保持件22上设置了中心轴线Z方向上的孔(之前说明的开口22b),但该孔只要使内塞30经由该开口暴露即可,并非一定要位于盖体顶面22c,只要为能够自盖体102的侧部等处的任意的开口确认内塞30的至少一部分的构造即可。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主体20与内塞30在中心轴线Z方向上进行定位之后,绕该中心轴线进行转动而实现了盖主体20与内塞30之间的卡合固定,但对于两者的卡合方向,只要能够进行卡合固定即可,不论方向顺序等如何,也可以采用在中心轴线Z方向上进行固定的构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