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防水、防震文物襄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1501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防水、防震文物襄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防水、防震文物襄匣,主要用于存放文物。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文物襄匣多采用无酸纸作为襄匣的制作材料,其强度低、容易吸潮的特性致使其无法满足对珍贵文物的长期有效保护。而且在生产时,只是简单的压出成型,襄匣的强度低,对文物的保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用于存放文物的襄匣强度低、容易吸潮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高强防水、防震文物襄匣,包括匣体1和匣盖2,匣盖2盖在匣体1上,匣盖2和匣体1的连接处设有硅胶密封圈6; 所述匣体1和匣盖2均为三层结构,从内至外依次为平纹碳纤维编织层3、环氧胶黏剂层4、平纹/斜纹碳纤维编织层5,通过两个碳纤维编织层的配合,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在配合环氧胶黏剂之后还能缓冲环境温湿度的变化; 在匣体1和匣盖2的外表面还涂有一层抗UV漆。

本实用新型高强防水、防震文物襄匣,在匣体1的顶部设有一圈防水凸条7,匣盖2的底部设有一圈与防水凸条7配合的防水凹槽,防水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大于防水凸条7的高度和宽度,硅胶密封圈6设置在防水凸条7和防水凹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兼具安全、遮光、防尘、减震、缓冲环境温湿度变化、密封、防水、易于拿取搬运等特点,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各类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安全的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珍贵文物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了长久保存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三层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高强防水、防震文物襄匣,包括匣体1和匣盖2,匣盖2盖在匣体1上,在匣体1和匣盖2的外表面均涂有一层抗UV漆。在匣体1的顶部设有一圈防水凸条7,匣盖2的底部设有一圈与防水凸条7配合的防水凹槽,防水凹槽的深度和宽度大于防水凸条7的高度和宽度,防水凸条插入防水凹槽内,硅胶密封圈6设置在防水凸条7和防水凹槽之间。

所述匣体1和匣盖2均为三层结构,如图3所示,从内至外依次为平纹碳纤维编织层3、环氧胶黏剂层4、平纹/斜纹碳纤维编织层5,通过两个碳纤维编织层的配合,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在配合环氧胶黏剂之后还能缓冲环境温湿度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兼具安全、遮光、防尘、减震、缓冲环境温湿度变化、密封、防水、易于拿取搬运等特点,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藏品的危害作用,努力使各类文物处于一个稳定、洁净、安全的环境,尽可能阻止或延缓珍贵文物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乃至最终劣化,达到了长久保存的目的。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