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弯皮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4822阅读:2409来源:国知局
转弯皮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转弯皮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装置一般均是直线输送,在一些特殊的车间环境和操作要求下,直线输送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生产需求。现有技术下,生产厂家也设计出了转弯的输送装置,一般是通过多个锥形传动齿轮进行传动,此种输送装置虽然能满足生产需求,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运行不够稳定,且维护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弯皮带输送装置。

一种转弯皮带输送装置,包括:

支撑装置,其个数为三个,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分布;

设于支撑装置上方的第一内半环体和第一外半环体;

所述第一内半环体上方设有第二内半环体,所述第一外半环体上方设有第二外半环体;所述第二外半环体上方设有一支撑半环板;

所述支撑装置上方还设有两个辊轮,绕过所述两个辊轮设有一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形状近似为一环形体径向对折后形成,传送带具有上部和下部两个部分,上部和下部之间的连接处绕过辊轮,支撑半环板置于传送带的上部和下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半环体上方垂直环设有多个支撑座;第一外半环体和第二外半环体之间同时垂直环设有多个支撑座以及支撑块;所述第一内半环体和第二内半环体之间亦垂直环设有多个支撑块。

优选的,述支撑座具有两个向外伸出的支撑柱,两个支撑柱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所述传送带的上部以及支撑半环板均置于所述第二外半环体上方支撑座的支撑柱之间;所述传送带的下部置于第一外半环体和第二外半环体之间的支撑座的支撑柱之间。

优选的,其中一个辊轮通过一链条被一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半环体和第二内半环体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半环板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弯皮带输送装置,其结构简单,占地较小,利用电机带动皮带传动,输送更加平稳,拆卸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去掉传送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去掉传送带和支撑半环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传送带的立体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第一内半环体 2、第一外半环体 3、第二内半环体

4、第二外半环体 5、辊轮 6、传送带 61、传送带上部

62、传送带下部 7、支撑座 8、支撑柱 9、支撑块

10、支撑杆 11、支撑半环板 12、链条 1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图1至5所示,一种转弯皮带输送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其个数为三个,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分布;设于支撑装置上方的第一内半环体1和第一外半环体2;所述第一内半环体1上方设有第二内半环体3,所述第一外半环体2上方设有第二外半环体4;所述第二外半环体4上方设有一支撑半环板11;所述支撑装置上方还设有两个辊轮5,绕过所述两个辊轮5设有一传送带6。

所述传送带6的形状近似为一环形体径向对折后形成,传送带6具有上部61和下部62两个部分,上部61和下部62之间的连接处绕过辊轮5,支撑半环板11置于传送带6的上部61和下部62之间。

所述第二外半环体4上方垂直环设有多个支撑座7;第一外半环体2和第二外半环体4之间同时垂直环设有多个支撑座7以及支撑块9;所述第一内半环体1和第二内半环体3之间亦垂直环设有多个支撑块9;

所述支撑座7具有两个向外伸出的支撑柱8,两个支撑柱8之间形成一定间隙;所述传送带6的上部61以及支撑半环板11均置于所述第二外半环体4上方支撑座7的支撑柱8之间;所述传送带6的下部62置于第一外半环体2和第二外半环体4之间的支撑座7的支撑柱8之间。

其中一个辊轮5通过一链条12被一电机13驱动。

所述第二外半环体4和第二内半环体3之间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半环板11置于所述支撑杆10上方。

实施原理:两个辊轮5一个主动一个从动,通过设计合适的转弯半径,传送带6可以于辊轮5的带动下很好的循环转动,不需要设计锥形传动轮,通过设计支撑座7和支撑半环板11,避免传动带迟滞的同时又增加了传送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弯皮带输送装置,其结构简单,占地较小,利用电机带动皮带传动,输送更加平稳,拆卸维修方便。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