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起重机用钢筋笼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717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起重机用钢筋笼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吊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起重机用钢筋笼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行业、房地产行业、石化工业和造船工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我国起重机等重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目前管桩在预制时需要先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起重机吊装运输。在钢筋笼在起吊之前,一般由工人用钢丝绳等索具扎紧后置于起重机吊梁下进行起吊、就位。由于钢筋笼体积大,一般为圆柱形,工人操作不方便并且劳动强度大,同时也不安全,而且钢筋笼就位也较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起重机用钢筋笼起吊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人工操作,节省人力,安全可靠,方便将起吊装置拆卸下来进行维修保养且可移动起吊装置在水平吊梁的安装位置,液压控制系统简单,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的起重机用钢筋笼起吊装置,包括起重机的水平吊梁和若干个起吊装置,起吊装置设置在起重机的水平吊梁的底部,起吊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液压缸,第一伸缩液压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水平吊梁的底部,在第一伸缩液压缸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的固定端,在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的自由端分别设置钢筋笼固定装置;

在第一伸缩液压缸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圆形法兰盘,圆形法兰盘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水平吊梁固定连接,在水平吊梁上设置若干组与高强度螺栓配合的螺栓孔;在第一伸缩液压缸的缸体外表面与圆形法兰盘底面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的固定端与第一伸缩液压缸的自由端的固定点的连线为正三角形且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的轴线与第一伸缩液压缸的轴线夹角均相等,相邻两个第二伸缩液压缸的夹角相等;

钢筋笼固定装置包括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顶端铰接在第二伸缩液压缸的自由端,左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液压缸的固定端,右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液压缸的自由端,在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外侧分别设有梯形钢筋槽;

起吊装置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第一伸缩液压缸、第二伸缩液压缸及第三伸缩液压缸分别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多路换向阀,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液压泵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多路换向阀的进油口及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Ⅰ与第一伸缩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第一伸缩液压缸的无杆腔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Ⅱ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接;多路换向阀的工作口分别与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连接,多路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Ⅲ与第三伸缩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第三伸缩液压缸的有杆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Ⅳ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接。

在梯形钢筋槽内设有防滑层。

第二伸缩液压缸的轴线与第一伸缩液压缸的轴线夹角的范围是55°-70°。

多路换向阀包括第一手动换向阀、第二手动换向阀和第三手动换向阀,第一手动换向阀、第二手动换向阀和第三手动换向阀分别与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连接且一一对应;第一手动换向阀的进油口与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第二手动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手动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第三手动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手动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第三手动换向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接。

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第三平衡阀和第四平衡阀,在第一伸缩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有第一平衡阀,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分别与第二平衡阀、第三平衡阀和第四平衡阀一一对应,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的有杆腔分别与第二平衡阀、第三平衡阀和第四平衡阀连接。

在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多路换向阀的进油口、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及安全阀的进油口连接,安全阀的卸油口与油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人工操作,节省人力,安全可靠,钢筋笼固定装置能够精确、平稳的固定住钢筋笼,水平吊梁与圆形法兰盘通过高强度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并且可以移动第一伸缩液压缸在水平吊梁上的连接位置,液压控制系统的多路换向阀实现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的同时动作且使系统的结构紧凑,安全阀使液压控制系统处于安全的压力,第一单向阀能够防止系统液压油回流;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的梯形钢筋槽能够防止钢筋笼在运输的过程中窜动,防滑层能够增大钢筋笼与梯形钢筋槽的摩擦,防止其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钢筋笼固定装置与第二伸缩液压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筋笼固定装置与进入钢筋笼间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钢筋笼固定装置与钢筋笼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为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起重机用钢筋笼起吊装置,包括起重机的水平吊梁1和若干个起吊装置,起吊装置设置在起重机的水平吊梁1的底部,起吊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液压缸4,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水平吊梁1的底部,在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固定端,在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自由端分别设置钢钢筋笼固定装置6。

在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圆形法兰盘2,圆形法兰盘2通过高强度螺栓与水平吊梁1固定连接,在水平吊梁1上设置若干组与高强度螺栓配合的螺栓孔,方便安装及拆卸第一伸缩液压缸4,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移动第一伸缩液压缸4在水平吊梁的固定位置;在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缸体外表面与圆形法兰盘2底面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3。

如图5所示,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固定端与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自由端的固定点的连线为正三角形且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轴线与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轴线夹角均相等,相邻两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夹角相等。

如图2所示,钢钢筋笼固定装置6包括左连接杆66和右连接杆61,左连接杆66和右连接杆61的顶端铰接在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自由端,左连接杆66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液压缸64的固定端,右连接杆6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液压缸64的自由端,在左连接杆66和右连接杆61的外侧分别设有梯形钢筋槽62。

它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第一伸缩液压缸4、第二伸缩液压缸5及第三伸缩液压缸64分别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如图6所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20、液压泵19、第一电磁换向阀17、第二电磁换向阀9、多路换向阀13,液压泵19的进油口与油箱20连接,液压泵19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进油口、多路换向阀13的进油口P及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进油口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出油口Ⅰ与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有杆腔连接,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无杆腔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出油口Ⅱ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回油口与油箱20连接;多路换向阀13的工作口分别与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连接,多路换向阀13的回油口T与油箱20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出油口Ⅲ与第三伸缩液压缸64的无杆腔连接,第三伸缩液压缸64的有杆腔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出油口Ⅳ连接,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回油口与油箱20连接。

在梯形钢筋槽62内设有防滑层65,增大钢筋笼7与梯形钢筋槽62的摩擦,防止其滑出。

相邻两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夹角为α,α的范围是115°-120°,增大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自由端的三个固定点连线在钢筋笼7上的覆盖面积,保证运输的固定性。

多路换向阀13包括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第二手动换向阀132和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第二手动换向阀132和第三手动换向阀133分别与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连接且一一对应;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进油口与液压泵19的出油口连接,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进油口与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回油口连接,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的进油口与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回油口连接,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的回油口与油箱20连接,能够实现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同时动作,并且多路换向阀13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平衡阀14、第二平衡阀10、第三平衡阀11和第四平衡阀12,在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有杆腔连接有第一平衡阀14,防止第一伸缩液压缸4因自重而下落,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分别与第二平衡阀10、第三平衡阀11和第四平衡阀12一一对应,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有杆腔分别与第二平衡阀10、第三平衡阀11和第四平衡阀12连接,防止第二伸缩液压缸5因自重而下落;第一平衡阀14、第二平衡阀10、第三平衡阀11和第四平衡阀12为外控平衡阀,由单向阀和溢流阀并联而成,其液控口分别与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无杆腔、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无杆腔连接。

在液压泵19的出油口连接第一单向阀18的进油口,第一单向阀18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进油口、多路换向阀13的进油口P、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进油口及安全阀21的进油口连接,安全阀21的卸油口与油箱20连接,第一单向阀18能够防止系统液压油回流,安全阀21能够保证系统处于安全的压力。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使用前,第一伸缩液压缸4、第二伸缩液压缸5及第三伸缩液压缸64均处于收缩状态,方便设备的储存,在使用时,发动机或者液压马达为液压泵19提供动力,液压泵19将液压油从油箱20中泵出,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左位得电,其左位工作,液压油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进油口进入第一电磁换向阀17,再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出油口Ⅱ流入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无杆腔中,此液压油将第一平衡阀14中的溢流阀导通,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流向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出油口Ⅰ,再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回油口流回油箱20,控制第一伸缩液压缸4伸出,当第一伸缩液压缸4伸出至适当的高度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左位断电,其处于中位的工作状态,然后手动操作多路换向阀13,使多路换向阀13的右位工作,液压油从多路换向阀13的进油口P进入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进油口,再通过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工作口即其出油口流向与其对应的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无杆腔中,此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第二平衡阀10后回流,从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回油口流向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进油口,再通过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工作口即其出油口流向与其对应的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无杆腔中,此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第三平衡阀11后回流,从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回油口流向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的进油口,再通过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的工作口即其出油口流向与其对应的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无杆腔中,此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通过第四平衡阀12后回流至油箱20,由于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进油口与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回油口相连,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的进油口与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回油口相连,这样实现三个第二伸缩液压缸5同时伸出,当钢钢筋笼固定装置6运动至钢筋笼7的间隙里,操作手动换向阀,使其处于中位工作状态,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右位得电,其右位工作,液压油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进油口流入,再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出油口Ⅲ流入第三伸缩液压缸64的无杆腔,第三伸缩液压缸64的有杆腔的液压油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出油口Ⅳ流入第二电磁换向阀,再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回油口流回至油箱20,控制第三伸缩液压缸64伸出,左连接杆66和右连接杆61的夹角逐渐增大,钢筋笼7间隙的两端的钢筋分别与左连接杆66和右连接杆61接触并进入到其梯形钢筋槽62内,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右位断电,其处于中位工作状态。

然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右位得电,其右位工作,液压油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进油口进入,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出油口Ⅰ流入到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有杆腔,第一伸缩液压缸4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出油口Ⅱ流入第一电磁换向阀17,再从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回油口流至油箱20,控制第一伸缩液压缸4收缩,当第一伸缩液压缸4收缩至合适的位置,第一电磁换向阀17的右位断电,第一电磁换向阀17处于中位工作状态,起重机将钢筋笼7吊起并运输到指定位置,然后再按上述方式控制第一伸缩液压缸4伸出,放置在指定位置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左位得电,其左位工作,液压油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进油口流入第二电磁换向阀9,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出油口Ⅳ流入到第三伸缩液压缸64有杆腔,第三伸缩液压缸64无杆腔的液压油流向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出油口Ⅲ,再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回油口流回油箱,控制第三伸缩液压缸64收缩,第三伸缩液压缸64收缩至合适的位置后,第二电磁换向阀9的左位断电,第二电磁换向阀9处于中位工作状态,从而将钢筋笼运输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最后手动操作多路换向阀13,使其左位工作,液压油从多路换向阀13的进油口P进入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进油口,再通过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工作口即其出油口流向第二平衡阀10,再流入与其对应的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有杆腔中,此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回流,从第一手动换向阀131的回油口流向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进油口,再通过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工作口即其出油口流向第三平衡阀11,再流入与其对应的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有杆腔中,此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回流,从第二手动换向阀132的回油口流向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的进油口,再通过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的工作口即其出油口流向第四平衡阀12,再流入与其对应的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有杆腔中,此第二伸缩液压缸5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回流,从第三手动换向阀133的回油口流至油箱20,控制三个第三伸缩液压缸64同时收缩,再按上述方式控制第一收缩液压缸收缩4收缩,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