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缓冲层的高密度纸箱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5349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缓冲层的高密度纸箱隔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缓冲层的高密度纸箱隔板。



背景技术:

纸箱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按用料不同,有瓦楞纸箱、单层纸板箱等,有各种规格和型号。纸箱常用的有三层、五层,七层使用较少,各层分为里纸、瓦楞纸、芯纸、面纸,里、面纸有茶板纸、牛皮纸,芯纸用瓦楞纸,各种纸的颜色和手感都不一样,不同厂家生产的纸(颜色、手感)也不一样。包装纸箱作为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着容装、保护产品、美观的重要责任,包装纸箱的物理性能指标则成为其质量评估的依据。稳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保障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有多年从事纸箱测试专业的资深工程师,对包装箱进行测试分析,为包装箱供应商和包装箱用户提供公正、科学的测试数据。TTS(一通检测)亦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供应商材料筛选,标书评定等工程。

然而,传统的隔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仅仅只是用瓦楞纸来缓冲保护,瓦楞纸的缓冲效果有限,不能很好的保护内部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缓冲层的高密度纸箱隔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隔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仅仅只是用瓦楞纸来缓冲保护,瓦楞纸的缓冲效果有限,不能很好的保护内部的物品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缓冲层的高密度纸箱隔板,包括隔板横板,所述隔板横板的下方设置有隔板竖直板,且隔板横板与隔板竖直板交叉卡合连接,所述隔板横板与隔板竖直板的内部均设置有隔板瓦楞纸,且隔板横板与隔板竖直板的表面均设置有磁铁卡扣,所述磁铁卡扣的后方设置有卡扣,且磁铁卡扣的后方靠近卡扣的表面设置有卡欧突起,所述磁铁卡扣的前方设置有塑料气泡膜,且磁铁卡扣与塑料气泡膜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磁铁吸附铁片,所述塑料气泡膜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塑料气泡。

优选的,所述隔板瓦楞纸为波浪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隔板竖直板与磁铁卡扣通过卡欧突起的卡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可以插入隔板竖直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隔板竖直板与隔板横板通过表面卡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塑料气泡膜与隔板竖直板通过磁铁卡扣吸附磁铁吸附铁片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纸隔板的表面设计了塑料气泡膜,通过塑料气泡膜表面的气泡来增加隔板的缓冲作用;而且塑料气泡膜与塑料隔板采用磁铁吸附固定,塑料气泡膜表面设计了铁片,磁铁设计为卡扣状,将磁铁卡在隔板表面然后就可以将塑料气泡膜固定在隔板上,操作简单,而且可以反复拆卸使用,节约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气泡膜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磁铁卡扣结构图;

图中:1-隔板竖直板、2-隔板横板、3-隔板瓦楞纸、4-磁铁卡扣、5-塑料气泡膜、6-塑料气泡、7-磁铁吸附铁片、8-卡扣、9-卡欧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设有缓冲层的高密度纸箱隔板,包括隔板横板2,隔板横板2的下方设置有隔板竖直板1,且隔板横板2与隔板竖直板1交叉卡合连接,隔板横板2与隔板竖直板1的内部均设置有隔板瓦楞纸3,且隔板横板2与隔板竖直板1的表面均设置有磁铁卡扣4,磁铁卡扣4的后方设置有卡扣8,且磁铁卡扣4的后方靠近卡扣8的表面设置有卡欧突起9,磁铁卡扣4的前方设置有塑料气泡膜5,且磁铁卡扣4与塑料气泡膜5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磁铁吸附铁片7,塑料气泡膜5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塑料气泡6。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隔板瓦楞纸3为波浪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隔板竖直板1与磁铁卡扣4通过卡欧突起9的卡合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扣8可以插入隔板竖直板1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隔板竖直板1与隔板横板2通过表面卡槽卡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塑料气泡膜5与隔板竖直板1通过磁铁卡扣4吸附磁铁吸附铁片7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当需要使用塑料气泡膜5时,将磁铁卡扣4后方的卡扣8插在隔板竖直板1和隔板横板2的表面,插入后,卡欧突起9会卡主隔板竖直板1和隔板横板2,使卡扣8不会掉落,这时就可以通过塑料气泡膜5表面的磁铁吸附铁片7将塑料气泡膜5吸附在磁铁卡扣4的表面,从而对物品进行保护;

当使用完成不需要使用时,只需将卡扣8从隔板竖直板1和隔板横板2中拔出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