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受力的顶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479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单向受力的顶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受力的顶升结构。



背景技术:

塔机加高顶升降塔作业时用于顶升支架及顶升爬梯交替转换的孔,一般孔与销轴的间隙配合为2毫米,但在实际使用中因各种因素会造成销轴塞不进去的现象,造成顶升转换孔位十分困难,需费时费力不断调整塔机的左右及上下偏差来满足孔位的位置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顶升偏差带来的安装销轴不方便、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角异形孔,就能解决安装销轴不方便,安全性低,且不需要调整塔机左右和上下偏差的单向受力的顶升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向受力的顶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提供爬梯驱动力的顶升机构和用于提供爬升支撑的爬梯机构,所述顶升机构通过相应的销轴与所述爬梯机构拆卸式连接;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油缸上架、油缸下架和顶升用的液压油缸;

所述油缸上架包括用于与套架固接的上架侧板、作为上爬梯通道的上架隔板、用于与液压油缸相连的上架贴板和作顶升结构的吊装用的上架耳板,所述上架隔板共有两对,且两对上架隔板对称垂直焊接在两块平行布置的上架上架侧板之间,并且同对上架隔板以及两块上架侧板共同围成供爬梯机构的爬梯侧板穿过的上爬梯通道,并且每条上爬梯通道区域内的两块上架侧板上设有同轴的异形孔;两块所述上架贴板分别对称焊接在两块上架侧板上部;所述上架耳板安装在上架侧板下部;所述液压油缸的底部与所述油缸下架铰接,所述液压油缸的顶部与两块上架侧板铰接;

所述油缸下架包括用于与套架固接的下架侧板、作为下爬梯通道的下架隔板和用于与液压油缸相连的下架贴板,所述下架隔板共有两对,且两对下架隔板对称垂直焊接在两块平行布置的下架侧板之间,并且同对下架隔板以及两块下架侧板共同围成供爬梯机构的爬梯侧板穿过的下爬梯通道,并且每条下爬梯通道区域内的两块下架侧板上设有同轴的插销孔;两块所述下架贴板分别对称焊接在两块下架侧板下部;

所述上架侧板与同侧的所述下架侧板共垂面;上爬梯通道与下爬梯通道一一对应同轴分布,形成供爬梯侧板穿过的爬梯通道;

所述爬梯机构包括长爬梯、短爬梯、上连接头和用于挂在标准节上的上撑架,所述长爬梯的两平行布置的长侧板以及短爬梯的短侧板分布沿各自轴向均匀分布若干插孔,且两平行相对长侧板的插孔一一对应、两平行相对短侧板的插孔一一对应,其中,长爬梯、短爬梯共同命名为爬梯侧板;所述长爬梯的底部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短爬梯的顶部连接;所述长爬梯的顶部贯穿相应的爬梯通道后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上连接头的底部相连;所述上连接头的上部通过第三销轴与所述上撑架固接;

两块所述爬梯侧板同时贯穿纵向贯穿相应的爬梯通道,并且油缸上架通过同时插入异形孔以及与所述爬梯侧板对应插孔内的第一插销与所爬梯侧板拆卸式连接;油缸下架通过同时插入插销孔以及爬梯侧板对应插孔内的第二插销与爬梯侧板拆卸式连接。

所述异形孔为三角异形孔,且异形孔的顶角光滑圆弧过渡,且异形孔的圆弧与插销的圆弧一致。

所述液压油缸分别通过相应的销轴分别与油缸上架的上架贴板、油缸下架的下架贴板固接。

所述上架隔板、对应的下架隔板共垂面,且所述爬梯侧板与上架隔板、下架隔板所在垂面平行。

所述上架侧板内侧设有倒角;所述上架隔板焊接在上架侧板倒角位置。

使用时,顶升前需将上撑架挂在最上面的一节标准节上的,油缸上架与套架相连接,拔出油缸上架与爬梯机构连接的第一插销(油缸下架与爬梯的第二插销不用拔出),顶升作业时受力方向为上下受力,横向几乎不受力,顶升用液压油缸伸出套架随之向上运动,当油缸上架的异形孔对应到下一个爬梯孔时,插入第一插销,这时油缸下架的第二插销就可拔出,顶升用液压油缸收缩,使油缸下架的插销孔对应到下一个爬梯的孔时,插入第二插销,拔出油缸上架与爬梯连接的第一插销,重复操作就可完成顶升作业。由于油缸上架采用三角形形状的三角异形孔,将大大降低爬梯制作安装精度,顺利的将第一插销插到三角异形孔,从而顺利完成顶升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结构简单,顶升操作方便,可作内爬使用,且用三角异形孔横向有足够的间隙来满足顶升时钢结构件所带来的偏差,受力孔圆弧与插销的圆弧一致,承载面积为较大,确保圆弧范围全贴和受力,比原设计的大孔小轴受力更合理,承载能力更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塔式起重机套架顶升结构示意图之一(1'是升降装置的底座;2'是升降装置的动机机构;3'是爬梯)。

图2是现有的塔式起重机套架顶升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塔式起重机套架顶升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上架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上架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缸上架三角异形孔位置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油缸上下架组装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油缸上下架组装俯视图(A处为液压油缸的油管处)。

图9是本实用新型顶升爬梯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向受力的顶升结构,包括用于提供爬梯驱动力的顶升机构1和用于提供爬升支撑的爬梯机构2,所述顶升机构1通过相应的销轴与所述爬梯机构2拆卸式连接;

所述顶升机构1包括油缸上架11、油缸下架12和顶升用的液压油缸13;

所述油缸上架11包括用于与套架固接的上架侧板111、作为上爬梯通道的上架隔板112、用于与液压油缸相连的上架贴板113和作顶升结构的吊装用的上架耳板114,所述上架隔板112共有两对,且两对上架隔板112对称垂直焊接在两块平行布置的上架侧板111之间,并且同对上架隔板112以及两块上架侧板111共同围成供爬梯机构的爬梯侧板穿过的上爬梯通道115,并且每条上爬梯通道区域内的两块上架侧板上设有同轴的异形孔116;两块所述上架贴板113分别对称焊接在两块上架侧板111上部;所述上架耳板114安装在上架侧板111下部;所述液压油缸13的底部与所述油缸下架12铰接,所述液压油缸13的顶部与两块上架侧板111铰接;

油缸下架13与油缸上架11结构类似,所述油缸下架13包括用于与套架固接的下架侧板、作为下爬梯通道的下架隔板和用于与液压油缸相连的下架贴板,所述下架隔板共有两对,且两对下架隔板对称垂直焊接在两块平行布置的下架侧板之间,并且同对下架隔板以及两块下架侧板共同围成供爬梯机构的爬梯侧板穿过的下爬梯通道,并且每条下爬梯通道区域内的两块下架侧板上设有同轴的插销孔133;两块所述下架贴板分别对称焊接在两块下架侧板下部;

所述上架侧板111与同侧的所述下架侧板共垂面;上爬梯通道115与下爬梯通道一一对应同轴分布,形成供爬梯侧板穿过的爬梯通道;

所述爬梯机构2包括长爬梯21、短爬梯22、上连接头23和用于挂在标准节上的上撑架24,所述长爬梯21的两平行布置的长侧板以及短爬梯22的短侧板分布沿各自轴向均匀分布若干插孔,且两平行相对长侧板的插孔一一对应、两平行相对短侧板的插孔一一对应,其中,长爬梯21、短爬梯22共同命名为爬梯侧板;所述长爬梯21的底部通过第一销轴25与所述短爬梯22的顶部连接;所述长爬梯21的顶部贯穿相应的爬梯通道后通过第二销轴26与所述上连接头23的底部相连;所述上连接头23的上部通过第三销轴27与所述上撑架24固接;

两块所述爬梯侧板同时贯穿纵向贯穿相应的爬梯通道,并且油缸上架11通过同时插入异形孔116以及与所述爬梯侧板对应插孔内的第一插销14与所爬梯侧板拆卸式连接;油缸下架12通过同时插入插销孔以及爬梯侧板对应插孔内的第二插销15与爬梯侧板拆卸式连接。

所述异形孔116为三角异形孔,且异形孔116的顶角光滑过渡。

所述液压油缸13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三销轴131、第四销轴132分别与油缸上架11的上架贴板、油缸下架12的下架贴板固接。

所述上架隔板112、对应的下架隔板共垂面,且所述爬梯侧板与上架隔板、下架隔板所在垂面平行。

所述上架侧板内侧设有倒角;所述上架隔板焊接在上架侧板倒角位置。

使用时,顶升前需将上撑架24挂在最上面的一节标准节上的,油缸上架11与套架相连接,拔出油缸上架11与爬梯机构2连接的第一插销14(油缸下架12与爬梯的第二插销15不用拔出),顶升作业时受力方向为上下受力,横向几乎不受力,顶升用液压油缸13伸出套架随之向上运动,当油缸上架11的异形孔116对应到下一个爬梯孔时,插入第一插销14,这时油缸下架12的第二插销15就可拔出,顶升用液压油缸13收缩,使油缸下架12的插销孔对应到下一个爬梯的孔时,插入第二插销15,拔出油缸上架11与爬梯连接的第一插销14,重复操作就可完成顶升作业。由于油缸上架11采用三角形形状的三角异形孔,将大大降低爬梯制作安装精度,顺利的将第一插销14插到三角异形孔,从而顺利完成顶升作业。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