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尿素临时储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3790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尿素临时储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尿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尿素临时储槽。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从2013年7月1日起销售的重型柴油车均要达到国Ⅳ排放标准,与国Ⅲ排放标准相比,重型柴油汽车的国Ⅳ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降低了30%左右,颗粒物(PM)排放降低了80%以上。为了降低柴油车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目前,欧美等国家的汽车生产商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处理柴油车尾气,使之达到欧Ⅴ、欧Ⅵ甚至更高的排放标准。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纯品为无色无味、针状或棱柱状晶体,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有水解作业,无毒,对人体没有危害。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的学名是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应用于柴油发动机中。它是一种在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用来减少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的液体。其组成成分为32.5%的高纯尿素和67.5%的去离子水。车用尿素溶液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既节能又环保,使车辆尾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而车用尿素溶液的反应单元,简称SCR系统,该系统强制实施于国Ⅳ标准的柴油车,换一句话说,国Ⅳ的车辆必须要使用车用尿素溶液,否则无法启动。

车用尿素液溶液对杂质控制严格,由于普通自来水含有无机盐、氯化物等微量元素,因此不能直接用来配置车用尿素液溶液,必须经过处理达到要求才能用于尿素溶液配制。由于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各种杀菌化学制剂,不易处理干净,因此,采用深层地下水,经过处理后得到符合要求的软水。一般利用纯水生产装置产生的纯水再通过EDI装置进行处理即得到生产车用尿素液所需要的纯净水。

车用尿素的工艺流程为:原水→原水箱→原水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提纯系统→临时储槽→提纯系统→纯水箱→二级纯水箱→EDI装置→尿素纯水水箱。

在上述的两次提纯系统提纯之间,需要通过临时储槽进行转运尿素液溶液,现有的临时储槽在尿素液溶液汇合时,产生冲击过大,经常出现尿素液溶液撞击而洒出储槽的现象,不仅造成浪费,也极易造成人员健康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车用尿素临时储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临时储槽存在的尿素液溶液撞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尿素临时储槽,包括:桶,所述桶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液槽和至少一个出液槽,所述进液槽具有底边及与底边两边垂直连接的侧边,所述出液槽具有底边和与底板两边垂直连接的侧板,所述出液槽的高度相比所述进液槽的高度低,所述桶的内壁上与所述进液槽相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横截面成弧形,且所述缓冲板上均布有若干通孔。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尿素临时储槽,通过将进液口与出液口的位置设计成具有高差的分布形式,避免了进液口的尿素液溶液与出液口的尿素液溶液发生碰撞,减少了尿素液溶液在储槽内的撞击;并且由于进液槽对应的还设置有缓冲板,并且通过缓冲板上的通孔使得尿素液溶液流入储槽内,完全隔绝了进液槽的尿素液溶液与出液槽的尿素液溶液之间的接触,有效解决了临时储槽中尿素液溶液之间的撞击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本方案提出了一种车用尿素临时储槽,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桶10,所述桶10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进液槽11和至少一个出液槽12,所述进液槽11具有底边及与底边两边垂直连接的侧边,所述出液槽12具有底边和与底板两边垂直连接的侧板,所述出液槽12的高度相比所述进液槽11的高度低,所述桶10的内壁上与所述进液槽11相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缓冲板13,所述缓冲板13横截面成弧形,且所述缓冲板13上均布有若干通孔14。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将进液口与出液口的位置设计成具有高差的分布形式,避免了进液口的尿素液溶液与出液口的尿素液溶液发生碰撞,减少了尿素液溶液在储槽内的撞击;并且由于进液槽对应的还设置有缓冲板,并且通过缓冲板上的通孔使得尿素液溶液流入储槽内,完全隔绝了进液槽的尿素液溶液与出液槽的尿素液溶液之间的接触,有效解决了临时储槽中尿素液溶液之间的撞击问题。

优选的是,所述缓冲板13上设置的通孔14倾斜,并倾斜向下朝向所述桶10的底部,这样设置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减小尿素液溶液从进液槽11流入桶10内时,尿素液溶液流动的方向与所述通孔14的倾斜方向相近,不仅可以避免尿素液溶液与通孔14的垂直碰撞,也能使得尿素液溶液在冲入桶内时,能够起到对桶底部的冲击,从而起到搅拌作用,通过缓冲板13及上的通孔通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尿素液溶液由通孔进入桶底,通过倾斜设置的通孔可使尿素液溶液在桶内形成旋流,从而起到搅拌作用,防止所述桶10底部出现原料析出或者出现沉淀,从而导致制备出的尿素液溶液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优选的是,所述进液槽11相对于所述桶10向上倾斜,且倾斜角为5°、7°、9°、11°、13°或者15°,同理,将进液槽11设置成倾斜向上的原因也是为了减小尿素液溶液从进液槽11流出时的速度方向的改变,从而保留住尿素液溶液流出进液储槽11时,减小动能损失,具有足够的初速度,以对所述桶10底部形成更好的冲击,另外,这也设置也能加速尿素液溶液在进液槽11中的流动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是,所述出液槽12相对于所述桶10向下倾斜,且倾斜角为5°、7°、9°、11°、13°或者15°,这样设置出液槽12的目的是为了加速尿素液溶液从所述桶10的流出,从而保证所述桶10中尿素液溶液的液面低于所述桶的最高处,防止尿素液溶液溢出。

优选的是,所述桶上连接的进液槽11为2或3个,连接的出液槽12为1或2个。

最后实用新型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