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草制丝线上的翻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849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草制丝线上的翻箱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制丝生产线上的辅助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草制丝线上的翻箱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烟草制丝生产线上,装载有烟丝或烟叶的周转箱通过辊道输送机进行传送,当传送到下游产品生产工序的喂料口时,需要利用翻箱机为下游产品生产工序送料,具体为:首先翻箱机上的货叉插入到周转箱底部的槽孔进行进箱操作,然后控制翻箱机上的电机运转带动货叉翻转,进而带动周转箱翻转为下游工序送料,当翻箱送料完成后,控制电机反转使翻箱机回位,周转箱重新到达辊道输送机上进行退箱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现有的翻箱机上的货叉在进行进箱或退箱时,经常发生周转箱卡箱现象,需要人工进行处理,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出现断料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经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周转箱卡箱的主要原因是翻箱机的货叉与辊道输送机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超出了允许范围,也就是说翻箱机货叉在对周转箱进行进箱和退箱操作时,翻箱机的货叉没有处于水平位置,造成周转箱与货叉之间的摩擦或碰撞较大,不能进行正常的进箱或退箱。

另外现有的翻箱机需要利用人工来判断货叉是否完全插入到周转箱底部完成进箱操作,并需要人工来启动开关来控制电机运转,翻箱机翻转送料是否到位及翻箱机回位是否到位均需要人工进行控制,不能实现自动化翻转送料及自动回位退箱,加重了工人的负担。

因此,急需针对上述现有烟草制丝线上的翻箱机的不足进行改进,减少周转箱卡箱现象的发生,提高翻箱机的自动化水平及送料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草制丝线上的翻箱机,能够有效减少翻箱机上的货叉在进行周转箱进箱或退箱时卡箱现象的发生,提高翻箱机的送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烟草制丝线上的翻箱机,包括并列设置在辊道输送机出料端端部两侧的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的上端均设置有轴承座,两根支撑柱的上端设置的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承插周转箱的货叉,还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传动连接,还包括PLC控制器和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货叉的自由端上,角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PLC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根支撑柱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检查周转箱是否到达的第一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共轴线的圆盘,所述圆盘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检测凸起,圆盘的外圆面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翻机承插周转箱送料是否翻到位的第二接近开关以及用于检测翻箱机承插周转箱是否回位到辊道输送机上的第三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探测头均朝向圆盘的外圆面,且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探测头在圆盘外圆面上的投影与检测凸起共圆,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第三检测信号输入端和第四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箱机的货叉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角度传感器的安装槽,翻箱机的货叉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角度传感器的信号线的线槽,安装槽与线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线槽中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信号线的线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货叉的自由端上设置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PLC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在货叉在进行进箱或退箱操作前,角度传感器检测货叉的横杆与辊道输送机之间的夹角,当夹角超过允许范围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转进行调节,进而保证货叉在进行进箱或退箱操作时与周转箱之间的摩擦和碰撞较小,减少卡箱现象的发生,提高翻箱机的送料效率。

进一步地在两根支撑柱之间设置用于检查周转箱是否到达的第一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接近开关,当辊道输送机输送周转箱移动,周转箱的底部到达货叉上一定位置后,第一接近开关检测到周转箱进箱完毕,发送感应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转带动货叉进行翻转,进而实现翻箱机的自动翻转送料。

进一步地通过在转轴的一端设置圆盘,在圆盘的外圆面上设置检测凸起,在外圆面的外侧设置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探测头均朝向圆盘的外圆面,且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探测头在圆盘外圆面上的投影与检测凸起共圆,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第三检测信号输入端和第四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安装时,预先根据翻箱机承插周转箱送料翻到位时检测凸起转到的位置及翻箱机承插周转箱回位到辊道输送机上时检测凸起转到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探测头的位置,PLC控制器通过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三接近开关的检测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运转,进而实现了翻箱机的翻到位和回位的自动控制。

更进一步地在翻箱机的货叉的自由端上设置用于安装角度传感器的安装槽,在翻箱机的货叉上设置用于安装连接角度传感器的信号线的线槽;由于货叉与周转箱的摩擦碰撞较为常见,将角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中,将信号线设置在线槽中,有利于对角度传感器和信号线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烟草制丝线上的翻箱机,包括并列设置在辊道输送机出料端端部两侧的两根支撑柱2,两根支撑柱2的上端均设置有轴承座,两根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的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相匹配的转轴3,转轴3上焊接有用于承插周转箱的货叉8,还包括电机1、PLC控制器和角度传感器9。

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转轴3的一端传动连接,角度传感器9设置在货叉8的自由端上,角度传感器9初始化时货叉8的横杆与辊道输送机水平;货叉8的自由端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角度传感器9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上盖合有钢化玻璃,货叉8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角度传感器9的信号线的线槽12,线槽12中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信号线的线卡,安装槽11与线槽12相连通,角度传感器9的检测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PLC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电机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角度传感器9、PLC控制器和电机1构成一个PID闭环控制系统;为减少角度传感器9检测的误差,安装时角度传感器9的安装面与安装槽11的安装面完全紧靠不能有夹角;由于货叉8承插周转箱时与周转箱的摩擦碰撞较为常见,将角度传感器9设置在安装槽11中,将信号线设置在线槽12中,有利于对角度传感器9和信号线进行有效保护;通过在货叉8的自由端设置角度传感器9,当进行周转箱进箱和退箱前,角度传感器9检测货叉8的横杆与辊道输送机之间的夹角,若夹角超出允许范围,本实施例中夹角的允许范围在-5度到5度之间,PLC控制器控制电机1的输出轴旋转进行角度调节,直到货叉8的横杆与辊道输送机之间的夹角达到允许范围,可有效减少周转箱在进箱和退箱时发生卡箱现象,提高翻箱机的送料效率。

所述两根支撑柱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检查周转箱是否到达的第一接近开关10,具体实施中可以在两根支撑柱2之间焊接支撑板,第一接近开关10设置在支撑板的中部;第一接近开关10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接近开关10,当辊道输送机输送周转箱移动,周转箱的底部到达货叉8上一定位置后,第一接近开关10检测到周转箱进箱完毕,发送感应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电机1运转带动货叉8进行翻转,进而实现自动翻转送料。

所述转轴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转轴3共轴线的圆盘4,所述圆盘4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检测凸起7,圆盘4的外圆面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检测翻机承插周转箱送料是否翻到位的第二接近开关5以及用于检测翻箱机承插周转箱是否回位到辊道输送机上的第三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5和第三接近开关6的探测头均朝向圆盘4的外圆面,且第二接近开关5和第三接近开关6的探测头在圆盘4外圆面上的投影与检测凸起7共圆,第二接近开关5和第三接近开关6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PLC控制器的第三检测信号输入端和第四检测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在具体实施中,可在支撑柱2上焊接支撑杆,第二接近开关5和第三接近开关6设置在支撑杆的端部;由于翻箱机的最大翻转角度不能超过一周,翻箱机的货叉8的翻转角度与圆盘4的旋转角度一致,预先根据翻箱机承插周转箱送料翻到位时检测凸起7转到的位置及翻箱机承插周转箱回位到辊道输送机时检测凸起7转到的位置相对应设置第二接近开关5和第三接近开关6的探测头的位置,PLC控制器通过第二接近开关5和第三接近开关6的检测信号来控制电机1的运转,进而实现了翻箱机的翻到位和回位的自动控制。

使用时,辊道输送机输送周转箱到达翻箱机的位置,货叉8插入到周转箱底部,当周转箱进箱达到合适位置时,第一接近开关10发送感应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电机1运转进行翻箱操作,当检测凸起7旋转到第二接近开关5的探测头的位置时,第二接近开关5发送感应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得知翻箱机翻到位,控制电机1停止,计时一段时间后,PLC控制器控制翻箱机回位,当检测凸起7旋转到第三接近开关6的探测头位置时,第三接近开关6发送感应信号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得知翻箱机回位到位,此时,PLC控制器通过角度传感器9检测到的货叉8的横杆与辊道输送机之间的夹角的感应信号控制电机1运转进行微调,使货叉8的横杆与辊道输送机之间的夹角在允许范围内,然后进行退箱操作,并准备下一个中转箱进箱;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控制,减少了卡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翻箱机的送料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