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392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贴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贴膜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例如手机,几乎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产品的屏幕是电子产品人机交互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电子产品最易划伤、破碎的部分,为了保护屏幕免于划伤、破碎,贴保护膜成为了重要的保护手段,尤其像是电子产品的钢化膜,能有效的保护电子产品屏幕摔碎。

传统的贴膜是依靠人工完成,人工贴膜的市场较乱,贴膜成本较高,而且人工贴膜的质量也过于依赖于人的水准,贴膜的质量难以保障。

现有的自动贴膜的设备一般包括机架、夹持装置和机头三部分;所述夹持装置设于机架下方,用于夹持电子产品上升;所述机头设于机架上方用于吸附保护膜。

贴膜时,夹持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上升与吸附保护膜的机头沿着同一轴线相对运动,使相互平行的电子产品屏幕和保护膜完全贴合,然后再设压力机构或者滚筒机构压紧保护膜。这种贴膜方式的效果很不理想,容易产生气泡,即便最后增加了压力机构和滚筒机构也很难将电子产品屏幕和保护膜之间产生的气泡完全去除,贴膜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贴膜机,在自动贴膜时能有效保证贴膜的质量,避免气泡产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贴膜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下方用于夹持电子产品上升的夹持装置;设于机架上方用于吸附保护膜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包括设有铰接部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真空吸附装置,真空吸附装置用于吸附保护膜;输出端驱动第一连接件绕铰接部的轴心线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机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贴膜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下方用于夹持电子产品上升的夹持装置;设于机架上方用于吸附保护膜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包括设有铰接部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真空吸附装置,真空吸附装置用于吸附保护膜;与所述铰接部铰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机架连接;输出端驱动第一连接件绕铰接部的轴心线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第一连接件或者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限定第一连接件转动角度范围的阻挡部;优选的,所述阻挡部为弹性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贴膜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下方用于夹持电子产品上升的夹持装置;设于机架上方用于吸附保护膜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包括设有铰接部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真空吸附装置,真空吸附装置用于吸附保护膜;输出端驱动第一连接件绕铰接部的轴心线转动的驱动装置;与所述铰接部铰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驱动装置的固定端连接,第二连接件设有限定第一连接件转动角度范围的阻挡部;与第二连接件通过弹性部件连接的第三连接件;所述阻挡部位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的中间;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与机架连接。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装置为电磁插销;所述电磁插销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部件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三连接件周边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与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通孔与螺纹孔用螺丝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连接,压缩弹簧被螺丝贯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铰接部2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中间部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接件绕铰接部转动的角度为-90°~90°。

贴膜时,夹持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上升与吸附保护膜的机头沿着同一轴线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接件转动,第一连接件下方的真空吸附装置与第一连接件同步转动,使真空吸附装置吸附的保护膜由边到面地扣合到电子产品屏幕上,实现自动贴膜功能;本实用新型转动式的贴膜过程能有效防止气泡的产生;本实用新型所设的弹性部件能缓冲真空吸附装置和电子产品屏幕之间的压力,避免屏幕损坏,该缓冲设置还能增加贴膜过程的柔性,进一步提高贴膜效果,最大程度的避免气泡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贴膜机实施例一的机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贴膜机实施例二的机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贴膜机实施例三的机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连接座1,铰接部2,第一连接件3,真空吸附装置4,驱动装置5,驱动电机51,驱动连杆52,驱动底座53,电磁插销本体54,电磁插销固定件55,电磁插销连接件56,轴心线6,第二连接件7,阻挡部8,压缩弹片81,第三连接件9,弹性部件10,螺丝101,压缩弹簧102,微型气泵11,微型气泵夹紧件111,保护膜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机架以及设于机架下方用于夹持电子产品上升的夹持装置为现有装置,这里不作赘述,图1-3中,连接座1的一端与机架连接,连接座1的另一端与机头连接,应当理解为机头与机架通过连接座1连接。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设有铰接部2的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的真空吸附装置4,真空吸附装置4用于吸附保护膜;输出端驱动第一连接件3绕铰接部2的轴心线6转动的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的固定端与连接座1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5优选减速电机,但不限于减速电机,例如以气压缸、液压缸做动力源的曲柄滑块机构,或者以电机做动力源的带轮、链轮机构等,都可以作为本实施例中减速电机的等同替换;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5作为整体需要满足一定刚性需求以支撑起第一连接件3及真空吸附装置4,例如以电机做动力源的带轮、链轮机构则需要在两传动轮之间设连接架使驱动装置5整体成刚性。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设有铰接部2的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的真空吸附装置4,真空吸附装置4用于吸附保护膜;与所述铰接部2铰接的第二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7与连接座1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驱动第一连接件3绕铰接部2的轴心线6转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的固定端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或者与第二连接件7连接。

上述可知,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特征,在连接关系上也略有改变,但是其基本原理与实施例一是一致的。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7与所述铰接部2铰接,第二连接件7与连接座1的另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5可以沿用实施例一的驱动结构及安装方式,这里不作赘述;也可以如图2所示将驱动装置5的固定端连接在第二连接件7上,该驱动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51、驱动连杆52和驱动底座53,驱动电机51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二连接件上,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与驱动连杆52的一端连接,驱动连杆52的另一端与驱动底座53铰接,驱动底座53的底面固定在第一连接件3上,驱动电机51转动时,能通过驱动连杆52带动第一连接件3绕铰接部2的轴心线6转动;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连杆52和驱动底座53铰接的孔应设为腰圆孔,当驱动电机51输出轴与轴心线6共线时,驱动连杆52和驱动底座53铰接的孔才设为圆孔;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5不限于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液压缸直接带动第一连接件3绕轴心线6转动,其结构较为简单,这里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座1可以设为两个,如图2所示,当然,连接座1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其他多个;连接座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7的具体连接位置也应当结合机头与机架的具体情况而定,而不应仅限于图2所示第二连接件7的两端;当然,连接座1也可以直接和驱动装置5的固定端连接,事实上,由于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件7连接,所以驱动装置5与连接座1连接的方式可以视为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件7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化,所述第二连接件7设有限定第一连接件3转动角度范围的阻挡部8;阻挡部8可以设在与铰接部2铰接的位置,也可以设在轴心线6的两侧,优选设在第二连接件7的两端;阻挡部8可以选用刚性结构,也可以选用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可以选用压缩弹簧、油压缓冲器或者如图2所示压缩弹片81,弹性结构的阻挡部8起到限定第一连接件3转动角度范围的同时,还能起到适当的缓冲作用,用以贴膜时缓冲真空吸附装置4和电子产品屏幕之间的压力,避免屏幕损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阻挡部8主要起限定第一连接件3转动的角度范围,将阻挡部8设于第一连接件3上,也同样可以起到阻挡作用;阻挡件8不限于图2所示的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头包括设有铰接部2的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的真空吸附装置4,真空吸附装置4用于吸附保护膜;输出端驱动第一连接件3绕铰接部2的轴心线6转动的驱动装置5;与所述铰接2部铰接的第二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7与驱动装置5的固定端连接,第二连接件7设有限定第一连接件3转动角度范围的阻挡部8;与第二连接件7通过弹性部件10连接的第三连接件9;阻挡部8位于第一连接件7与第三连接件9的中间;所述连接座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9连接。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增加了第三连接件9,第三连接件9与第一连接件7通过弹性部件10连接,弹性部件10可以是油压缓冲器或者压缩弹片;优选的,第三连接件9的周边设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7设与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通孔与螺纹孔用螺丝101连接,所述弹性部件10选用压缩弹簧102,压缩弹簧10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7和第三连接件9连接,压缩弹簧102被螺丝101贯穿。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5为电磁插销组件,电磁插销组件包括电磁插销本体54、电磁插销固定件55以及电磁插销连接件56,电磁插销固定件55用来连接第一连接件3和电磁插销本体54;当然,如果第一连接件3本身就设有电磁插销本体54安装位,则电磁插销固定件55可以省略;电磁插销连接件56用来连接电磁插销本体54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接件3,同样,如果第二连接件7本身就设有与电磁插销本体54的输出轴连接安装位,则电磁插销连接件56可以省略;需要说明的是,电磁插销本体54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件3活动连接,由于此结构第一连接件3绕轴心线6转动时会带动电磁插销本体54同步转动,所以电磁插销本体54的输出轴与第一连接件3会有相对角度的转动,因此在电磁插销连接件56与电磁本体54的输出轴活动连接处需预留足够的运动空间,可以将连接处设为腰圆孔561,腰圆孔561狭窄的边宽距有利于电磁插销本体54的输出轴与电磁插销连接件56连接,而且腰圆的长度也为电磁插销本体54输出轴与第一连接件3相对角度的转动提供了空间。

当然,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也不限于电磁插销组件,也可利用气缸、液压缸等其他驱动机构做替换,其原理大致一样,这里不作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座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9连接;实施例二中的阻挡部8既能起到限位作用,又能起到缓冲作用,而本实施例只保留阻挡部8的限位作用,而单独设置弹性结构10来做缓冲,其柔性性能更好,贴膜时能有效减少气泡产生。

下面结合上述几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上述几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7以及第三连接件9优选板状结构;铰接部2优选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中间部位;真空吸附装置的动力源选用微型气泵11,微型气泵11体积较小、质量轻,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连接件3上,或者第二连接件7上,或者第三连接件9上;需要说明的是,微型气泵具11可以直接与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7或者第三连接件9连接,也可另外设微型气泵夹紧件111,微型气泵夹紧件111的一端用于加紧微型气泵11,微型气泵夹紧件11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7或者第三连接件9上,依具体情况而定;当然,如果贴膜机本身就具备气泵,可以直接将真空吸附装置与贴膜机内的气泵用气管连接,以贴膜机内的气泵为气源。

另外,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3绕轴心线6转动的角度为-90°~90°,180°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电子产品的贴膜需求;由于实施例一中没有设置阻挡部8,但是可以通过软控制,例如设置电机参数或者气压缸、液压缸行程等手段实现角度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A2中,保护膜12慢慢转动的过程中,夹持电子产品的夹持装置与机头依旧在相对运动,而相对运动的速度取决于各种元器件的参数以及对贴膜节拍的设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