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搬运车行走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629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电动搬运车行走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搬运车行走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搬运车(又名叉车)即起搬运货物作用的物流搬运设备,主要用于工厂、仓库中短距离搬运物品。由于电动搬运车在托运重物的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专利CN102501849A(专利号为ZL201110433442.1)公开的《一种混合动力叉车驱动与能量回收系统》所示,包括发动机;具有发电/驱动功能的行走电机;行走装置;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具有发电/驱动功能的举升电机;与所述举升电机传动联接的液压泵/马达;举升机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所述发动机与所述行走电机之间动力连接/断开的第一离合器;用于所述行走装置与所述行走电机之间的动力连接/断开的第二离合器,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以检测所述操控装置的操作信号、电池、行走电机、举升电机的工作状态,并向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电机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电机控制器根据转速/转矩控制信号向行走电机、举升电机输出电压电流,使行走电机、举升电机输出对应的转速/转矩,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的分合控制以及行走电机的输出控制实现:方式1:发动机独立驱动行走装置;方式2:发动机与行走电机共同驱动行走装置;方式3:行走电机独立驱动行走装置;方式4:发动机驱动行走电机向电池充电;方式5:行走电机通过再生制动回收叉车减速时的制动能量,所述具有发电/驱动功能的举升电机在进行正反转时,处于电机驱动或发电状态;所述液压泵/马达在正反转时,处于泵或马达状态,从而实现:方式1:举升电机驱动液压泵/马达输出压力油来提升重物;方式2:重物下降时举升机构的压力油驱动液压泵/马达反转带动举升电机向电池充电。

上述专利存在的问题在于:车辆的前进后退需要行走电机驱动行走装置实现,货叉的升降需要举升电机驱动液压泵/马达输出压力油来实现,因此需要两个电机来实现电动叉车的行走和提升,成本高,且由此造成的零部件数量多,故障率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电动搬运车行走升降系统,该系统可以只通过一个电机即可实现行走机构的前进后退又可实现升降机构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搬运车行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安装有在外力作用下能相对第一输入轴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当所述传动机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传动机构与行走机构连接并传递动力至行走机构,当所述传动机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传动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并传递动力至升降机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第一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能随第一输入轴一起旋转,同时也能相对第一输入轴轴向滑移,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系统及连接于液压系统输入端的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能随第二输入轴一起旋转,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能相对第二输入轴空转,即第二传动齿轮在主动齿轮作用下转动时,第二输入轴固定不动;当所述主动齿轮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能够与主动齿轮啮合以传递动力至行走机构,因第二传动齿轮相对第二输入轴空转,第二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时不会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输入轴,故仅有行走机构在第二传动齿轮的作用下工作,升降机构不工作;

当所述主动齿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动齿轮能够与主动齿轮啮合以驱动第二输入轴,液压系统在第二输入轴的作用下驱动搬运车的货叉升降,而此时行走机构因未受到动力驱动,不工作。

再改进,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架以及与轮架连接并驱动轮架工作的第三输入轴,所述第三输入轴上安装有能够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在第二传动齿轮的作用下传递动力至第三输入轴,以使第三输入轴驱动轮架工作,实现搬运车的行走。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第一离合部件、第二离合部件和活动离合部件,所述主动齿轮空套在第一输入轴上并与第一离合部件相连,以使第一离合部件能随主动齿轮一起相对第一输入轴空转,所述活动离合部件安装在第一输入轴上并位于第一离合部件和第二离合部件之间,所述活动离合部件能相对第一输入轴轴向滑移并能随第一输入轴旋转,所述第二离合部件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行走机构连接并能够传递动力至行走机构,所述活动离合部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第一输入轴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一离合部件吸合,或者移动至第二位置与第二离合部件吸合。

当活动离合部件与第一离合部件吸合时,主动齿轮工作并传递动力至行走机构;当活动离合部件与第二离合部件吸合时,电机经离合器传递动力至升降机构。

再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液压系统及连接于液压系统输入端的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与第二离合部件相连,当第二离合部件与活动离合部件吸合时,液压系统在第二输入轴的作用下驱动货叉升降;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轮架以及与轮架连接的第三输入轴,所述第三输入轴上安装有能够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当活动离合部件与第一离合部件吸合时,主动齿轮工作并经第三传动齿轮传递动力至第三输入轴,使轮架在第三输入轴作用下工作,实现搬运车的行走。

再改进,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提升油缸、单向阀、油泵、电磁阀以及节流阀,所述油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相连并在第二输入轴作用下工作,所述油泵的进油端与油箱相连通,油泵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后分为二路,其中一路与提升油缸的进油端相连通,第二路依次通过用以控制提升油缸回油与否的电磁阀及节流阀后回流至油箱。

油泵在第二输入轴作用下启动后,油箱中的液压油经单向阀进入提升油缸,以推动活塞上升,实现货叉的上升。当油泵停止工作,由于单向阀的作用,液压油不能回流,此时活塞保持不动以使货叉保持在一定高度。当货叉需要下降时,电磁阀启动,提升油缸中的油依次通过电磁阀和节流阀流回油箱,活塞下降。

再改进,所述油泵与单向阀之间的油路上再分出一条安全泄压油路,即油泵的输出端还通过安全阀回流至油箱。当压力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时,液压油通过安全阀直接流回油箱,以保证工作安全。

再改进,所述油箱与油泵的进油端之间设有滤油器,对进入油泵的油进行过滤,以防止油中污染物的颗粒磨损或堵塞油泵、阀等部件。

再改进,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两通的电磁球阀。该电磁球阀与普通的两位两通电磁阀相比可以实现保压作用,也就是单向无泄漏截止,普通的两位两通电磁阀有泄露,不适合作为提升气缸的回油控制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搬运车行走升降系统通过一个电机与传动机构配合,即可实现货叉的升降和搬运车的前进后退,减少电机数量,成本低且结构合理,且控制电机的相应部件数量随之减少,故障率低;2.通过电机实现搬运车电动行走、电动升降,节约人力,操作方便,且载货量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电动搬运车行走升降系统包括升降机构1、行走机构2和一个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入轴4,第一输入轴4上安装有在外力作用下能相对第一输入轴4轴向移动的传动机构5,当传动机构5移动至第一位置时,传动机构5与行走机构2连接并传递动力至行走机构2,当传动机构5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传动机构5与升降机构1连接并传递动力至升降机构1。升降机构1用于控制货叉的升降,行走机构2用于控制搬运车的行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1。

传动机构5包括安装在第一输入轴4上的主动齿轮51,该主动齿轮51能随第一输入轴4一起旋转,同时也能相对第一输入轴4轴向滑移。升降机构1包括液压系统及连接于液压系统输入端的第二输入轴12,液压系统在第二输入轴12作用下工作,第二输入轴12上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121和第二传动齿轮122,第一传动齿轮121能随第二输入轴12一起旋转,第二传动齿轮122能相对第二输入轴12空转,即第二传动齿轮122在主动齿轮51作用下转动时,第二输入轴12未受到动力作用而固定不动。

行走机构2包括轮架21以及与轮架21连接并驱动轮架21工作的第三输入轴22,第三输入轴22上安装有能够与第二传动齿轮122啮合的第三传动齿轮221,当主动齿轮51在外力作用下(如手动操作或机械操作方式)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传动齿轮122能够与主动齿轮51啮合以传递动力至第三传动齿轮221,第三传动齿轮221在第二传动齿轮122的作用下传递动力至第三输入轴22,以使第三输入轴22驱动轮架21行走。在此过程中,因第二传动齿轮122相对第二输入轴12空转,第二传动齿轮122与主动齿轮51啮合时不会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输入轴12,因此仅有行走机构2在第二传动齿轮122的作用下工作,升降机构1不工作。

当主动齿轮51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传动齿轮121能够与主动齿轮51啮合以驱动第二输入轴12,液压系统在第二输入轴12的作用下驱动搬运车的货叉升降,而此时行走机构2因未受到动力驱动,不工作。

液压系统包括油箱111、提升油缸112、单向阀113、油泵114、电磁阀115以及节流阀118,油泵114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入轴12相连并在第二输入轴12作用下工作,油泵114的进油端与油箱111相连通,且油泵114的进油端与油箱111之间设有滤油器117。油泵114的输出端通过单向阀113后分为二路,其中一路与提升油缸112的进油端相连通,第二路依次通过用以控制提升油缸112回油与否的电磁阀115及节流阀118后回流至油箱111。油泵114与单向阀113之间的油路上再分出一条安全泄压油路,即油泵114的输出端还通过安全阀116回流至油箱111。

油泵114在第二输入轴12作用下启动后,油箱111中的液压油经单向阀113进入提升油缸112,从而使提升油缸112液压增加,促使提升油缸112的活塞杆推动货叉上升。当油泵114停止工作,由于单向阀113的作用,液压油不能回流,此时活塞保持不动以使货叉保持在一定高度。当货叉需要下降时,电磁阀115启动,提升油缸112中的油依次通过电磁阀115和节流阀118流回油箱111,活塞下降。在油泵114工作过程中,当压力超过额定工作压力时,液压油通过安全阀116直接流回油箱111。

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115为两位两通的电磁球阀。该电磁球阀与普通的两位两通电磁阀相比可以实现保压作用,也就是单向无泄漏截止,普通的两位两通电磁阀有泄露,不适合作为提升气缸的回油控制元件。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1.传动机构5包括主动齿轮51、第一离合部件521、第二离合部件522和活动离合部件523,主动齿轮51空套在第一输入轴4上并与第一离合部件521相连,以使第一离合部件521能随主动齿轮51一起相对第一输入轴4空转,活动离合部件523安装在第一输入轴4上并位于第一离合部件521和第二离合部件522之间,活动离合部件523能相对第一输入轴4轴向滑移并能随第一输入轴4旋转,第二离合部件522与升降机构1连接,主动齿轮51与行走机构2连接并能够传递动力至行走机构2,活动离合部件523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第一输入轴4轴向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一离合部件521吸合,或者移动至第二位置与第二离合部件522吸合。

2.升降机构1的第二输入轴12直接与第二离合部件522相连,且第二输入轴12上并未安装第二传动齿轮122和第一传动齿轮121,主动齿轮51直接与第三传动齿轮221啮合。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活动离合部件523移动至第一位置与第一离合部件521吸合时,主动齿轮51工作并传递动力至第三传动齿轮221,第三输入轴22在第三传动齿轮221作用下驱动轮架21行走;当活动离合部件523移动至第二位置与第二离合部件522吸合时,电机3经离合器传递动力至第二输入轴12,液压系统在第二输入轴12的作用下驱动货叉升降。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