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效率高的无动力滚筒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0265阅读:1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动效率高的无动力滚筒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效率高的无动力滚筒输送机。



背景技术:

无动力滚筒输送机时一种应用于自动化总装生产线的输送装置,大多依靠人工推动传递。也有很多采用皮带带动其传动,其依靠的是皮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滚筒转动,从而使在滚筒上的物品往一个方向移动。但是由于皮带在带动滚筒转动时,滚筒会产生很大的震动,这就会导致皮带与滚筒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大,导致出现点接触,使得皮带带动滚筒的传动效率不高。另外,皮带是由电机带动,长时间使用后,皮带与电机之间就容易出现打滑,从而也导致电机与皮带之间的传动效率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机与皮带、皮带与滚筒之间传动效率高的无动力滚筒输送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传动效率高的无动力滚筒输送机,包括机架、电机、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数根滚筒和皮带;

所述数根滚筒从左至右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其两端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皮带套于所述主动皮带轮和所述从动皮带轮上;处于所述主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上方的皮带为摩擦带,处于所述主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下方的皮带为过渡带,所述摩擦带的上表面贴紧数根所述滚筒的外侧面,由所述摩擦带与所述滚筒之间的摩擦带动所述滚筒转动;

还包括多个压轮装置;多个所述压轮装置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置于数根所述滚筒的下方;所述摩擦带同时套在多个所述压轮装置上;所述压轮装置用于承接所述摩擦带,使得所述摩擦带与所述滚筒贴紧。

优选的,所述皮带为V型带;

所述主动皮带轮和所述从动皮带轮均为V型带轮。

优选的,所述压轮装置包括安装杆和转动压轮;

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动压轮绕其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转动压轮的外侧圆周上设置有V型槽。

优选的,还包括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用于顶住所述压轮装置,防止所述压轮装置松动;

所述顶紧装置设置于所述压轮装置的上方或下方;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紧轴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顶紧轴与所述安装板之间为螺纹连接,向上或向下旋进所述顶紧轴以顶紧所述安装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滑动槽;

所述从动皮带轮活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中。

优选的,每个所述转动压轮设置于每两根滚筒之间的下方。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滚筒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20cm。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至少设置有36根所述滚筒。

优选的,所述转动压轮通过球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杆上;

所述球轴承与所述转动压轮的内孔固定连接,所述球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止动螺钉顶住所述球轴承的内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压轮装置承托住所述摩擦带,所述摩擦带就不会往下摆,从而使得所述皮带与所述滚筒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产生的摩擦力大,所以最后使得所述滚筒的转速加快,最后使得在其上的物品移动快,从而实现传动效率高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机架1,电机2,主动皮带轮3,从动皮带轮4,滚筒5,皮带6,压轮装置7,顶紧装置8,滑动槽11,摩擦带61,过渡带62,安装杆71,转动压轮72,球轴承73,止动螺钉74,顶紧轴81,安装板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效率高的无动力滚筒输送机,包括机架1、电机2、主动皮带轮3、从动皮带轮4、数根滚筒5和皮带6;

所述数根滚筒5从左至右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其两端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机2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3;所述从动皮带轮4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皮带6套于所述主动皮带轮3和所述从动皮带轮4上;处于所述主动皮带轮3所述从动皮带轮4 上方的皮带为摩擦带61,处于所述主动皮带轮3所述从动皮带轮4下方的皮带为过渡带62,所述摩擦带61的上表面贴紧数根所述滚筒的外侧面,由所述摩擦带61与所述滚筒5之间的摩擦带动所述滚筒5转动;

还包括多个压轮装置7;多个所述压轮装置7等间距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置于数根所述滚筒5的下方;所述摩擦带61同时套在多个所述压轮装置7上;所述压轮装置7用于承接所述摩擦带61,使得所述摩擦带61与所述滚筒5贴紧。

所述电机2带动所述主动皮带轮3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皮带6转动,依靠所述摩擦带61与所述滚筒5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所述滚筒5往一个方向转动。如果仅仅依靠所述主动皮带轮3和所述从动皮带轮4带动所述皮带6,就会导致处于所述主动皮带轮3和所述从动皮带轮4之间与所述滚筒5接触的所述皮带6 因重力影响,导致其有一定的下摆,最终导致所述皮带6与所述滚筒5的接触不好,导致所述皮带6与所述滚筒5之间摩擦力较小,所述滚筒5转速不高,使得在其上的物品传动速度就不快。而这里用所述压轮装置7承托住所述摩擦带61,所述摩擦带61就不会往下摆,从而使得所述皮带6与所述滚筒5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产生的摩擦力大,所以最后使得所述滚筒5的转速加快,最后使得在其上的物品移动快,从而实现传动效率高的要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皮带6为V型带;

所述主动皮带轮3和所述从动皮带轮4均为V型带轮。

V型带与平带传动相比,其主要的优点传动功率大和张紧小,而且由于V型带与带动其动作的带轮的V型槽有楔形增力的缘故,V型带与带轮的之间的正压力大,从而其摩擦了就大,从而所述V型带的传动能力就大。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轮装置7包括安装杆71和转动压轮72;

所述安装杆7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动压轮72绕其轴线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杆71上;所述转动压轮72的外侧圆周上设置有V型槽。

因所述皮带6为V型带,所以其可以套在所述转动压轮72上,所述皮带6 与所述转动压轮72之间为滑动摩擦,所述皮带6容易从所述转动压轮72上通过,从而使得所述皮带6的部分动力通过与所述滚筒5之间的摩擦传递到所述滚筒5上,带动所述滚筒5转动。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顶紧装置8;所述顶紧装置8用于顶住所述压轮装置7,防止所述压轮装置7松动;

所述顶紧装置8设置于所述压轮装置7的上方或下方;所述顶紧装置8包括顶紧轴81和安装板82,所述安装板8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顶紧轴81 与所述安装板82之间为螺纹连接,向上或向下旋进所述顶紧轴81以顶紧所述安装杆71的一端。

所述压轮装置7如果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所述滚筒5是会振动,这些振动经所述摩擦带61传递到所述转动压轮72时,就会使得所述压轮装置7发生松动,如果不对所述转动压轮72加以修整,容易使得所述转动压轮72发生松动,最后导致所述摩擦带61与所述滚筒5接触不良,导致带动所述滚筒5转动的效率并不高。如图2,当所述顶级装置处于所述压轮装置7的下方时,通过向上旋进所述顶紧轴81,所述顶紧轴81顶住所述安装杆71的一端,使得所述安装杆 71能够有支撑,其不容易发生松动,从而不会影响所述摩擦带61与所述滚筒5 之间的摩擦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滑动槽11;

所述从动皮带轮4活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11中。

如图1,通过将所述从动皮带轮4沿着所述滑动槽11往左移动后锁紧,这时就可以张紧所述皮带6,使得所述皮带6时刻保持绷紧状态,保持所述主动皮带轮3、所述从动皮带轮4和所述皮带6的传动稳定安全可靠。而且,使所述皮带6运行更加平稳,使得噪音减少,而且可以防止所述皮带6打滑。

更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转动压轮72设置于每两根滚筒5之间的下方。

处于所述转动压轮72侧上方的两个滚筒5与所述转动压轮72之间承接着一段所述摩擦带61,这一段所述摩擦带61就有三个接触点,就不易发生上下抖动。

更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滚筒5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0-20cm。

保证所述滚筒5在转动的时候,所述摩擦带61能够与所述滚筒5有足够的接触面积,采用动力带动其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上至少设置有36根所述滚筒5。

36根所述滚筒5能够带动纸箱的移动的距离范围为3.5-7m,这已经能够将物品传输相当长的距离,能够满足大部分的生产需要。

更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压轮72通过球轴承73安装于所述安装杆71上;

所述球轴承73与所述转动压轮72的内孔固定连接,所述球轴承73的内圈与所述安装杆7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71的另一端设置有止动螺钉74顶住所述球轴承73的内圈。

所述转动压轮72就能够绕着所述安装杆71的轴线转动,同时为了防止所述球轴承73脱落,就设置了所述止动螺钉74顶住所述球轴承73的内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