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338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传送带。



背景技术:

传送带用于传送物料,是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传送带也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

现有公告号为CN2058919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传送带,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辊轮以及设置在支架上分别位于第一辊轮两端且与第一辊轮平行的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上设有传送带本体,支架上分别设有驱动第二辊轮与第三辊轮移动的气缸。但是该混凝土传送带使用时传送带本体温度较高,容易粘附砂、石和水泥等物料,这些物料若不及时清理,长时间在空气中会发生硬化与传送带本体粘接在一起,影响传送带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带,其具有能够清洁输送带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送带,包括支架和输送带,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集尘箱,所述集尘箱内设置有与输送带接触的清洁刷,所述集尘箱底部连通有U型管,所述U型管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罩,所述U型管远离集尘箱的一端连通有与支架连接的吸尘箱,所述吸尘箱内设置有滤尘袋和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尘箱设置在支架底部,输送带与清洁刷接触后,输送带上粘附的物料会掉落到集尘箱内,颗粒较大的物料会落入U型管底部的出料管内,打开出料罩能够方便对出料管内的物料进行清理,U型管与吸尘箱连通,颗粒较小的物料会在风扇的作用下进入滤尘袋中,进而达到对输送带清洁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箱外侧壁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设置有驱动清洁刷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清洁刷转动能够使输送带表面粘附的物料更容易掉落到集尘箱内,增加对输送带的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刷包括毛刷和清洁轴,所述清洁轴两端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集尘箱连接,所述清洁轴一端与电机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清洁轴转动,清洁轴与集尘箱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清洁轴能够容易相对于集尘箱转动,清洁轴上设置有毛刷,清洁轴转动带动毛刷转动对输送带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箱和吸尘箱分别与支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尘箱与吸尘箱分别与支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对集尘箱和吸尘箱进行检修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毛刷与清洁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与清洁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在毛刷磨损严重后对毛刷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箱与U型管之间设置有呈漏斗状的下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的下料管能够使集尘箱内的物料更容易落入U型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罩与出料管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罩与出料管通过螺纹连接能够方便打开出料罩,对出料管内的物料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罩内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能够增加出料罩与出料管之间密封性,进而不影响风扇的吸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滤尘袋与吸尘箱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尘袋与吸尘箱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对滤尘袋内的物料进行清理,实现对滤尘袋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集尘箱设置在支架底部,输送带与清洁刷接触后,输送带上粘附的物料会掉落到集尘箱内,颗粒较大的物料会落入U型管底部的出料管内,打开出料罩能够方便对出料管内的物料进行清理,U型管与吸尘箱连通,颗粒较小的物料会在风扇的作用下进入滤尘袋中,进而达到对输送带清洁的目的,而且清理的物料能够回收,不仅环保而且节约资源;

2、电机驱动清洁轴转动,清洁轴与集尘箱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清洁轴能够容易相对于集尘箱转动,清洁轴上设置有毛刷,清洁轴转动带动毛刷转动对输送带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传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传送带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集尘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清洁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吸尘箱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出料管的剖视图。

图中:1、输送带;2、支架;3、集尘箱;31、清洁刷;311、清洁轴;3111、轴承;3112、轴承孔;312、毛刷;3121、刷毛;3122、刷皮;3123、第四螺钉;32、U型管;321、出料管;322、出料罩;3221、密封垫;33、下料管;34、电机;341、电机支架;35、固定板;351、第一螺钉;4、吸尘箱;41、滤尘袋;411、卡板;42、风扇;421、定位板;43、盖板;431、第二卡槽;432、第三螺钉;44、支撑板;441、第二螺钉;45、取袋口;46、第一卡槽;47、吸尘管;48、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传送带,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2和输送带1,支架2底部设置有集尘箱3和吸尘箱4。

如图2所示,集尘箱3内设置有与输送带1接触的清洁刷31,集尘箱3底部连通有呈漏斗状的下料管33,下料管33连接有U型管32,吸尘箱4上设置有吸尘管47,吸尘管47与U型管32连通;集尘箱3上设置有四个固定板35,固定板35上穿设有与支架2连接的第一螺钉351;吸尘箱4上设置有支撑板44,支撑板44上穿设有与支架2连接的第二螺钉441。

如图3所示,清洁刷31包括清洁轴311和毛刷312,毛刷312套设在清洁轴311上,清洁轴311两端套设有轴承3111,集尘箱3侧壁开设有用于卡嵌轴承3111的轴承孔3112;清洁轴311一端连接有电机34,集尘箱3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机34的电机支架341。

如图4所示,毛刷312包括刷毛3121和刷皮3122,刷毛3121设置在刷皮3122上,刷皮3122包覆在清洁轴311上,刷皮3122通过第四螺钉3123固定在清洁轴311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清洁效果,清洁轴311与刷皮3122接触的部分直径大于其他部分。

如图5所示,吸尘箱4侧壁开设有取袋口45,取袋口45处设置有盖板43,盖板43与吸尘箱4通过第二螺钉441连接;吸尘箱4内侧壁凹陷设置有第一卡槽46,盖板43侧壁与第一卡槽46对应位置凹陷设置有第二卡槽431,第一卡槽46和第二卡槽431内卡嵌有卡板411,卡板411上设置有滤尘袋41;吸尘箱4内设置有定位板421,风扇42与定位板421固定连接,吸尘箱4与风扇42出气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排气孔48。

如图6所示,U型管32底部设置有出料管321,出料管321上套设有出料罩322,出料管321与出料罩322通过螺纹连接,出料罩322内设置有与出料管321抵接的密封垫3221,密封垫3221优选为橡胶垫。

工作原理如下:

输送带1传动时,启动电机34带动清洁刷31转动,清洁刷31将输送带1上粘附的物料刷落到集尘箱3内;物料顺着下料管33落入U型管32内,颗粒较大的物料会落入U型管32底部的出料管321中,打开出料罩322能够方便对出料管321内的物料进行清理;U型管32通过吸尘管47与吸尘箱4连通,U型管32内颗粒较小的物料会在风扇42的作用下进入滤尘袋41中,打开盖板43将卡板411从吸尘箱4内抽取出来就能对滤尘袋41中的物料进行清理,进而达到对输送带1清洁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