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房电梯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2158发布日期:2018-06-15 22:4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房电梯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房电梯的布置结构,尤其涉及轿厢反绳轮的布置。



背景技术:

传统曳引绳传动比4:1的电梯布置结构中,通常都是在轿厢底部布置4个反绳轮,其特点是反绳轮在轿厢的投影面内,在轿厢停留在井道底部时,这种布置方式会增加对电梯底坑深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对电梯井道底坑深度要求且提高轿厢舒适感的新型有机房电梯布置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房电梯布置结构,包括轿厢、轿厢反绳轮和机房导向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底部两侧的两个轿底梁,所述轿厢反绳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轿底梁上,所述轿厢反绳轮与所述轿厢在竖直方向的正投影面没有重合,且所述机房导向轮布置方向与所述轿厢宽度方向不平行。

有利地,还包括轿厢绳头、曳引机、对重绳头、对重反绳轮、对重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轿厢绳头,先后绕过轿厢反绳轮、两个机房导向轮、轿厢反绳轮,绕过曳引机再先后绕过对重反绳轮、机房导向轮、对重反绳轮,最后固定在对重绳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机房电梯布置结构,在轿厢底部两侧设置轿底梁,反绳轮固定在轿底梁上,从而使得反绳轮与轿厢在竖直方向的正投影面没有重合,反绳轮布置在轿厢的两个侧面而不是轿厢的下面,因此大大降低了对底坑深度的要求,并且由于机房导向轮布置方向与轿厢宽度方向不平行,可以使两个轿厢反绳轮的连线与轿厢导轨的连线和轿厢重心重合,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轿厢运行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5分别是机房导向轮不同位置的布置示意图。

其中,

1、轿厢;2、轿厢反绳轮;3、机房导向轮;4、轿底梁;5、轿厢绳头;6、曳引机;7、对重绳头;8、对重反绳轮;9、机房导向轮;10、对重;11、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房电梯布置结构,包括轿厢1、轿厢反绳轮2和机房导向轮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底部两侧的两个轿底梁4,所述轿厢反绳轮2有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轿底梁4上,所述轿厢反绳轮2与所述轿厢1在竖直方向的正投影面没有重合,且所述机房导向轮3布置方向与所述轿厢1宽度方向不平行,可以使两个轿厢反绳轮2的连线与轿厢1导轨的连线和轿厢1重心重合,从而最大限度提高轿厢运行的舒适感,如图2至图5所示,机房导向轮3布置方向与所述轿厢1宽度方向都不平行。

还包括轿厢绳头5、曳引机6、对重绳头7、对重反绳轮8、机房导向轮9、对重10和钢丝绳11,所述钢丝绳1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轿厢绳头5,先后绕过轿厢反绳轮2(图1中未画出)、两个机房导向轮3、轿厢反绳轮2,绕过曳引机6再先后绕过对重反绳轮8、机房导向轮9、对重反绳轮8,最后固定在对重绳头7。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和/或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