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930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为了实现箱门处的密封,会将门楣设置为低于上角件的底面、门槛会高于上角件的顶面。这样的设置会使得箱门的高度(即开门高度)受限,无法将较高的货物运输通过箱门处。如果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改变货物的进出集装箱的方法、使用特殊的运输载体(如托架)或对运输载体进行变形,则操作较为复杂,效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门框,所述门框上连接有箱门,所述门框包括门楣、门槛和角柱,所述门楣和所述角柱通过顶角件相连,所述门槛和所述角柱通过底角件相连,

所述门楣的底面高于所述顶角件的底面,且在所述门楣和所述角柱的连接处设置有顶密封部,所述顶密封部构造为在所述箱门闭合时与所述箱门相配合从而实现密封,并且/或者

所述门槛的顶面低于所述底角件的顶面,且在所述门槛和所述角柱的连接处设置有底密封部,所述底密封部构造为在所述箱门闭合时与所述箱门相配合从而实现密封。

优选地,所述门楣的底面高于所述顶角件的底面,且在所述门楣和所述角柱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顶密封部,或者

所述门槛的顶面低于所述底角件的顶面,且在所述门槛和所述角柱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底密封部。

优选地,所述顶密封部为顶角件凹槽,所述顶角件凹槽设置在所述顶角件的底部并具有朝向下方的开口,以用于配合地容纳位于所述箱门的顶部或所述顶部处的密封胶条,

所述底密封部为底角件凹槽,所述底角件凹槽设置在所述底角件的顶部并具有朝向上方的开口,以用于配合地容纳位于所述箱门的底部或所述顶部处的密封胶条。

优选地,所述顶角件凹槽包括顶角件凹槽顶壁、顶角件凹槽外侧壁和顶角件凹槽内侧壁,所述顶角件凹槽内侧壁与所述门楣的外表面、所述角柱的外表面平齐,

所述底角件凹槽包括底角件凹槽底壁、底角件凹槽外侧壁和底角件凹槽内侧壁,所述底角件凹槽内侧壁与所述门槛的外表面、所述角柱的外表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顶角件凹槽外侧壁为从所述顶角件凹槽顶壁向下并向外倾斜的斜面,

所述底角件凹槽外侧壁为从所述底角件凹槽底壁向上并向外倾斜的斜面。

优选地,所述顶密封部为设置在所述顶角件的斜下方并与所述门楣和所述角柱分别相连的顶密封板,所述箱门的上角部设置为与所述顶密封板相对应,

所述底密封部为设置在所述底角件的斜下方并与所述门槛和所述角柱分别相连的底密封板,所述箱门的下角部设置为与所述底密封板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顶密封板为三角形或“L”形,

所述底密封板为三角形或“L”形。

优选地,所述箱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端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端门框的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B为图1中的端门框处的顶角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端门框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A为图3中的端门框安装有端门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中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顶角件的补充说明示意图;

图7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端门框的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端门框的示意图;

图8B为图8A中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端门框的示意图;以及

图9B为图9A中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至图2B,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集装箱进行描述。

集装箱的箱体包括位于箱体的横向两端的两个端板、位于箱体的纵向两端的两个侧板、位于箱体的顶部的顶板和位于箱体的底部的底板。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的门设置在端板处,即两个端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端门。

端门处的门框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门框100包括门楣1、门槛3和角柱2。门楣1水平地设置在门框100的顶端,门槛3水平地设置门框100的底端,两个角柱2竖直地连接在门楣1和门槛3之间。门楣1、门槛3和两个角柱2共同形成了框状结构。门楣1和角柱2通过顶角件4相连,门槛3和角柱2通过底角件5相连。

门框100能够配合地安装端门。为了使得开门高度尽可能大以满足大型货物的运输需求,将门楣1的高度设置为相对较小,使得门楣1的底面高于顶角件4的底面。这种情况下,为了使端门处能够实现较好的密封性,在顶角件4处设置有顶密封部。优选地,端门的顶面、底面和两个侧面均安装有密封胶条。

参考图2A和图2B,本实施方式中的顶密封部为设置在顶角件4的顶部的顶角件凹槽49。顶角件凹槽49从顶角件4的底面向上凹陷而形成,具有向下的开口。顶角件凹槽49包括顶壁412、内侧壁411和外侧壁413。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方向术语“内”和“外”指的是箱体的内部和外部所对应的方向。

优选地,顶角件凹槽49的顶壁412大致水平,用于与端门的上侧的密封胶条的上表面相接触。顶角件凹槽49的外侧壁413为从顶壁412向下向外倾斜的斜面,这样的设置能够在端门的顶端进入顶角件凹槽49时对端门起到导向作用。

顶角件凹槽49的内侧壁411为大致竖直的平面且内侧壁411与门楣1的外表面、角柱2的外表面平齐,这样,端门在闭合后,端门的内表面(包括密封胶条的内表面)能够同时与顶角件凹槽49的内侧壁411、角柱2的外表面和门楣1的外表面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了端门处的密封性。

更加优选地,顶角件凹槽49采用钢板进行外部密封,使得顶角件4除了角件孔以外是全封闭的。

优选地,端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杆,门框100的门楣1和门槛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锁杆相对应的锁头6。当端门闭合时,锁头6能够与锁杆配合锁紧,保证端门不容易受震动等外界干扰而打开。

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底角件也可以具有类似的设置。底角件可以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底角件凹槽,底角件凹槽的外侧壁可以为从底角件凹槽的底壁向上向外倾斜的斜面,而底角件凹槽的内侧壁可以构造为与角柱和门槛的外表面平齐。这样,便可以将门槛的上表面设置为低于底角件的上表面,进一步增大开门高度,也不会影响箱门处的密封性。

第二实施方式

现参考图3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集装箱进行描述。为了简化的目的,将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描述。

本实施方式中,顶密封部为分别与门楣21和角柱22相连的顶密封板27。顶密封板27大致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门楣21和角柱22的相连,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用于与端门28的上角部(或位于上角部处的密封胶条)相接触。

顶密封板27的设置能够加强角柱22和门楣21的连接处的强度。同时,由于设置了顶密封板27,顶角件24与门楣21的连接处不与端门28相接触,因而可以将门楣21的高度设置为使得门楣21的下表面高于顶角件24的下表面,从而增大开门高度。

优选地,箱体的端门28为对开门结构,两个能够相对打开的门板分别与连个角柱22通过连接件29相连并相对于角柱22可枢转。端门28的上角部的形状与顶密封板27相对应,设置有角端斜面,从而在端门28闭合时角端斜面或角段斜面处的密封胶条与顶密封板27的斜边紧密接触,从而保证了端门28处的密封性。

通常,顶密封板27的尺寸较小,那么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将顶角件24做适当的变形。例如图6中所示的,可以将顶角件24的下端加工出与顶密封板27的斜边相对应的切角241。这样的设置能够方便顶密封板27的安装,同时也能保证端门28的角段或角段斜面处的密封胶条能够和顶密封板27紧密接触,而不会受到顶角件24的影响。

第三实施方式

现参考图7A至图7B,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集装箱进行描述。为了简化的目的,将省略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描述。

本实施方式中,底密封部为分别与门槛33和角柱32相连的底密封板37。底密封板37呈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与门槛33和角柱32相连,斜边用于与端门的下角部相接触。

由于设置了底密封板37,底角件35与门槛33的连接处不会与端门相接触,因而可以将门槛33的高度设置为使得门槛33的上表面低于底角件35的上表面,从而增大开门高度。

第四实施方式

现参考图8A至图8B,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集装箱进行描述。为了简化的目的,将省略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描述。

本实施方式的顶密封部为“L”形的顶密封板47,其连接在门楣41和角柱42的连接处,用于在端门闭合时与端门的上角部相配合。

顶密封板47的设置能够加强角柱42和门楣41的连接处的强度。同时,由于设置了顶密封板47,顶角件44与门楣41的连接处不与端门相接触,因而可以将门楣41的高度设置为使得门楣41的下表面高于顶角件44的下表面,从而增大开门高度。

可以理解,若忽略门楣41的下表面和顶角件44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则顶密封板47也可以被理解为是矩形。

第五实施方式

现参考图9A至图9B,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集装箱进行描述。为了简化的目的,将省略与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描述。

本实施方式中,底密封部为分别与门槛53和角柱52相连的底密封板57。底密封板57呈“L”形。

由于设置了底密封板57,底角件55与门槛53的连接处不会与端门相接触,因而可以将门槛53的高度设置为使得门槛53的上表面低于底角件45的上表面,从而增大开门高度。

可以理解,若忽略门槛53的下表面和底角件55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差,则底密封板57也可以被理解为是矩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