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5572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的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电梯一般由八大系统组成,分别是: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主要功能是输出、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导向系统:主要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等组成,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门系统:主要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联动机构、门锁等组成,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轿厢:轿厢是用来运送乘客或货物,它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轿厢架是轿厢体的承重构架,由横梁、立柱、底梁和斜拉杆等组成;轿厢体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重量平衡系统:主要功能是平衡轿厢自重及部分额定载重,在电梯工作中使轿厢与对重间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额之内,以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系统主要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电力拖动系统:由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电动机调速装置等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动力,电梯运行速度控制。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操纵装置、位置显示装置、控制屏、平层装置、选层器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与控制。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机械和电气的各类保护,保护电梯的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机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主要有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极限保护等,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在电梯的各个运行环节都有相应的安全设置。

在电梯发生故障,需要在停电时从电梯井内开启层门时,而这是非常困难且费力的,迫切需要一种省力、不用电的简易装置来开启层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包括左齿轮、左齿条、右齿轮、右齿条、中一齿轮、中二齿轮、摇柄、拨杆、弹簧、阻挡块,所述左齿条安装在左层门的顶端,所述右齿条安装在右层门的顶端,所述左齿轮、中一齿轮、中二齿轮、右齿轮安装在左层门、右层门所在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并位于所述左齿条、右齿条上方,所述左齿轮与所述左齿条、中二齿轮啮合,所述右齿轮与所述右齿条、中一齿轮啮合,所述中一齿轮与所述中二齿轮啮合;所述拨杆位于所述左齿轮的左侧,所述拨杆左端固定在所述左层门所在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所述拨杆可绕所述拨杆左端固定处上下摆动,所述阻挡块固定在所述拨杆正下方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以阻止所述拨杆向下摆动,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阻挡块和拨杆上,所述弹簧未拉伸和压缩时所述拨杆靠在所述阻挡块上,所述左齿轮可带动所述拨杆右端向上摆动;所述左齿轮的外端面上开设有方形第一放柄孔,所述摇柄包括把手、连接杆、方形插杆,所述插杆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放柄孔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

在所述的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中,所述左层门所在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开设有一方形第二放柄孔,所述第二放柄孔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放柄孔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

在所述的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中,所述开启装置还包括限制杆、拉绳,所述拉绳两端固定在所述限制杆和拨杆上,所述拨杆上方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第一放杆孔、第二放杆孔,所述第一放杆孔位于所述第二放杆孔上方,所述第一放杆孔、第二放杆孔、限制杆横截面形状相匹配,在所述限制杆卡在所述第二放杆孔中时,所述拉绳为松弛状,所述左齿轮可使所述拨杆向上摆动;在所述限制杆卡在所述第一放杆孔中时,所述拉绳为紧绷状使所述拨杆克服所述弹簧拉力被拉起,所述左齿轮不能带动所述拨杆向上摆动,所述拨杆、阻挡块配合也不能阻止左齿轮逆时针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梯运行正常时,摇柄的插杆卡在第二放柄孔中,限制杆卡在第一放杆孔中使拨杆不能阻止左齿轮逆时针转动,这样层门可正常开关。在电梯故障,需要手动打开层门时,从第一放杆孔中拔出限制杆,插入第二放杆孔中以使左齿轮只能顺时针转动,而不能逆时针转动,摇柄的插杆插入第一放柄孔中,通过把手的杠杆原理省力顺时针转动左齿轮,经左齿轮、中二齿轮、中一齿轮、右齿轮联动,就使左层门向左移动、右层门向右移动,从而打开了层门洞。在顺时针转动左齿轮的时候,拨杆和阻挡块配合使左齿轮不能逆时针转动,即左层门、右层门只能一直被打开,可防止左层门、右层门回弹至关闭位置,提高了安全性,也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开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摇柄的示意图;

图3为开启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启装置未标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层门洞;2、右层门;3、右齿条;4、右齿轮;5、中一齿轮;6、中二齿轮;7、摇柄;8、第一放柄孔;9、左齿轮;10、第一放杆孔;11、第二放杆孔;12、限制杆;13、拉绳;14、第二放柄孔;15、拨杆;16、阻挡块;17、弹簧;18、左齿条;19、左层门;71、把手;72、连接杆;73、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包括左齿轮9、左齿条18、右齿轮4、右齿条3、中一齿轮5、中二齿轮6、摇柄7、拨杆15、弹簧17、阻挡块16。

所述左齿条18安装在左层门19的顶端,所述右齿条3安装在右层门2的顶端,所述左齿轮9、中一齿轮5、中二齿轮6、右齿轮4安装在左层门19、右层门2所在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并位于所述左齿条18、右齿条3上方。

所述左齿轮9与所述左齿条18、中二齿轮6啮合,所述右齿轮4与所述右齿条3、中一齿轮5啮合,所述中一齿轮5与所述中二齿轮6啮合。以使左齿轮9、中二齿轮6、中一齿轮5、右齿轮4联动,同步打开或关闭左层门19、右层门2。本实用新型的开启装置只适用于左层门19被主动打开,而右层门2被左层门19带着同步被动打开;或右层门2被主动打开,而左层门19被右层门2带着同步被动打开的电梯。

所述拨杆15位于所述左齿轮9的左侧,所述拨杆15左端固定在所述左层门19所在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所述拨杆15可绕所述拨杆15左端固定处上下摆动,所述阻挡块16固定在所述拨杆15正下方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以阻止所述拨杆15向下摆动,所述弹簧17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阻挡块16和拨杆15上,所述弹簧17未拉伸和压缩时所述拨杆15靠在所述阻挡块16上,所述左齿轮9可带动所述拨杆15右端向上摆动,这样左齿轮9顺时针转动时,左齿轮9把拨杆15向上拨出左齿轮9齿与齿之间,而弹簧17又把拨杆15拉回至左齿轮9的下一个齿与齿之间。本实施例中,拨杆15右端位于左齿轮9的其中一齿与齿之间,这样,在左齿轮9逆时针转动时,拨杆15、阻挡块16配合阻止了左齿轮9的逆时针转动。

所述左齿轮9的外端面上开设有方形第一放柄孔8,所述摇柄7包括把手71、连接杆72、方形插杆73,所述插杆73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放柄孔8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以通过摇柄7转动左齿轮9。这样摇柄7可利用杠杆原理省力转动左齿轮9,以省力地同时打开左层门19、右层门2。

在所述的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中,所述左层门19所在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开设有一方形第二放柄孔14,所述第二放柄孔14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放柄孔8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这样在电梯正常运行时,可以把摇柄7放置在第二放柄孔14中以不妨碍电梯运行。

在所述的一种电梯故障时层门开启装置中,所述开启装置还包括限制杆12、拉绳13,所述拉绳13两端固定在所述限制杆12和拨杆15上,所述拨杆15上方的电梯井的内壁面上开设有第一放杆孔10、第二放杆孔11,所述第一放杆孔10位于所述第二放杆孔11上方,所述第一放杆孔10、第二放杆孔11、限制杆12横截面形状相匹配,在所述限制杆12卡在所述第二放杆孔11中时,所述拉绳13为松弛状,所述左齿轮9可使所述拨杆15向上摆动,即此时电梯正常工作;在所述限制杆12卡在所述第一放杆孔10中时,所述拉绳13为紧绷状使所述拨杆15克服所述弹簧17拉力被拉起,所述左齿轮9不能带动所述拨杆15向上摆动,拨杆15、阻挡块16配合也不能阻止左齿轮9逆时针转动。

层门开启装置的工作原理:在电梯运行正常时,摇柄7的插杆73卡在第二放柄孔14中,所述限制杆12放在第一放杆孔10中使拨杆15不能阻止左齿轮9逆时针转动,这样层门可正常开关。在电梯故障,需要手动打开层门时,从第一放杆孔10中拔出限制杆12,插入第二放杆孔11中以使左齿轮9只能顺时针转动,而不能逆时针转动,摇柄7的插杆73插入第一放柄孔8中,通过把手71的杠杆原理省力顺时针转动左齿轮9,经左齿轮9、中二齿轮6、中一齿轮5、右齿轮4联动,就使左层门19向左移动、右层门2向右移动,从而打开了层门洞1。在顺时针转动左齿轮9的时候,拨杆15和阻挡块16配合使左齿轮9不能逆时针转动,即左层门19、右层门2只能一直被打开,可防止左层门19、右层门2回弹至关闭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好实施例而已,并不是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