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料链式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159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料链式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料链式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输送木料的出料链式运输机结构单薄,运输木料过程中,木料易出现跑偏的现象,链条回程无支持,电机的负载大,维护和运行成本较高,在原木刚开始进入输送链条上时,原木容易出现打滑和跑偏的情况,需要人工干预,增加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出料链式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出料链式运输装置,包括第一机架、链轮、链条、第一电机、托辊、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送料单元,若干所述托辊相隔一定间距地转动设于第一机架上,两链轮转动连接在第一机架上,链条环绕连接在两链轮上并形成两个平行且移动方向相反的传动侧链,所述下端的传动侧链支撑于托辊上,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一机架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一所述链轮相连;两第一挡板相互平行地固定于第一机架的左端,且两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第一限位腔,两第二挡板相互平行地固定于第一机架的右端,且两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第二限位腔,所述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相贯通,且第二限位腔的高度大于第一限位腔的高度,送料单元设于第一机架的一侧;

所述送料单元包括第二机架、驱动电机、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第三输送辊、第四输送辊、驱动链条和驱动链轮,两所述第一输送辊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机架的左右两侧,三根第二输送辊相隔一定间距的转动连接在第二机架上,且相邻的两第二输送辊之间对应形成有第一安装间隙和第二安装间隙,三根第二输送辊位于两第一输送辊之间;一根第三输送辊和一根第四输送辊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间隙内,一根第四输送辊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间隙内;第一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第三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之间通过驱动链条和驱动链轮联动,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架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一所述第一输送辊上的驱动链轮相连;

所述第一输送辊的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V形传送片,且V形传送片沿第一输送辊的轴线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输送辊的圆周面上设有螺旋状的传动片;

所述第三输送辊的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圆形凸台部,该圆形凸台部与第三输送辊同心设置,且沿着第三输送辊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第四输送辊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传动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倾斜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的底端,第二板体固定于第一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包括上板体、中间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中间板体倾斜固定连接在上板体的底端,下板体倾斜固定连接在中间板体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连接部和锥齿部,所述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在第四输送辊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输送辊设置在第二机架的两端,在开始输送原木时,第一输送辊上的V形传送片能够将原木上的树皮、石子及灰尘刮落,第三输送辊上的圆形凸台部能够在原木输送过程中对原木上的沙子刮落,刮落的树皮、石子及灰尘从相邻输送辊之间的间隙落下,第二输送辊上的传动片起到导向的作用,第四输送辊上的传动齿能够增加原木的摩擦力,防止原木发生打滑的现象,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采用斗式结构,大大减少原料运送过程中,两侧跑料情况;链条回程采用托辊支撑,减少了运行过程中链条对电机的负载,起到了节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送辊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输送辊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出料链式运输装置,包括第一机架51、链轮52、链条53、第一电机54、托辊55、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和送料单元1,若干托辊55相隔一定间距地转动设于第一机架51上,两链轮52转动连接在第一机架51 的两侧,链条53环绕连接在两链轮52上并形成两个平行且移动方向相反的传动侧链,下端的传动侧链支撑于托辊55上,第一电机54固定连接在第一机架51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一所述链轮52相连。两第一挡板31相互平行地固定于第一机架51的左端,且两第一挡板31之间形成第一限位腔311,两第二挡板32相互平行地固定于第一机架 51的右端,且两第二挡板32之间形成第二限位腔322,第一限位腔311和第二限位腔 322相贯通,且第二限位腔322的高度大于第一限位腔311的高度,送料单元1设于第一机架5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挡板31包括第一板体313和第二板体314,第二板体314倾斜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313的底端,第二板体314固定于第一机架51上。第一挡板31中的第二板体314倾斜设置,便于更好地对原木导向。

第二挡板32包括上板体324、中间板体325和下板体326,中间板体325倾斜固定连接在上板体324的底端,下板体326倾斜固定连接在中间板体325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限位腔311和第二限位腔322采用斗式结构,大大减少原木运送过程中,两侧跑料情况。链条回程采用托辊55支撑,减少了运行过程中链条对电机的负载,起到了节能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送料单元1包括第二机架11、驱动电机12、第一输送辊21、第二输送辊22、第三输送辊23、第四输送辊24、驱动链条和驱动链轮,两第一输送辊21 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机架11的左右两侧,三根第二输送辊22相隔一定间距的转动连接在第二机架11上,且相邻的两第二输送辊22之间对应形成有第一安装间隙210和第二安装间隙220,三根第二输送辊22位于两第一输送辊21之间。一根第三输送辊23和一根第四输送辊24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间隙210内,一根第四输送辊24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间隙220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输送辊21的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V形传送片211,且V形传送片211沿第一输送辊21的轴线方向设置。

第二输送辊22的圆周面上设有螺旋状的传动片222。

第三输送辊23的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圆形凸台部233,该圆形凸台部233与第三输送辊23同心设置,沿着第三输送辊23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

第四输送辊24的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传动齿244。

第四输送辊24与传动齿244之间为可拆卸结构,便于置换,传动齿244螺纹连接在第四输送辊24上。传动齿244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连接部245和锥齿部246,螺纹连接部245螺纹连接在第四输送辊24的外壁上。传动齿244也可以直接焊接在第四输送辊24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输送辊21、第二输送辊22、第三输送辊23和第四输送辊24 之间通过驱动链条和驱动链轮联动,驱动电机12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架11上,且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与一所述第一输送辊21上的驱动链轮相连。

在使用时,将原木置于送料单元1上,第一输送辊21上的V形传送片211以及第三输送辊23上的圆形凸台部233能够将原木上的树皮、石子及灰尘刮落,刮落的树皮、石子及灰尘从相邻输送辊之间的间隙落下,第二输送辊22上的传动片222起到导向的作用,第四输送辊24上的传动齿244能够增加原木与运输机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原木发生打滑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