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镇流器铁芯硅钢片取料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9688发布日期:2018-10-09 21:5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度镇流器铁芯硅钢片取料铲。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镇流器铁芯由多片冲裁的硅钢片叠铆或者焊接而成,在硅钢片从模具冲裁完成之后,自动滑入存料槽内,由于存料槽内的容量有限,需要人工将硅钢片转移到存料箱内,现有的操作通过人工用手直接抓取,由于工人手上有水分和污染物,抓取过程中会在硅钢片表面留下残留物,在存储过程中会造成硅钢片毁损、生锈而影响其性能。现有技术急需一种能避免人工徒手抓取,提高清洁度,保证硅钢片质量的高精度镇流器铁芯硅钢片取料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避免人工徒手抓取,提高清洁度,保证硅钢片质量的高精度镇流器铁芯硅钢片取料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镇流器铁芯硅钢片取料铲,包括水平的存料板和竖直的挡料板,所述存料板和挡料板构成L形的取料板材,所述存料板的进料端部设有进料斜坡,所述存料板的存料端设有限位挡块;所述挡料板上端向外反卷构成取料把手。

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取料铲,手握取料把手,将硅钢片沿着进料斜坡至限位挡块铲入存料板上,然后将硅钢片转移至存储箱内,这样避免了硅钢片与操作工的皮肤接触,提高转移过程中的清洁度,保证硅钢片质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存料板和挡料板表面光滑,取料板和挡料板一体成型。这样的设计使得铲取的阻力较小,且L形的取料板材整体轻度较高。

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挡块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内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进料方向垂直设置,弹片靠近挡料板的端部与外壳体固定,弹片的另一端部为活动端部;所述弹片中部向进料方向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穿过外壳体向外伸出并与硅钢片接触;靠近活动端部的弹片上设有触发头,所述外壳体内壁上设有与触发头配合接触的触发板,所述触发头和触发板设置在报警电路中。

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存料板取料之后,硅钢片叠放存储在存料板上,将存料板倾斜设置(规定的倾斜角度),硅钢片重量压在顶杆上,导致弹片变形,触发头与触发板接触或者不接触,导致报警电路连通或者断开,对已经铲取得规定片数的硅钢片进行重量的监测,在合格范围内的重量不会出现报警,在合格范围之外的重量,报警电路会连通,报警,提醒操作者这批硅钢片的重量不达标,有可能是冲孔未冲或者其他问题。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片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触发头,与顶杆位于同侧的为内触发头,与顶杆位于异侧的为外触发头,所述触发板包括与内触发头配合的内触发板以及与外触发头配合的外触发板,所述内触发板通过内连接弹簧与内连接柱弹性连接,所述外触发板通过外连接弹簧与外连接柱弹性连接,所述内连接柱和外连接柱均设置在外壳体不同侧的内壁上。

通过这样的设计,当硅钢片的重量小于合格重量范围时,内触发头与内触发板触发,导致报警电路报警;当硅钢片的重量大于合格重量范围时,外触发头与外触发板触发,导致报警电路报警。

作为优选的,所述取料把手内固定有微型震动马达,所述微型震动马达通过报警电路与电池连接,所述报警电路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取料把手上。这样的设计,在硅钢片重量不达标时,操作者在取料把手处可以感受到震动,由于冲裁车间内的噪音较大,通过这样的方式报警更为有效。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触发板与外触发板之间为合格空间。当弹片处于合格空间内,且内触发头与内触发板非触发,外触发头与外触发板非触发,报警电路断开,不报警,产品重量合格。

作为优选的,所述内触发头和内触发板构成内触发开关,所述外触发头和外触发板构成外触发开关,在初始位置,内触发开关连通,外触发开关断开。这样的设计,是对触发方式的一种优化。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池负极与控制开关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负极分别与内触发开关和外触发开关正极连接,所述微型震动马达正极分别与内触发开关和外触发开关负极连接,所述微型震动马达负极与电池正极连接。这样的设计是对报警电路的一种优化,在非测试状态下,可以将控制开关断开,避免电量浪费。

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端部的两个侧面均通过调节弹簧与外壳体连接;在初始位置,调节弹簧处于自由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对弹片的弹性进行调整和矫正,调整测量的重量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取料铲,手握取料把手,将硅钢片沿着进料斜坡至限位挡块铲入存料板上,然后将硅钢片转移至存储箱内,这样避免了硅钢片与操作工的皮肤接触,提高转移过程中的清洁度,保证硅钢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视角);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视角);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侧视视角);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存料板;2、挡料板;3、进料斜坡;4、限位挡块;5、取料把手;6、外壳体;7、弹片;8、活动端部;9、顶杆;10、内触发头;11、外触发头;12、内触发板;13、外触发板;14、内连接弹簧;15、内连接柱;16、外连接弹簧;17、外连接柱;18、微型震动马达;19、电池;20、控制开关;21、合格空间;22、调节弹簧;23、硅钢片;24、内触发开关;25、和外触发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高精度镇流器铁芯硅钢片取料铲,包括水平的存料板1和竖直的挡料板2,所述存料板1和挡料板2构成L形的取料板材,所述存料板1的进料端部设有进料斜坡3,所述存料板1的存料端设有限位挡块4;所述挡料板2上端向外反卷构成取料把手5。

所述存料板1和挡料板2表面光滑,取料板和挡料板2一体成型。

所述限位挡块4包括外壳体6,所述外壳内设有弹片7,所述弹片7与进料方向垂直设置,弹片7靠近挡料板2的端部与外壳体6固定,弹片7的另一端部为活动端部8;所述弹片7中部向进料方向设有顶杆9,所述顶杆9穿过外壳体6向外伸出并与硅钢片23接触;靠近活动端部8的弹片7上设有触发头,所述外壳体6内壁上设有与触发头配合接触的触发板,所述触发头和触发板设置在报警电路中。

所述弹片7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触发头,与顶杆9位于同侧的为内触发头10,与顶杆9位于异侧的为外触发头11,所述触发板包括与内触发头10配合的内触发板12以及与外触发头11配合的外触发板13,所述内触发板12通过内连接弹簧14与内连接柱15弹性连接,所述外触发板13通过外连接弹簧16与外连接柱17弹性连接,所述内连接柱15和外连接柱17均设置在外壳体6不同侧的内壁上。

所述取料把手5内固定有微型震动马达18,所述微型震动马达18通过报警电路与电池19连接,所述报警电路上设有控制开关20,所述控制开关20设置在取料把手5上。

所述内触发板12与外触发板13之间为合格空间21。

所述内触发头10和内触发板12构成内触发开关24,所述外触发头11和外触发板13构成外触发开关25,在初始位置,内触发开关24连通,外触发开关25断开。

所述电池19负极与控制开关20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0负极分别与内触发开关24和外触发开关25正极连接,所述微型震动马达18正极分别与内触发开关24和外触发开关25负极连接,所述微型震动马达18负极与电池19正极连接。

所述活动端部8的两个侧面均通过调节弹簧22与外壳体6连接。

实施例1

一种高精度镇流器铁芯硅钢片取料铲,包括水平的存料板1和竖直的挡料板2,所述存料板1和挡料板2构成L形的取料板材,所述存料板1的进料端部设有进料斜坡3,所述存料板1的存料端设有限位挡块4;所述挡料板2上端向外反卷构成取料把手5。

所述存料板1和挡料板2表面光滑,取料板和挡料板2一体成型。

通过使用本申请所述的取料铲,手握取料把手5,将硅钢片23沿着进料斜坡3至限位挡块4铲入存料板1上,然后将硅钢片23转移至存储箱内,这样避免了硅钢片23与操作工的皮肤接触,提高转移过程中的清洁度,保证硅钢片23质量。存料板1和挡料板2选取不锈钢板材。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的一种补充和优化,如图4,(与图1视角相同),所述限位挡块4包括外壳体6,所述外壳内设有弹片7,所述弹片7与进料方向垂直设置,弹片7靠近挡料板2的端部与外壳体6固定,弹片7的另一端部为活动端部8;所述弹片7中部向进料方向设有顶杆9,所述顶杆9穿过外壳体6向外伸出并与硅钢片23接触;靠近活动端部8的弹片7上设有触发头,所述外壳体6内壁上设有与触发头配合接触的触发板,所述触发头和触发板设置在报警电路中。

所述弹片7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触发头,与顶杆9位于同侧的为内触发头10,与顶杆9位于异侧的为外触发头11,所述触发板包括与内触发头10配合的内触发板12以及与外触发头11配合的外触发板13,所述内触发板12通过内连接弹簧14与内连接柱15弹性连接,所述外触发板13通过外连接弹簧16与外连接柱17弹性连接,所述内连接柱15和外连接柱17均设置在外壳体6不同侧的内壁上。

所述取料把手5内固定有微型震动马达18,所述微型震动马达18通过报警电路与电池19连接,所述报警电路上设有控制开关20,所述控制开关20设置在取料把手5上。

所述内触发板12与外触发板13之间为合格空间21。

所述内触发头10和内触发板12构成内触发开关24,所述外触发头11和外触发板13构成外触发开关25,在初始位置,内触发开关24连通,外触发开关25断开。

所述电池19负极与控制开关20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0负极分别与内触发开关24和外触发开关25正极连接,所述微型震动马达18正极分别与内触发开关24和外触发开关25负极连接,所述微型震动马达18负极与电池19正极连接。内触发开关24和外触发开关25正极分别为内触发头10和外触发头11,内触发开关24和外触发开关25负极分别为内触发板12和外触发板13。

所述活动端部8的两个侧面均通过调节弹簧22与外壳体6连接。

在使用时,将规定片数的硅钢片23沿着进料斜坡3至限位挡块4铲入存料板1上,将存料板1按照预定的角度倾斜,可以专门设计一个倾斜的支架,以便保障倾斜的角度,打开控制开关20,硅钢片23与限位挡块4的外壳体6上伸出的顶杆9接触并依靠硅钢片23自身的重力下压,对弹片7施加压力,将弹片7压迫变形,通过合理的设计,当硅钢片23自身的重力在合格的范围内时,弹片7处于合格空间21内,且内触发头10与内触发板12非触发,外触发头11与外触发板13非触发,报警电路断开,不报警,产品重量合格;

当硅钢片23的重量小于合格重量范围时,硅钢片23自身的重力不足以客服弹片7的弹力和调节弹簧22弹力,内触发头10与内触发板12依然处于触发状态,导致报警电路连通状态,操作者在取料把手5处可以感受到震动,将非合格产品另外存放;

当硅钢片23的重量大于合格重量范围时,硅钢片23自身的重力客服弹片7的弹力和调节弹簧22弹力,弹片7变形至外触发头11与外触发板13触发,导致报警电路连通状态,操作者在取料把手5处可以感受到震动,将非合格产品另外存放。

这样的设计方案,可以在通过取料铲转存硅钢片23的过程中,同步将硅钢片23的重量进行测试,进一步的保证硅钢片23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