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9771发布日期:2018-06-08 20:0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鞋子、手套、玩具等物品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包装盒在很多情况下都广泛使用,例如用来包装文具、玩具、鞋子、服装、花朵等,包装和一般需要满足包装、携带等功能。现有的包装盒都比较普通,不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的功能,不论在门店或是在家里收纳,都看不到盒子里装的是具体什么样的东西,需要一一打开看,例如在换衣出门之前找鞋子,找围巾,在孩子玩耍之前准确找到玩具,都很不方便;另外,传统包装盒只具有基本的包装功能,几乎没有多大的展示价值和广告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的包装盒,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的包装盒,包括:第一展示盒和第二展示盒;其相对的面具有小于90度的坡度,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区域用来设置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为手风琴结构;第一展示盒和第二展示盒为如下之一:透明材质、半透明材质。

如上所述的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的包装盒,其中,第一展示盒和第二展示盒上各具有一个拎带穿孔,拎带通过该拎带穿孔固定。

如上所述的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的包装盒,其中,第一展示盒和第二展示盒的纵截面均为梯形。

如上所述的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的包装盒,其中,还具有第三展示盒,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展示盒或第二展示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展示和收纳功能。

本实用新型拎起来的同时就实现了封闭,并可携带,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在两种状态下都是一体结构,使用方便,门店、家用收纳、作礼品盒都适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封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示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的措施、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以鞋盒为例,显示了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的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展示盒1、第二展示盒2,用来分别放置两只鞋子;第一展示盒1、第二展示盒2上各具有一个拎带穿孔5;第一展示盒1和第二展示盒2的纵截面均具有一个梯形或者三角形,其相对的两个面具有小于90度的坡度,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区域;当纵截面为梯形时,所形成的区域为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区域;在第一展示盒1和第二展示盒2之间的区域设置连接结构3,使得在展示状态时可以收缩,在封闭状态时可以拉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为图1的手风琴结构,拉开成漂亮的扇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为扇形结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为线装结构,例如从下至上分别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毛线,拉开状态时为包装盒的展示状态,连接结构3此时像一条彩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连接结构的具体材质、形状都是为了解释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拎带4可以通过拎带穿孔5固定。第一展示盒1和第二展示盒2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材质,根据所需要的展示效果而定,例如可以采用透明塑料、磨砂塑料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虽然图1和图2所示出的是第一展示盒1和第二展示盒2各具有一个坡面,但是因不同的效果需要,可以只在其中一个展示盒上设置坡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展示时,将第一展示盒1和第二展示盒2放置到需要展示的角度,此时连接结构3收缩,用户可不需要打开包装盒就很方便的看到鞋子的款式,在门店橱窗、货柜使用能大大促进产品的销量,提高广告效应,在家里收纳时也便于快速找到想要找的鞋子。

如图1所示,在封闭状态下,将第一展示盒1和第二展示盒2向下翻折,将连接结构3拉开,拎起拎带4,即可方便的携带。此时如果走在人群中,不但美观和方便携带,而且人们可以通过第一展示盒1和第二展示盒2的透明部分看到里面的鞋子款式,就像行走的广告一样,具有很好的效果。

由于连接结构3的作用,两个展示盒在任何状态下都是一体的。

虽然以上以两个展示盒为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包含多个展示盒,中间以连接结构连为一体。这适用于组件多个得情况。甚至可以多个展示盒最终连接成一个圆圈。视具体展示和收纳的需求而定。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展示盒和连接结构的个数以及拎带的具体位置。

本实用新型拎起来的同时就实现了封闭,并可携带,具有展示和封闭一体化效果,在两种状态下都是一体结构,使用方便,门店、家用收纳、作礼品盒都适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