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7201发布日期:2018-06-29 20:3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



背景技术:

以往的钢管输送辊道,在输送钢管过程中,当钢管前端运行到下一个输送辊时,由于钢管端部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垂,钢管端部常常碰撞输送辊表体,不但使钢管端部受损,输送辊表体也会受到损伤;输送辊表体受损部位,还常常给钢管表体造成划伤。为了防止和减少划伤,以往多在输送辊表体加装尼龙防护层,但加装尼龙防护层后,当防护层破损,如有钢屑滞留其中,同样会对钢管表体造成损伤。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钢管的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磕痕和划伤痕迹,成为市场最忌讳的瑕疵。设计制造一种可以有效防止钢管磕碰划伤的输送管道,成为众多钢管生产企业的企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有效避免钢管在输送过程中磕碰划伤的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包括钢管输送辊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防划伤辅助装置,防划伤辅助装置设置于钢管输送辊道上,所述防划伤辅助装置,由下支架、支撑中轴、支架梁、左侧滚架、右侧滚架、左侧滚轮、右侧滚轮、底滚架、底滚轮组成,下支架设置于钢管输送辊道内输送辊近前方,支撑中轴固装于下支架上,支架梁转动设置于支撑中轴上,左侧滚架、右侧滚架相对对称固装于支架梁两端部,底滚架固装于支架梁上中部,左侧滚轮、右侧滚轮分别一端设置于左侧滚架、右侧滚架上,另一端设置于底滚架上,底滚轮设置于底滚架上且上表面高度略低于钢管输送管道上输送辊的高度。

而且,所述底滚轮、左侧滚轮、右侧滚轮,其结构相同,均由滚轮轴、滚轮体、端盖、轴承、防护层组成,滚轮体设置于滚轮轴上,滚轮体、滚轮轴之间对称设置有轴承,端盖封堵于滚轮体两端,防护层设置于滚轮体外表。

而且,所述滚轮轴,其两端均制有扁轴头。

而且,所述防护层为毛毡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制作成本较低。

2.本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设置有毛毡套防护层,当钢管端部碰撞毛毡套时,可避免钢管端部受损。

3.本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其左侧滚轮、右侧滚轮本身即可转动,也可随支架梁绕支撑中轴转动,当钢管走线发生偏差、钢管端部触碰到左侧滚轮或右侧滚轮时,左侧滚轮或右侧滚轮跟随转动,同时滚轮外壁与中心轴线的距离变短,钢管自然向中心靠拢,从而避免钢管端部与输送辊外壁相碰撞,有效保护钢管端部。

4.本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设置有底滚轮,当钢管正直沿着走线运行时,钢管端部首先与底滚轮表面接触,由于底滚轮外表设置有毛毡套防护层,可有效保护钢管端部,并可将钢管端部抬高,避免和减轻钢管端部与输送辊碰撞。

5.本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其底滚轮、左侧滚轮、右侧滚轮两端均制有扁轴头,从轴架上取下或安装非常方便。

6.本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制作成本较低、可有效保持钢管运行正直、避免和减轻钢管端部与输送辊碰撞、避免和减轻钢管表面划伤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划伤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左侧滚架,2-左侧滚轮,3-底滚架,4-底滚轮,5-支撑中轴,6-支架梁,7-右侧滚轮、8-右侧滚架,9-下支架、10-扁轴头、11-轴承、12-防护层、13-滚轮体、14-滚轮轴、1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包括钢管输送辊道,其创新之处在于:还包括一防划伤辅助装置。防划伤辅助装置设置于钢管输送辊道上输送辊近前方位置。

防划伤辅助装置,由下支架9、支撑中轴5、支架梁6、左侧滚架1、右侧滚架8、左侧滚轮2、右侧滚轮7、底滚架3、底滚轮4组成。下支架设置于钢管输送辊道内输送辊近前方位置,支撑中轴固装于下支架上,支架梁转动设置于支撑中轴上,左侧滚架、右侧滚架相对对称固装于支架梁两端部,底滚架固装于支架梁上中部,左侧滚轮、右侧滚轮分别一端设置于左侧滚架、右侧滚架上,另一端设置于底滚架上,底滚轮设置于底滚架上且上表面高度略低于钢管输送管道上输送辊的高度。底滚轮上表面高度略低于钢管输送管道上输送辊的高度,可使下垂的钢管端部逐步抬升,减轻和避免钢管端部与输送辊碰撞。

底滚轮、左侧滚轮、右侧滚轮,其结构相同,可以通用,均由滚轮轴14、滚轮体13、端盖15、轴承11、防护层12组成,滚轮体设置于滚轮轴上,滚轮体、滚轮轴之间对称设置有轴承,端盖封堵于滚轮体两端,防护层设置于滚轮体外表。滚轮轴,其两端均制有扁轴头10。防护层为毛毡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本防划伤钢管输送辊道的防划伤辅助装置,设置于钢管输送管道内输送辊近前方(既钢管输送来向)位置,使底滚轮的上表面略高于输送辊上表面的高度。当钢管正直输送来正直沿着走钢线运行时,钢管端部首先与底滚轮表面接触,由于底滚轮外表设置有毛毡套防护层,可有效保护钢管端部,避免和减轻钢管端部与输送辊碰撞,并可将钢管端部抬高,同时避免钢管端部与输送辊相碰撞;随着钢管运行,底滚轮承受压力逐渐加大,毛毡套有所压缩,仍能保证输送辊对钢管的输送力,保持钢管运行。

当钢管走线发生偏差时,钢管端部触碰到左侧滚轮或右侧滚轮时,左侧滚轮或右侧滚轮会跟随转动,转动时滚轮外壁与中心轴线的距离变短,钢管自然向中心靠拢,恢复正直运行,从而避免钢管端部与输送辊外壁相碰撞,有效保护钢管端部。

更换滚轮或更换毛毡套时,只需将损坏的滚轮从滚轮架上取下,然后更换部件,由于其底滚轮、左侧滚轮、右侧滚轮两端均制有扁轴头,从轴架上取下或安装非常方便。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