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675发布日期:2018-06-08 20:2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装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



背景技术:

自从1995年世界上第一根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在美国成功应用于工业吊装领域后,它被广泛运用到船舶、金、机械、矿山、石油、化工、港口、电力、电子、运输、军事等领域。特别是合成纤维吊装带的携带轻、维护方便和良好的抗化学性,以及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不易损伤吊装物体表面等优异特点,它越来越使用人员的青睐并在许多方面逐步替代了钢丝绳索具。合成纤维吊装带按类型分,主要分为圆型吊装带和扁平吊装带两大类。扁平吊装带主要由尼龙纤维(聚酰胺合成纤维)、涤纶纤维(聚酯合成纤维)和丙纶纤维(聚丙烯合成维)制成。它们各有特性,可适合于不同的环境场合,但不同材质的吊装带绝对不可以混用。具体的扁平带的特性可见扁平吊装带。圆型吊装带的材质主要是涤纶合成纤维(聚酯) ,外层用涤纶圆套管做成保护层,而内芯用连续的涤纶芯纱作为承受吊装负载。现有的合成纤维吊装带的强度不高,不耐用,使用年限短,寿命短,而且是一体合成的,不能进行转动,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其结构包括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连接带、固定件、轴承、滚珠、优质耐磨层、尼龙加固层和阻燃防火层,所述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的两侧顶部均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顶部设有固定件,所述轴承的内侧一周分布有滚珠,所述固定件的顶部设有连接带,所述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的外侧设有优质耐磨层,所述优质耐磨层的内侧设有尼龙加固层,所述尼龙加固层的内侧设有阻燃防火层,所述尼龙加固层的内部分布有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且所述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均为尼龙66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优质耐磨层的厚度大于阻燃防火层,且所述优质耐磨层的厚度为0.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带的材质与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使用的材质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焊接于轴承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熔接与轴承的底部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合成纤维吊装带,通过在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的内部设置的耐磨层,采用了优质的耐磨材料,经久耐用,通过设置的尼龙加固层,使得尼龙材料的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进一步加强了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固定件和轴承,可使得连接带在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上进行转动,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的连接件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的材质结构图。

图中:1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2连接带、3固定件、4轴承、5滚珠、6优质耐磨层、7尼龙加固层、8阻燃防火层、9横向加强筋、10竖向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合成纤维吊装带,其结构包括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1、连接带2、固定件3、轴承4、滚珠5、优质耐磨层6、尼龙加固层7和阻燃防火层8,所述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1的两侧顶部均设有轴承4,所述轴承4的顶部设有固定件3,所述轴承4的内侧一周分布有滚珠5,所述固定件3的顶部设有连接带2,所述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1的外侧设有优质耐磨层6,所述优质耐磨层6的内侧设有尼龙加固层7,所述尼龙加固层7的内侧设有阻燃防火层8,所述尼龙加固层7的内部分布有横向加强筋9和竖向加强筋10,且所述横向加强筋9和竖向加强筋10均为尼龙66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优质耐磨层6的厚度大于阻燃防火层8,且所述优质耐磨层6的厚度为0.35mm,使得其更加耐磨,多次使用无伤害。所述连接带2的材质与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1使用的材质一致,加强结构强度,更加耐用。所述固定件3焊接于轴承4的内侧,便于连接带2转动。所述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1熔接与轴承4的底部内侧,使得连接的更加坚固。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通过在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1的内部设置的优质耐磨层6,采用了优质的耐磨材料,经久耐用,通过设置的尼龙加固层7,使得尼龙材料的横向加强筋9和竖向加强筋10,进一步加强了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固定件3和轴承4,可使得连接带在合成纤维吊装带本体1上进行转动,使用更加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