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5561发布日期:2018-06-30 03:30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家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汽车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但是汽车越来越多,随之汽车排放的尾气也越来越多,因此,空气质量也随之降低;在我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选择绿色交通工具;因此,公共汽车成为了很好的交通工具。

但是,在公共汽车上乘客所产生的垃圾就成了一个问题,为了让垃圾更好处理,都会在公交车上放置垃圾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垃圾桶随之晃动,会将垃圾桶固定在一个固定圈内,由于公交车内的人流量过大且是安装在与乘客接触最多的门口旁,所以垃圾桶更换的频率较高,由于目前的固定圈为了更好的将垃圾桶固定住,通常采用与垃圾桶相同的形状和大小制作,导致需要使用特定的垃圾桶型号;此外,垃圾桶和固定圈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会导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垃圾桶倾斜晃动,将其内的垃圾倒出来影响了车内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桶固定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垃圾桶进行调节固定,防止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出来;能够更好的将垃圾桶固定在车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向外边缘延伸出多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上设置有能够沿滑槽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滑槽的端部固接,第一定位杆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定位杆内并与第二定位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二定位杆的另一端与滑块固接,伸入第二定位杆内的第一定位杆外表面上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杆的外表面具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孔,定位销通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插设在第一定位杆内,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柱,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与滑块的上表面固接,第一调节柱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二调节柱的一端上并与第二调节柱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柱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多个第一调节柱和第二调节柱之间形成能够容纳垃圾桶的固定空腔。

进一步,所述固定空腔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紧固环,所述紧固环的内表面与第一调节柱的外表面抵靠。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底板形状相同的防滑垫。

进一步,所述固定空腔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密封固定空腔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出挡板,所述盖板与挡板一体成型,挡板的内表面与第二调节柱的自由端扣合。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上设置有可抽拉的放置抽屉。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延伸出底板外并具有多个螺纹通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使用时,将垃圾桶放入固定空腔内,然后根据垃圾桶底部的大小来调节各个滑块在滑槽上的位置,在滑块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定位杆会随之移动,从而使第一定位杆在第二定位杆内的伸长量发生变化,当确定好位置后,将定位销通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插设在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杆内,此时的滑块受垃圾桶和第二定位杆提供的相反的外力,从而保持静止状态;然后根据垃圾桶的高度来旋进或旋出第二调节柱,从而将垃圾桶牢牢地固定起来。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垃圾桶来调节第一调节柱之间的距离,将垃圾桶的下部紧紧的固定起来;然后通过旋进旋出第二调节柱来使第二调节柱适应垃圾桶的高度,从而将垃圾桶整个固定住,防止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垃圾桶倾斜晃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固定装置必须与垃圾桶相适应和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滑槽;3.滑块;4.第一定位杆;5.第二定位杆;6.第一定位孔;7.第二定位孔;8.定位销;9.第一调节柱;10.第二调节柱;11.固定空腔;12.紧固环;13.防滑垫;14. 盖板;15.挡板;16.放置盒;17.放置抽屉;18.安装板;19.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公交车用垃圾桶固定装置包括有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中心向外边缘延伸出三个滑槽2,每个滑槽2上设置有能够沿滑槽2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3,滑块 3与滑槽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定位杆4和第二定位杆5,第一定位杆4的一端与滑槽2的端部固接,第一定位杆4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定位杆5内并与第二定位杆5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二定位杆5的另一端与滑块3固接,伸入第二定位杆5内的第一定位杆4外表面上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孔6,第二定位杆5的外表面具有与第一定位孔6配合使用的第二定位孔7,定位销8通过第一定位孔6和第二定位孔7插设在第一定位杆4内,推动滑块3在滑槽2上移动时,第二定位杆5均随之移动,当向中心方向移动时,位于第二定位杆5内的第一定位杆4长度逐渐减小,反之长度逐渐增大,当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此时的一个第一定位孔6和第二定位孔7相对,然后将定位销8插入从而将第一定位杆4和第二定位杆5固定住,防止滑块3因受垃圾桶向外的推力而滑动;滑块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调节柱9,第一调节柱9 的一端与滑块3的上表面固接,第一调节柱9的另一端插设在第二调节柱10的一端上并与第二调节柱10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柱1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三个第一调节柱9和第二调节柱 10之间形成能够容纳垃圾桶的固定空腔11,根据垃圾桶的高度旋进或旋出第二调节杆,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长度与垃圾桶的高度相适应并对垃圾桶的外表面进行固定,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垃圾桶倾斜。

固定空腔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紧固环12,紧固环12的内表面与第一调节柱9的外表面抵靠,为了防止垃圾桶提供作用在第一调节柱9上的推力过大将第一调节柱9顶开。

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底板1形状相同的防滑垫13。

固定空腔1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密封固定空腔11的盖板14,盖板14的外边沿向下延伸出挡板15,盖板14与挡板15一体成型,挡板15的内表面与第二调节柱10的自由端扣合,公交车上的垃圾桶大多为无盖设计,这样极易导致细菌的传播,在垃圾桶不用的时候将盖板14扣合,既能够防止细菌传播又能够避免垃圾在颠簸中落出来。

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放置盒16,放置盒16上设置有可抽拉的放置抽屉17,便于存放垃圾袋。

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三个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一端延伸出底板1外并具两个螺纹通孔19,螺钉通过螺纹通孔19将安装板18设置在车内,便于拆卸。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垃圾桶进行调节固定,防止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出来;能够更好的将垃圾桶固定在车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